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有哪些细思极恐的地方
发布时间: 2023-07-06

《桃花源记》有哪些细思极恐的地方

《桃花源记》,像极了一个鬼故事。

世人都以桃花源比喻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置身其中,不必在意尘世叨扰。但其实,《桃花源记》里的那些蹊跷,让人细思极恐。

一个故事,总离不开三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那么我将以此展开,稍做分析,各位看官想想是不是这样。

首先,说“时间”

《桃花源记》开头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那么,作者为什么把故事背景放在晋“太元”中?

“太元”,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多数人对这点并不清楚,但说起“中元”,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

每年阴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鬼节,中国人有祭祀亡灵的习俗,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到了东汉年间,道教已经开始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称,由此而来。

作者把时间写到“太元”年间,不是随随便便这么一写,更不是陶渊明不了解“中元”,而是作者在有意暗示“中元”。这是一个关于亡灵的故事。

此一大疑点。

其次,说“地点”

为什么是桃花源?而不是杏花源,菊花源?作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平生最喜爱的就是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心中最怡然浪漫的事。《桃花源记》中却由桃花说起,这是有深意的。

桃花和桃木,在古代是用来驱邪避难的。桃木又称为“降龙木”、“鬼怖木”,是用途最多的驱鬼材料。

春节作为节日,最初并不是为了喜气洋洋过大年,而是古人在渡“年”这个怪兽的劫。

我国最早的春联大多数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得就是临近年关,家家户户更换桃符,祈求保佑平安的。

《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穿过的桃花源,让人不得不联想,这其实是穿越了阴阳两隔的屏障。接下来发生的事,已经不属于人间这个世界。

此二大疑点。

再次,说“人物”

如果说以上推测有理有据,那么再说“武陵人”进入的这个世界。

原文翻译——

“桃林的尽头,出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个洞,于是武陵人下船往里走。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走了几十步,逐渐开阔明亮。土地平坦宽广,房舍整齐排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声随处可闻。人们在田野里耕作,男女衣着,跟外面的世人一模一样。

这里重点来了,桃花源里人自称是逃避秦末战乱躲到这里来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为何“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们的衣服压根不是自己做的,而是外面魏晋时人烧给他们的祭品。

此三大疑点。

如此解释,便能自圆其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实在是一个“活见鬼”的鬼故事。而这个幻境,后来“武陵人”和“刘子骥”也再没能找到,由此,可见其虚妄。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流传至今,其写法高超,请分析桃花源记的写作方法

谈《桃花源记》 写作手法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读陶渊明的作品,那份惬意与安然,淡泊与宁静,总能让人心生神往。

生活在纷纷扰扰的世界,喧嚣浮华总能让我们向往田园生活。人人心中都有着一座桃花源,而《桃花源记》的桃源总能让我们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淡泊。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以虚构的游记形式表现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 本文是一篇以描写景物、叙说事情为主的记叙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记叙简明,有后世游记散文的特色。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时期,中年隐居农村。对田园生活之向往,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在桃源里,没有压迫剥削,没有名利纷扰;人人劳作,男耕女织,相处融洽友好。 但是现实社会的纷扰和剥削,让人无法静享桃源生活,于是通过渔人探路引出桃花源,又通过刘子蓟之人,让此地重现人间。

但最终作者不忍心中净土被侵占污染,最终桃源离奇消失,期冀现实世界能结束剥削之苦。

写作整体情节重在“奇”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陶渊明当时人至老年,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据后世人记载桃花源似乎存在,但发生在《桃花源记》里的故事乃虚构。

知道了本文的故事环境,接下我我用几个例子,来解说下《桃花源记》的奇。

①、开篇渔人进入桃源的经过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为何不回头而一直走?有什么事物吸引了他?这个奇也是吸引读者的地方。

②、千百株桃树夹岸,这些树全部是桃树,无一颗杂树,让人觉得甚是奇怪。似乎是故意栽种又或是天然形成,不得而知。

③、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如此窄的口,仅容一人通过,如此奇景,如此黑洞,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此人为一奇。

④、进入桃源,此地居民,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居,一洞之隔差之千里。

⑤、渔人标记号出去,但后来返回,却发现桃源消失得离奇。
似乎此村已不在人世间了,又或者此处有机关或者风水之术。而后刘子骥“规往”而“未果”,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

 写作手法解析

一、善于设置悬念,展现故事情节。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文章以“晋太元”年间,“捕鱼为业”的“武陵人”的足迹为线索,以他的所见所闻构成生活画面和故事情节,层层设置悬念。

设疑1、文章开头,作者介绍故事的时间地点,;主人公只是一渔人,不知姓名,无从考证。

设疑2、桃林奇景,似在人间又似为虚无,无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窄”但可“通人”,此乃是“人间仙境,洞天奇境”的景象。

设疑3、渔人“缘溪行”看到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奇丽景色,“甚异之”于是产生了“欲穷其林”的念头。一个“欲”字,既展现了渔人又惊又喜的心情,有造成了悬念,使读者欲罢不能。

 设疑4、渔人出而复寻,已做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离奇失踪,无迹可寻。最后虚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给读者带来希望,但终是又“未果”而“病终”。

此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桃源成为“千古之谜”。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二、语言描写自然如点睛之笔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接近口语。通篇无华丽辞藻,读作品,并不觉的单调乏味,而是诗意盎然,淳朴浑厚。

苏轼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纵观全文,三百多字,语句精炼,但内容丰富,故事曲折,思想性强。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几句话仅用二十二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

作者在用词上十分注重精确,尽量避免重复,又使读者好理解,体现了朴素、平淡,富于变化的特点。如写渔人进入桃源,就用“行”、“入”等动词。 作者在抒情写景时笔调变化明显,从“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层层推进,从外到内,逐步深入。

这里还用顶真手法,环环相扣,把桃花源的风景写得引人入胜。 故事终有结尾,心之所向,重在托物言志。陶渊明志存高远,心系苍生,奈何仕途不顺,身归田园。寄语《桃花源》,还百姓以净土,给苍生以希望。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的是世外桃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