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创作了多少诗歌最经典的是哪首?李白写了多少关于美食的
发布时间: 2023-07-17

李白一生创作了多少诗歌最经典的是哪首

李白一生著诗歌有一千首,太白诗集卷一古赋,卷二古风,卷三到卷六都是乐府诗,如《蜀道难》《战城南》《将进酒》《行路难》都是著例。短篇有《玉阶怨》《静夜思》《子夜吴歌》《估客行》。卷七至二十主《和卷三十的拾遗》有古体也有近体诗,如其中(梦游玉姥吟留别)《宣洲谢朓楼钱别校书叔云》等都是传诵的名篇。近体诗方面如《贈孟浩然》《渡荆门送别》《送友人》《登金陵凤凰台》等名篇,李白的诗很难说那首好,各有千秋,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负,一直期望着"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以说李白的诗不管那首拿出一首就是名例。

李白写了多少关于美食的诗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

李白写了哪些关于美食的诗?乍一看,还真一点发懵。“李白斗酒诗百篇”,谁都知道他是诗仙亦是酒仙,酒后有吟诗的兴致,诗里洋溢着酒的芬芳。可要说他和美食,还有点沾不上边。都怪诗情太浓,盖过了菜味;酒味太盛,压过了菜香。但是,有酒怎么可能没有美食呢?

  • 涉及到美食的诗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将进酒》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

这里的“馔玉”、“珍馐”都是指精美、美味的食物;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

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淮阴书寄王宗成》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赠闾丘处士》

看看,带着点美食意味的诗句,都和酒连在一起,而且一笔带过,反正就是下酒菜不错;好不容易讲得详细点了,说出材质了:牛羊、黄鸡、露葵,也让你猜不出作法,不知道是酱炖还是红烧,清炒还是做汤。可能在大诗人的心里,只要有酒可饮有诗可吟,吃什么都是美食吧?这倒符合他的性格,豪放飘逸,不拘小节。

  • 把美食描写得稍微细致些的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这首诗中两次提到“鸡”,第一次肥鸡啄黍,第二次鸡就被烹成美食啦!想来这个作法该是焖,黄焖鸡最香了!彼时是天宝元年(742年),42岁的李白终于奉旨入京,以为“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实现不远矣,故而兴奋异常,激情满怀。喝了酒,又吃了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把美食写得更详细些的诗,就是这首: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哎呀呀,这名字,长得让人一口气读不出来!此时天宝五年(746年) 李白已远离长安权贵高层交际圈,卧病任城许久,秋天病好了一点,游鲁郡,达中都。一位仰慕李白才情的小吏带着“斗酒双鱼”到旅店拜访。诗中写到: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

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

双腮呀呷鳍鬣张,拨刺银盘欲飞去。

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

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

这首诗里不仅点出了鱼的名字,还详细描绘了鱼的神态,而且还写了宰鱼、做鱼的过程,“呼、拂、挥”三个动词,语气欢快,充满节奏感;“红、花、白、雪”,四个形容词色泽鲜亮,充满画面感。要说这“汶鱼”可不是一般的鱼,那是泰山赤鳞鱼,常年生长在山涧溪流中,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香而不腥、营养丰富,传说“夏日置鱼于岩石上,经烈日曝晒可以化油而流”,《泰安史志》记载:赤鳞鱼是历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御膳中珍馐佳品,是五大贡品鱼之一。

和南陵吃的鸡不同,那鸡吃得意气风放;这鱼,品得情深意长。因为处于微时,尚能尝到御膳里才有的珍品美食,不能不感于赠鱼人的深情厚意。

  • 李白的诗中,还有两处提到美食,却一个是不想吃,一个是吃不下。

这不想吃的是《秋下荆门》“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人家是为了游山,不是为了吃“鲈鱼”;那吃不下的是《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因为心中惭愧谦恭而无意进餐。

可见,再美味的美食,要有好心情才会吃出好味道啊!

