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龙族地位这么低吗连乌鸡国井中都有龙王?皇帝自称龙的化身又称天子,那他天父玉皇大帝岂不也是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西游记》中龙族地位这么低吗连乌鸡国井中都有龙王

这该怎么说呢?

皇簇的地位低吗?大汉朝的汉景帝生儿子刘胜,封为中山靖王,中山靖王的儿子生儿子,儿子再生儿子,越生子孙越多,越生爵位越低,生到刘备时不但没有了爵位,还得靠织席卖履为生,你不能说皇簇的地位低吧?就算刘备织席卖履,但皇家簇谱上仍有他的名字,汉献帝按皇家簇谱认了刘备这个皇叔。

龙簇也是一样,从盘古开天劈地就有了龙,龙生龙、龙再生龙,但江河海湖就那么多,而且早已龙满为患,还能往那儿封龙王?

所以能封到乌鸡国井中当个龙王已经很不错了,井虽然小了点儿,但毕竟也是个龙王。

皇帝自称龙的化身又称天子,那他天父玉皇大帝岂不也是龙

此问题我个人以为得从社会进程中寻找答案。

中国远古社会是信奉天的,认为天为宇宙万物的主宰,又分为天、地、人三界,这三界都由天统管,在人界则由天的委托者替天管理人,而这被委托者即为天子。

天子是其职务,而其职称则有一个较长演变过程,各时期的称谓各不相同。

最早可追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先称皇后称帝;夏商周称为王,春秋时期南方诸候国不服周天子管理天下,率先称王,战国时王之称谓已泛滥,故在秦统一六国后诞生皇帝的称谓,(缘于三皇五帝,寓意功盖三皇德过五帝)

皇帝称真龙天子,应自有汉以来的事,刘邦自诩为赤龙之子,实为其坐天子位找法理依据;玉皇大帝和盘古开天地更是东晋以后产生的神话传说,如记得不错话,应是道家葛洪所撰。

本都饭余茶后谈资,说错了也别见怪,传说不也在杜撰中以讹传讹而生的吗?嘿嘿

龙王在《西游记》中,为什么常常遭受欺负

《西游记》当中的龙王分为三类,并不是每一种都受欺负。

第一类:四海龙王

四海龙王相当于天庭的封疆大吏,管控的是东西南北四海海域,权力极大。有几点可以说明:

西海三太子敖烈,也就是后来的白龙马,他的获罪是因为在新婚时候烧了殿前明珠,被西海龙王告了忤逆,玉帝亲自下令惩罚他。能被天庭最大的人物亲自下令惩罚,并且需要悬吊示众,还被观音菩萨亲口求情的,不会是小角色。

像泾河龙王这种犯了天条的罪龙,直接派个刽子手砍了就完了,可是一个西海三太子竟然要如此大费周折,从侧面也说明了四海龙王的地位。

孙悟空取金箍棒,强迫四海龙王送给他披挂之后,四海龙王是直接要告御状的,这说明他们的意见可以直接上达天听。拥有这种权利的角色,一般都是有很高的地位。

在车迟国斗法的情节当中,虎力大仙五雷天罡正法的求雨律令惊动了玉帝,于是玉帝直接点名了四海龙王前去。试想一下,什么级别的神仙会被玉帝亲自要求做事?皇帝会不会直接给一个七品县令下达命令?

所以,以上种种都表明,四海龙王在天庭当中的地位不低。也只有孙悟空这种本事高强的愣头青才敢动不动就骂什么“长角的长虫”、“带鳞的泥鳅”一类,其他人还不敢如此对待四海龙王。

第二类:江、河等水域龙王

这一类龙王地位就比四海龙王差一点,是纯属打工的职位。一般的行云布雨等工作都是他们就近来完成,比如因为赌气而犯了死罪的泾河龙王就是因为本职工作没做好。

泾河龙王去给唐太宗托梦求救的时候,曾经说唐太宗是真龙,他是业龙,受不起唐太宗的拜见。并不是说他地位就有多低,而是人间的天子地位很高。从唐太宗魂游地府的时候,十殿阎罗都要礼遇就知道,泾河龙王地位不如人间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些龙王是干活的主力,虽然地位不如四海龙王,但也不会很低。就相当于古代“官”与“吏”的区别,他们是干活的“吏”。

