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女主”的《她和她的她》,却比所有的大女主爽剧都更值得
发布时间: 2023-07-11

关于《她和她的她》这部剧,豆瓣网友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我自己的感受也是这样,必须看一会儿、停下来歇一会儿,才能往下继续(还是卡在第6集,不敢接着看)。

直到这次报完选题,才靠着“写稿”这一鞭子,鼓起勇气把剧追完了。

(以下剧透)

展开全文

《她》剧用一个悬疑式的开场把观众拉入其中,第一集就看得血压上升:猎头公司高级顾问林晨曦(许玮甯扮演)业务能力出众,离公司合伙人的职位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却遇上老板表弟“空降”。对方为打压她,不惜将她拖入职场性骚扰的风波,甚至倒打一耙,让她变成大家眼中勾引已婚男同事的第三者。

谎话、诱骗、栽赃、暴力相加……你怎么也想不通,为了一个职场title值不值得做得这么绝尽?但是,背后的原因更让人窒息——因为他不接受女性的职场地位高过自己。

挣脱后的林晨曦在暴雨中逃跑,意外遭遇车祸。醒来时她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去世的爸爸和弟弟复活,相信她,为她讨回公道;侵犯她的老师被杀死;背叛她的高中好友遭到贞操羞辱……好像很“解气”,其实是女主因重度心理创伤而解离( dissociation)出来的幻想。这一段“幻象”讽刺地如一个黑色幽默。

职场中常见的“小事”,剧中也随处可见。

拿女性怀孕这件事来说吧,常常会成为人事任命背后的“隐藏因素”。不管女性的能力如何,公司在发offer或是升职晋升时,总会比男性多一道“年龄”“生育”的坎。

明明怀孕期的女性,应该获得更多体谅和包容,但现实是,她们通常会被认为麻烦、不专业、不负责任。

连女性自己也在“自省”,甚至互相“审判”。抱怨同事去生娃,自己多了很多工作;和闺蜜调侃同事近况太胖,身上有“妈妈味”…你是不是也在无意中做过或遇到过类似的事?

我们常常忽略人性这小小的“恶”,直到影视剧把它们拍出来,才会察觉到这是多么赤裸裸的恶意。

但我们今天想说的不仅仅是剧情,而是借此来讨论一些更现实的问题。

说起来,过去几年里,最有人气的影视剧主题就是“大女主”了吧。

尽管这个词已经“旧”到编辑不想提,但从“最强贤内助”顾佳,到“从小要强”的夏梦,再到“不靠男人”赵盼儿……打着“女性独立”旗号的爽片、爽剧,仍然是最好用的那张牌。

一方面是因为女性深感自己在职场、社会地位中的性别劣势,却没法从现实世界找到破解的出口,只好看剧过过瘾,至少在心理上“痛快”了一把。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爽剧”容易拍却不容易“得罪”人。毕竟,一段五分钟的脱口秀都能让许多人“揭竿而起”,更别说一部“冒犯”的电视剧了。

也因为这样,大家会觉得这几年有深度、敢“冒犯”的剧越来越少。

而《俗女养成记》、《她和她的她》的出现,让大家看到:原来,撕掉表面那层纱,直面残酷的女性话题,也是一种选择。换个通俗的讲法,总得有人去捅破那层窗户纸,把问题暴露出来,才有可能敲醒一群人、团结一群人,然后,做出改变。

但我们没有“敢冒犯”的剧吗?当然不是。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讲了家暴的主题,现在距离这部剧上映的2001年,过了21年。

当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可以说是挑战了观众的下限,看得大家毛骨悚然,可是正因为它的播出,社会掀起了一轮讨论“家暴”的舆论高潮。再想想我们近两年频频看到的“家暴”新闻,你觉得这个社会对于“家暴”的认识和处理方案进步了吗?好像,并没有进步多少。那么,再试着去想,如果这21年里,我们持续因为影视剧的作用关注和讨论“家暴”话题,21年后,会不会好一些?

也许你多么努力地往前推动都不见得有用,但是,倒退往往是在一瞬间发生。

近期一点的,可以看看8集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

改编自BBC独白剧《她说:女性人生瞬间》,但说的是中国女性的故事。一集一个话题,探讨了容貌焦虑、家暴、物化女性、“剩女”羞辱……

比如郝蕾扮演的冯爱梅,长期遭受家暴,却没人肯帮她,连儿子也看不起她,在丈夫的葬礼上,她忍不住笑了一下,却受到一致指责,认为她不够“体面”。

郝蕾在采访里说,第一次读完剧本的时候,她就有一种无力的伤感。“对于家庭暴力这个社会现象,女性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了,不仅是指女性自身的力量,而且还有她们内心的精神力量以及整个社会给予她们的支持力量。”

但不敢“冒犯”,真的就能“遮丑”吗?遮的又是谁的“丑”?

