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来历的故事(关于国庆节的来历
发布时间: 2023-07-09

本文目录

关于国庆节的来历

中国国庆节的由来在西晋时期就有记载。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之为“国庆”。于是,我们今天称国家建立纪念日为国庆。在我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

现代国庆节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

扩展资料:

节日意义:

1、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2、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3、基本特征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庆节

国庆节的由来与历史故事

一. 什么是“国庆节”: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该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二. “国庆节”一般以那一天、什么日子定为“国庆节”:

“国庆节”,通常是这该国家的独立日、或者是该国家宪法的签署日、或者是该国家元首的诞辰日、又或是该国家其他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等。

三.其他国家的“国庆节”、以及不同称呼:

(一)美国:在美国每年的7月4日,“国庆节”被称为“独立日”。原因是1776年7月4日,美国通过《独立宣言》正式脱离英国殖民;

(二)印度:在印度每年的1月26日,“国庆节”被称为“共和日”。原因是1950年1月26日,印度签署宪法,宣布正式成立共和国;

(三)缅甸:独立日,每年1月4日;

(四)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日,每年1月26日;

(五)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日,每年3月23日;

(六)尼泊尔:国庆日,每年5月28日;

(七)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生日,每年6月11日;

(八)蒙古:人民革命纪念日,每年7月11日;

(九)越南:国庆日,每年9月2日;

(十)朝鲜:共和国成立日,每年9月9日;

(十一)日本:天皇诞辰,每年12月23日。

四.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

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欧洲南部的圣马力诺共和国的国庆节,该国家远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共和国就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欧洲的圣马力诺共和国,也是世界上最袖珍的国家之一。

五. 中国古代的“国庆”:

(一)“国庆”最早出现: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文学家陆机《五等诸侯论》记载:“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意思是国家有了值得庆贺的好事,他就独享好处利益,主子有了忧患他觉得和他没什么关系。

(二)中国古代时的“国庆”:

在古代,一般都把该王朝皇帝的即位、诞辰称为“国庆”。如果皇帝更换了,那么“国庆”日也会随之更换。不是长期固定的。

(三)中国古代为什么以帝王的登基、诞辰为“国庆”日:

在中国封建时代,国家王朝最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该帝王的登基、诞辰。因而我国古代,都把皇帝的即位、诞辰称为“国庆”,普天同庆。

六. 中国古代的“国庆节”别名:

(一)晋朝:启圣节;

(二)唐朝:千秋节、天长节、天平地成节、庆成节、嘉会节、“庆阳节”;

(三)宋朝:长春节、乾明节、寿宁节、承天节、乾元节、寿圣节、同天节、兴(四)龙节、天宁节、乾龙节;

(五)辽国:千龄节;

(六)金国:天寿节;

(七)元朝:圣节;

(八)清朝:万岁节。

搜图

七.伟大时刻——“中国国庆节”:

公元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国庆节”便是10月1日这一天,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

八.“中国国庆节”的设立:

1949年10月,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以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建议。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作出正式决定:以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九.“中国国庆节”的假期:

“中国国庆节”的假期,即“国庆黄金周”:自1999年起国庆节是中国的“黄金周”假期,国庆的法定休假时间为3天,再将前后两个周末调整为一起休假,共计7天;

十. “中国国庆节”阅兵典礼

(一)国庆节阅兵惯例:每逢五周年、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

(二)国庆节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六次大阅兵:开国大典、建国五周年、建国十周年、建国三十五周年、建国五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

搜图

十一.“中国国庆节”福利与习俗:

(一)“中国国庆节”福利:高速公路免费

国家自2012年起,国庆期间的所有高速公路,都向向私家车免费通行。“国庆黄金周”高速公路免费成了各位车主最喜欢的福利,人们通常会利用国庆7天长假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或出行或回家。

(二)“中国国庆节”习俗:

每逢国庆佳节,全国各地、各企事业单位、各单位部门,都会挂起灯笼、横幅、以及“欢度国庆”标语。用“欢度国庆”标语来庆祝国庆;普天同庆,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国庆节的由来(50字简单)

 1949年10月1日那天,在北京首都天安门举行了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后来政协在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我们国家每一年都会举行大型的国庆盛典,同时举行阅兵仪式。后来改变了制度,也是为了体现勤俭治国。

扩展资料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

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在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期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

国庆节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中国国庆节的由来在西晋时期就有记载。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之为“国庆”。于是,我们今天称国家建立纪念日为国庆。在我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

现代国庆节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