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现在普遍存在大学生天天玩手机玩游戏的情况,他们的未来会怎样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现在普遍存在大学生天天玩手机玩游戏的情况,他们的未来会怎样

现在的学生,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但大学生天天玩,而且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差不多都已沦为手机的“奴隶”。这一现象非常值得警惕!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不要认为一拿起手机就是堕落,一说到网络就是游戏;有时候,学生也会用手机干正事儿。


学生玩手机是很多人担心并痛恨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究竟是不是“普遍存在”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报告,根据2018年北京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7—2018年首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

  • 1.大部分青少年并未过度依赖互联网,仅有16%的青少年把上网作为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

  • 2.写作业仍是占用青少年课余时间最多的活动,高达43.5%。

  • 3.多数青少年上网时长合理,4%的青少年日均上网时长超过5小时;

  • 4.从上网的方式上来看,“手机”是学生上网的首选设备。

由此可见,学生玩手机的情况比较普遍,但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大部分学生仍然能够正常的、合理的使用手机。

玩手机的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谈到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该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上网目的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玩游戏”“聊天交友”“查资料学习”,分别占比47.5%,45%,37.2%。

由此,我们可以将“玩手机”的学生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用手机沉迷于游戏的学生;

第二类:用手机聊天打发无聊时间的学生;

第三类:用手机查阅资料帮助学习的学生;

第四类:用手机兼职赚钱的学生(我新添加的)。

玩手机学生的前途预测:

根据这四类学生的划分,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他们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情况:

1.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学生,由于长期沉溺游戏,势必荒废学业,并且影响其正常的价值观判断和人际交往,他们往往会在“虚拟世界”获得某种成就感,但是一到“现实世界”中来,就会四处碰壁;

2.用手机聊天打发无聊时间的学生,由于未能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学生生涯基本上是一个“混”字,混的好的结果就是“顺利毕业”,混的不好的结果就是“到处挂科”。这类学生,也许情商会很高,但是必定对工作没有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更没有目标感,属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类型;

3.用手机查阅资料学习的学生,由于有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自控力,学习方面往往较为优秀,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从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自己的相关能力,并从中养成“认真做事”和“负责任”的优秀品质。也许,这类学生情商不一定很高,但是“笨鸟先飞”,他总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并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4.用手机兼职赚钱的学生,这类学生情商高,有经济头脑,能够看得到商机,抓得住机会,聪明,但是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学习,不过只要他能够考试过关,在未来进入社会的求职升职过程中,他们一定会比同龄人具有更大的优势,抢占先机。

结束语:

如果能够正确的使用手机,利用网络,那么手机和网络会帮助我们提高自己和充实自己;但是,如果学生沉溺于“手机游戏”或“网络游戏”,那么势必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学生及家长都必须警惕了。

201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将“网络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这意味着,“网络游戏成瘾”已经从生理上的角度开始腐蚀和毒害广大青少年学生了!不得不重视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通过本科大学生能了解到哪些关于大学的情况

报告显示,我国普通高校达到2596所,普通本科高校达到1237所,据估算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大约就有3000万左右。

大学生消费情况,大学生月消费集中在400~1200,宽度还是比较大的,说明大学生消费差距比较大,间接说明家庭收入差距。

大学生熬夜情况,调查显示,课堂睡觉这一现象不足为奇,男女生熬夜比例无差,大三大四的学生熬夜相对少。基本都有睡足6-8小时,恐怖的是有40%的同学随时都准备着熬夜,大一学生最为明显。

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经调查展示,每天是用手机时间基本都超过4小时,也就是除了上课睡觉,其余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手机或者电脑,每周与父母联系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除了要生活费,说明学生很少与家长沟通联系。

大学生阅读情况,男生网上浏览信息,和阅读电子书占据八成时间,另外用于网络游戏,女生只有三成时间浏览信息,大部分时间用来网购和追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