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3861(危险源类别是怎么分类的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危险源类别是怎么分类的

物理性危险、化学性危险、生物性危险、心理性危害、行为性危害等。

1、物理性危险

物理性危害主要指的是食品加工过程中机械操作带来的杂质,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金属、机械碎屑、玻璃、首饰、碎石子、骨头碎片等。危害因素包括噪声危害(如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振动危害(如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等。

2、化学性危险

化学性危险指的是在进行化学作业时产生的化学废物,且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化学性废物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废弃化学物品。

3、生物性危险

生物性危险是指一些生物对人类造成危害,包括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索等。

4、心理性危害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心理性危害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对人影响很大,甚至自杀。

5、行为性危害

行为(Action / Behavior)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的统称,这些行为可能给身体造成危害。

百度百科-物理性危害

百度百科-化学性危险

百度百科-生物性危险

百度百科-心理危害

百度百科-行为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分类

目前,在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3个标准,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负荷超限 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
(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未落实
(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职业安全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因素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10类。
各行各业的差别较大,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各不同,为了便于准确的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查找事故隐患,提出经济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制定一个统一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根据各行业本身特点,划分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初步划分情况见表1。
表1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标准 类别 分类别 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 矿山 煤矿 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冒顶片帮、中毒、窒息、电气设备、设施伤害、火灾、机械伤害、水灾、提升、车辆运输、高处作业、掘进作业、采煤作业、顶底板灾害、爆破作业等 非煤矿山 地压、粉尘、爆破作业、中毒、窒息、触电、设施伤害、火灾、机械伤害、水灾、提升、运输、坠落、噪声与振动危害、放射性危害、起重伤害、沉陷、裂缝、坍塌、位移、管涌、流土等、滑坡、物体打击、车辆运输、高温、冻伤等 石油化工 火灾、化学爆炸、中毒、化学腐蚀、物理爆炸、窒息、高温灼烫、低温冻伤、辐射、粉尘爆炸、高处坠落、开停车、检修、危险品运输等 烟花爆竹 ⑴药剂的热感度、火焰感度、机械感度、电能的敏感度、化学能的敏感度等;
⑵明火引燃、引爆成品和半成品; ⑶静电引起爆炸; ⑷雷电引发事故;⑸撞击或磨擦引发事故;
⑹温度、湿度引起的事故。 民用爆破器材 高温、撞击摩擦、静电火花 建筑 倒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挤压、电击、起重机械伤害、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 交通运输 公路 恶劣天气、运输的危险货物、道路状况、车辆、人员、道路交通安全标志等 水路 恶劣天气、航道(宽度、弯曲度、深度、航路标志的设置)、海上礁石、浅滩及水中障碍物、机器故障、淹溺等 航空 恶劣天气、机械故障等 铁路 恶劣天气、轨道故障、电气火灾等 电力 触电、电气火灾、静电危害、雷击、停电、短路、过载、灼烫、中毒、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电磁辐射、噪声、振动、高温、粉尘等 机械行业 静止的危险 ⑴切削刀具的刀刃;⑵机械加工设备突出较长的机械部分;⑶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和粗糙表面;⑷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平台。 运动的危险 ⑴卷统和绞缠;⑵卷入和碾压;⑶挤压、剪切和冲撞;⑷飞出物打击;⑸物体坠落打击;⑹切割和擦伤;⑺碰撞和刮蹭 电离辐射危害 ⑴放射性物质;⑵x射线装置;⑶r射线装置等的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危害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等 噪声 机械噪声、电磁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等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设备本身失效、承压元件的失效、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 其他特种设备 挤压、坠落、物体打击、超载、碰撞、基础损坏、夹钳、擦伤、卷入等 人员 违反操作规程、人员失误、违章指挥、监护不利、生理缺陷、心理缺陷等 管理缺陷 ⑴ 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不能够有效贯彻落实,不能够持续改进等;
⑵ 事故应急预案不健全、不使用、不能够持续改进、不举行演练、演练未达到效果等 防护缺陷 ⑴ 无防护设施、设备 ⑵ 防护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等 备注 ⑴ 石油化工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性,建议从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⑵ 为了能够全面有序的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对于规定的项目、企业易按照① 厂址;②总平面布置;③道路及运输;④建构筑物;⑤主要设备装置;⑥作业环境;⑦公用工程⑧物料、⑨安全管理措施。
⑶ 职业危害分析:各行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职业卫生相关规定进行辨识分析。
⑷ 安全评价或其它过程涉及到的危险物质应参考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