另外,和李白相关的美食倒是有两道,一道是“太白鱼头”,一道是“太白鸭”,可这美味不在诗中,而在诗外。前一味是追求诗意的生活路上无意中尝到的,后一味是为了改变失意的境遇故意而为之,味道会截然不同吧?

综上所述,李白实在没有写下多少关于美食的诗。他的诗中, 更多的是美酒、美景、美美的人生心境!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你最喜欢李白的哪首诗为什么

我最喜欢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作者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时年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头仰望天空的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世之作。

"诗仙"李白传世的诗有一千余首,我之所以最喜欢这一首,那是因为:

一是喜欢此诗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还没有什么幼儿园,孩子到上学年龄就直接上村里的小学,学前的教育都是家长利用农闲时间见缝插针进行。我从呀呀学语记事开始,那时还不会识字认字,但大人就会让我们小孩口诵脑记古诗,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一个月圆之夜,大人教背的第一首古诗叫《静夜思》,那时太小还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和意境,父母亲也只有小学文化,也不可能讲解其诗的内涵,当时就连作者是谁也不知道,但近似我们平常的口语之诗,所以易记也大概好懂,也就深深地印在脑子中。

再后来大人还陆续教了什么"离离原上草"(那时还不知道诗名),《春夜喜雨》《望庐山瀑布》等为数不多的几首古诗。

现在想想,这首创作一千多年前的古诗能如此妇孺皆知,甚至是深入大众,就连目不识丁的人也能出口吟诵,它也是古往今来普通百姓了解中国古诗词文化的最初桥梁和最好媒介。此诗普通百姓听了宜记好懂,专家诗人看了也要叫妙,这也只有"诗仙"才能做到啊!

可想而知,《静夜思》的影响力有多大,生命力有多强。正因如此的广泛性和群众性,才让我喜欢。

二是喜欢此诗看似简单而不一般。诵吟《静夜思》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全诗也没有一个生僻字,看或听上一遍基本都能明白诗的大致意思,"床前""地上""举头""低头""明月""故乡"等都是平时的口语,看似没有半点文言文的韵味和味道,看似比我们现在的白话文还要口语化。但"诗仙"把这些简单的词语神奇般地构建出月圆之夜游子的思乡之情景;通过举头、低头等词语把静夜的月和动态的人结合的浑然天成,写得生动形象。在这看似简单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丰富饱满的思想和情感。

三是喜欢此诗看似直白而不苍白。自古以来,凡是漂泊在外的旅人,无不想念着自己的家乡,思念着自己的亲人或友人。古诗词中描写思念故乡(亲人友人)的有很多,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等。

以景物寄情、寓情是诗人的基本特征。而处于古代交通十分不便的游子,面对月圆之夜总会勾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静夜思》就是一首以月寄情的名诗。诗人虽是直接描写月夜之时,看到庭院前井栏四周(床前,究竟是睡床前、窗前还是井栏四周?至今说法不一,还有很大争议。就一个"床"字早已把我们这些专家学者搞得焦头烂额)的景色,洒在地面上的月光很像一层白白的霜,这里的月光和霜都是凉的,也是冷清的,这也表明诗人的孤独之情,由此更思念远方家乡的亲人,对亲人的浓浓思念,只有抬头遥寄给月亮,月亮也许最了解诗人此刻的心情。

所以这样的月下思乡之境,非常有画面感,非常有意境,把诗人内心的浓情与环境的冷清、孤身与月圆刻画得栩栩如生。

总之,《静夜思》既是我对童年生活的最美记忆,我想也是一代代孩子接触古诗词和培养其文学兴趣爱好的入门诗。《静夜思》让我们知道古诗词并不是高不可攀,不光是文人墨客吟诵的专利,也是离我们普遍百姓生活工作非常之近的。《静夜思》写出了古往今来游子的思乡之情、思亲之切、思友之意!
(文/原创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