第三类:野龙王

这一类的龙王就相当于“黑户”,可能有点龙王的样子,或者有什么奇遇变成了龙,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地方称王,但并不会受到天庭的册封和认可。

像乌鸡国的井龙王,只能在一个小井当中,只不过心地比较善良而已。再比如牛魔王曾经拜访的万圣龙王,就是在碧波潭这种小水泊。看他敢叫“万圣”这个称号就知道,和孙悟空当年自称“齐天大圣”是一路货色。

这些龙王很多都是自封的,和妖怪都没什么区别,只是天庭懒得理他们而已。这一类的龙王才是受欺负的存在。

三种龙王,四海、江河两类其实也就是孙悟空这种猛人敢去欺负,毕竟差点连玉帝都揍了,欺负几条龙也不算什么,其他人对这些人还是比较客气的。

而第三种“黑户”野龙王是真正受欺负的存在,是因为他们自身要么出身不正,要么实力很低,没什么用而已。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西游记》中,龙乃水族之王,为何龙肝却成了下酒菜水族的实力究竟如何

在西游记中,水族的实力给人的印象好像弱不经风似的,随便出来一人就能把龙王摁在地上摩擦。其实大家都被电视剧骗了而已,真实的水族那是非常强大的,绝对不像电视剧演的那般弱小,这太误导观众了。当然,电视剧只是为了节目效果而已,也没错,你说是不是?

我们在西游记中经常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我们知道,天庭作为节制三界的政府机构,那是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聚会,像什么蟠桃会啊,安天会啊等,明目繁多。反正想着法儿地办(有钱任性),对于天庭来说,他不差钱?。但是,每到上菜之时,上的竟是“龙肝凤胆。”这就有点吓人了。要知道,像天庭举办的这种规格的聚会,没有一定的身份是没资格参加的。作为水族老大,一方诸侯,四海龙王肯定有资格参加。而凤凰一族的势力也不会小,肯定也有代表参加。问题来了,当着两大诸侯的面吃他们的子子孙孙,这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如果这是真的,不要说他们,就是小一点的势力,也会反天了吧。但是,天庭怎么会做这种蠢事呢,完全不可能。

那么,他们吃的“龙肝凤胆”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天庭的神仙吃的可不是真龙真凤。具体是什么菜呢?

  • 龙肝可能就是蛇肉,而凤胆可能就是鸡?等飞禽类动物。当然了,天宫里养的自然和凡间的不一样。不说吃了长生不老,对神仙的好处也一定不会小。
  • 此龙凤非彼龙凤。神仙们吃的一定是似龙似凤的生物,而且是那种灵智未开的低等龙凤。而神仙们为了叫法好听,也不管别人的感受,就把这道菜叫成了“龙肝凤丹”。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惯了。

《西游记》里的魏征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连龙王都敢杀

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臣子,一代名相。他一生的闪光点在于敢犯颜直谏,敢为领导提意见,堪称优秀“言官”,被李世民亲切称为“铜镜”(像镜子一样发现自己的不足)。

比如李世民喜欢“玩”鹦鹉,老魏就对被李说:“业精于勤荒于嬉,玩物丧志,皇上赶紧把鹦鹉放了吧?”

李世民敷衍道:“我回宫就放了”。

到了第二天下朝时,魏征看到李世民仍然把鹦鹉带在身边,于是老魏就向李世民走了过去。

李世民一看老魏来了,急忙把鹦鹉藏在了怀中,意思等老魏走了再拿出来。

老魏早就把这一切看在了眼中,他故意拖延时间跟着李世民汇报工作,意思是要把鹦鹉活活闷死。

李世民又不敢当着老魏的面让鹦鹉透透气,结果等魏征一走,再看鹦鹉被活活闷死了。

(李世民和魏征)

在《西游记》里,魏征还和另一种动物杠上了,这种动物可比鹦鹉大许多,据说魏征在梦中杀了泾河龙王。

(问题来了),魏征用计闷死鹦鹉也就算了,为何他连龙王也敢杀呢?

说句题外话,按照现在观点来看,魏征屠杀稀有动物——龙,至少够判刑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