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什么意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什么意思

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有时不妨放弃执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扩展资料:

庄子在这里以鱼例比,精辟表述了“道”通其变的观点。

对此句的理解,可以联系“家贫出孝子”和“乱世显忠臣”。我们在表扬孝子和赞颂忠臣的同时,我们忽视了“家贫”和“乱世”。同样的,两条鱼之所以需要“相濡以沫”,因为泉水干涸了。

“相忘于江湖”的意思,不是说曾经相识的彼此因为感情或其它因素而断绝联系。而是指两个不包含爱或恨等感情色彩的陌生人。这句话里的“忘”,是中国古人表达关于阴阳、矛盾时的一种惯用手法。

类似的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中的”仁“。这里的”仁“同样不是指仁慈,而是指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以万物为刍狗“也可以说成是以万物为璞玉。这种通过互相对立的两个属性之一来表达统一整体的表示方法是古人常用的。

链接:https://www.baike.com/wiki/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3416161?prd=result_list&view_id=c38pt4dycvc00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什么意思

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有时不妨放弃执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扩展资料:

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

相与处于陆,相呴(xǔ,慢慢呼气之意)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喻相互扶持、苟延残喘,不如相忘于自然。)及《庄子·外篇·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宣云:“喻小惠相及,不如相忘于浑沌,各得之为乐,又乌取乎仁义之区区者哉!”)。见王先谦《庄子集解》。

1、近义词

同甘共苦

【拼音】tóng gān gòng kǔ

【释义】意思是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原文】燕昭王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

2、反义词

自私自利

【拼音】zì sī zì lì

【释义】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

【出处】《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译文】大禹不考虑自己的自身利益,自己身体的消瘦。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