《她和她的她》里,整件事情的“原罪”设定在于人人都在为老师侵犯学生“遮丑”。

妻子为丈夫遮掩,自我洗脑是学生先勾引自己的丈夫;父亲不信任女儿,认为好口碑的老师怎么会犯罪,即使知道真相,也为了不影响到女儿的前程选择“私了”;校方息事宁人,怕会损害学校的声誉....

你几乎可以感受到荧幕里几位女性的孤独、愤怒和绝望。

不出意料地,当真相浮出水面,一部分舆论将“错”再次归到女性身上,“女生穿得太少才会被性骚扰”、“是女生自己不检点”.....这种“被害者有罪论”一点都不陌生对不对?甚至有一些是由女性自己替同胞“检讨”的。

而社会与职场中的强势一方(往往是男性)却通常更容易被理解,甚至不明就里的人会自觉地、主动地帮他们“找借口”。他们享有权威,仿佛天然更应该被信任。

关于这一点的父权社会视角,林奕含早已写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

不只在侵害事件中,更普遍发生在我们生活里的传统教育、婚姻关系,也是如此。女性往往被要求服从、忍耐和宽恕,aka,懂事。

《听见她说》里的“分手女人”咏梅,选父母喜欢的专业,听丈夫的话辞职回家照顾孩子...可当丈夫不忠诚、提出分手,她成了最“错”的那个人。

播客“随机波动”有一期里面有一段话:

在一个父权制社会中,男性是一种均质而连贯的存在,而他们希望女性是被分割、被分配,作为一种男性的补充而存在。无论是在公共空间安全不受骚扰的权利,还是我的身体我做主的堕胎权,女性想要争取的,无非是像男性一样作为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人而存在的权利,是不再作为碎片,不再作为提供性快感和性愉悦的客体、提供子宫孕育婴儿的客体以及提供情感价值和养育服务的客体而存在。

也许,那个想要遮的“丑”,是身边的女性依旧在父权社会的桎梏下挣扎,是我们远远没有走到“爽剧大女主”一般可以欢庆的时候,是真实世界的“厌女现象”,比你想象中还要严重。

想一想那些最常见的劝解人的台词“不要想太多”“过段时间就好了”“你要放下”,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要求受害者忍耐。

但对于恶意和恶行的忍耐并不是美德。正如《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那句话:“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换句话说,把忍耐定为“美德”标准的社会秩序是有问题的,透露出强势方对弱势方霸凌的合理性。

有人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梅湘南(梅婷扮演)是不幸中的幸运者,那么,那些不幸中的不幸者们呢?让她们继续忍耐吗?

还有一种常见的声音:“你为什么不反抗?”“你可以跑啊!”(潜台词是,还不是你的错)

编剧借林晨曦之口,讲清当中的道理:动物被攻击的反应本能,就是攻击、逃跑,然后静止。弱势一方(女性、小孩)受到胁迫时,通常会因极度害怕“反应不过来”,失去最佳反抗时间。

与其质疑受害者“不反抗”,劝她“放下”。更好的办法,也许是先不指责和聆听吧。不轻易给谁贴标签,也不轻易将谁的经历归类,更不是恨不得听不完对方的故事就急着跳出来表明立场,好像自己是一个更开明、更先进的“女性主义者”。

在这宏大的主题面前,个体能做的事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起码有一件事是我们可以实践的——去倾听、并且给予支持和帮助。

我们不需要那些“爽文”“爽剧”的“包装女权”,你去听听身边女性真实的被伤害的故事或者斗争经历,往往充满了困惑、无力感、束手无措、甚至是绝望,一点都不“爽”。也正因此,站在她们身边显得无比重要。

这又让我想起另外一个例子——作为典型的宗教国家,爱尔兰的堕胎合法化可想而知地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然而促成最终合法化的初始触点,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自发地站出来分享危险堕胎给女人造成的可怕后果,并且,在法案公投的日子里,生活在全世界的爱尔兰女性都努力回来去投票,如果自己回不去,她们会支付陌生人旅费,请她们替自己回去投票。

Amal 也曾经讲过:

“最差的事就是女性沒有为彼此站出来。因为当女人团结起来,我们将拥有无限可能....身为女人,我们应该要互相支持,而这是我们每天都能做的事,不论我们在哪里、在做什么。女性应该团结起来、保护彼此、为彼此喝彩,而不是互相较劲、批评”。

这篇文章写得忐忑,同时也预感到,后台会有一些难听的评论,质疑我们在制造“性别对立”。这不是性别对立,只是把看到、遇到的问题说出来,窗户纸没必要存在。

最后,以作家Rebecca Solnit的一段话来结束本篇:“我时常觉得网上的评论区就像一种酸浴,能把所有不是钢铁铸成的声音溶解掉,大部分时候我不会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