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古人下葬后嘴里含的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古人下葬后嘴里含的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

古话讲“死者为大”,古人对死亡的敬畏与恐惧演化出诸多丧葬礼仪,其中有一项叫“压舌”,即人死之后,要在嘴里放一些东西,压住死者的舌头。至于以何物压舌,那得看死者的身份地位了,这与大多数丧葬礼仪一样,代表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贵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周礼·春官·大宗伯》

古人非常注重礼仪,在面对不同的事情,尤其是人类无法左右的事情,通常会以隆重的礼仪对应,一是表示敬畏,二是寄予期望。人的生老病死也是一样,在人类认知无法解释死亡的时候,就会通过丧葬礼仪来表达敬畏与寄托。

如“送终”,这其实就是丧葬礼仪的第一步,其中包含诸多规矩,如老人在临终时,需要从卧室抬到正庭,把床板放在地上,让老人躺下,否则在卧室的床上,不接地气,灵魂是无法超度的。但若是死者之上还有长辈健在,那么就不能将死者移至正庭。送终时,待死者咽气后则要烧纸钱,称“烧倒头纸”、“落气纸”;然后要放鞭炮,表示死者归西,另有报丧之意,街坊邻居听到鞭炮响后方能前往死者家中哭丧,鞭炮未响时,可不能哭,哭了就是催人死。

送终的礼仪都如此复杂,之后就更多了,如报丧时的穿着、入殓时的时间、守铺时的辈分、搁棺时的天数、居丧时的装扮、吊唁时的男女之别,以及接三、出殡、落葬等等。这些都通用与寻常百姓家,而身份地位高的人家,在丧葬礼仪上还有更复杂的规制。最常见的就是棺椁的规制,如《荀子》规定的天子五棺二椁、诸侯四棺一椁、士大夫两棺一椁、士一棺一椁,著名的黄肠题凑就体现了棺椁等级规制。

再如商代起源的殉葬制度,不同身份的殉葬规模也是不同的,考古学家通常就以殉葬规模以及陪葬品的规格来初判墓主人的身份。比如车马具陪葬的,先秦用真马陪葬的必定是诸侯以上的身份,然后清点真马的数量,如果墓中是六马驾一车,那么墓主人就很有可能是天子级别。

以上的丧葬礼仪中,在入殓阶段会有一个特殊的步骤——压舌。一般入殓时,会对死者进行遗容的整理,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和掩面等。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将死者口中塞上一个物体,压住死者的舌头,其用意众说纷纭,但大体上也是敬畏死者,富含寓意和具有现实功效的。

“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公羊传》

《周礼》中记载过“大丧共含玉”,这是针对天子来说的,在封建等级制度中,天子去世后的压舌之物一般为玉,但后来的文献称天子含的是夜明珠,这一点在慈禧太后身上得到印证。诸侯、士大夫、士的压舌物也有定制,这种礼仪也在民间传开,比如用铜钱、大米塞住。

而礼制与民间的做法有相同的寓意,也有不同的解释。总体来说,压舌是象征着口中一直有东西,所含的物体虽有等级划分,但都可称为是“含饭”,表示不会做一个饿死鬼。而且到了阴间,口中有物,不会说话,以免祸从口出。

在天子到士的等级中,所含之物被认为具有防腐效果,在入殓后,到搁棺期间,短则七天、长则几个月,历史上的孝庄太后还破纪录的停棺37年。所以防腐就是最大的现实意义,这与棺材的材质、放置香料是一个功效。在入殓期间放置压舌物,还有一个功效是防止死者面部萎缩塌陷,这是从遗容角度考虑的。

古代帝王中,大多按照礼仪标准进行压舍,如乾隆帝去世后,入殓时含了一个玉蟾。但武侧天去世后,却只是以木头压舌,这种方式一般是用在处决的刑犯身上,所以武则天的这个举动也着实不能理解。

慈禧口中那颗夜明珠被孙殿英盗走之后,现在在哪里

上身赤裸,下身着裤,一脚赤裸,一脚着袜,头朝北,脚朝南,脸朝下,身长白毛,淤青遍布,趴于椁盖。

这具惨不忍睹的女尸便是大名鼎鼎的慈禧。谁能想到,曾经将整个清朝皇室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女强人死后落了个被盗墓扒尸的下场,然而这一切罪恶的根源是其墓中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

翡翠西瓜、翡翠甜瓜、蝈蝈白菜、玉石莲花、九玲珑宝塔,这些宝贝一个比一个珍贵,更不要说慈禧口中那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了!难怪孙殿英按捺不住心中的贪婪,率军队大肆洗劫了清东陵。

那么问题来了——慈禧口中那颗夜明珠被孙殿英盗走以后,它又流向何处?

夜明珠的来历

有关慈禧口中那颗夜明珠的来历,各界一直没有盖棺定论,不过近些年来有专家指出,这颗夜明珠很可能就是莫卧儿帝国曾遗失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

公元1304年,古印度戈尔康达地区一颗大型宝石级金刚石的出土震惊了全世界,经过测算该金刚石重达793.50克拉,大小约为半个鸡蛋通体无色透明,光彩耀人。

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第四大宝石级金刚石,莫卧儿帝国君主沙贾汗得到它后将其命名为“莫卧儿大帝”金刚石。

后来帝国日渐衰微,该金刚石也逐渐失去了下落。

然而清东陵中的那颗夜明珠让世人再次想起曾经的那颗金刚石。据记载,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同为金刚石原石,并且重约787.28克拉,抛开那些计算误差不谈,它的确与下落不明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非常相似。

关于这颗金刚石为何会流入慈禧手中,有种说法表示,阿富汗某位国王曾对莫卧儿王朝发动八次征讨,其中一次征讨他们大获全胜,并且得到了这颗“莫卧儿大帝”金刚石。

到了1760年,乾隆命人镇压了准噶尔叛乱,阿富汗因此俯首称臣。为了讨好满清王朝,阿富汗曾两度派使团进京朝贡,而“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就在朝贡物品之列,几经流转之下才落到慈禧手中。

这颗夜明珠算是真正价值连城的宝贝,早在1908年的时候它的估价就高达1080万两白银,折合人民币约为8亿元!

除了夜明珠以外,慈禧陵墓还有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个个价值不菲,慈禧贴身太监李莲英的侄子李成武曾在《爱月轩笔记》记载道,慈禧的陪葬品总价值在2000万两白银以上,比满清王朝一整年的收入还要多,其中慈禧头上戴着85万两白银,身上穿着8.4万两白银,脚下踩着75万两白银,从这里来看,慈禧果真是满清王朝最为奢侈的女人。

孙殿英盗墓案

既然慈禧陵墓中有如此多的珍宝,不可能不引起其他人的觊觎,尤其是在满清覆灭、看守清东陵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于这些宝贝虎视眈眈的人就更多了,而臭名昭著的孙殿英就是其中一员。

孙殿英本是一名为祸四方的土匪,后来投靠奉系军阀张宗昌,因为立下不小战功,官场上节节高升,甚至还曾被任命为军长。

后来直鲁联军被国民党打得节节败退,孙殿英见机不妙,赶紧投敌,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成为总指挥官徐源泉的狗腿子。

然而尽管孙殿英抱上大腿,却没有享受到狗腿子应有的福利待遇,他的军队没有国名党编制,属于杂牌军,根本不受到国名党高层的重视,粮饷被长期克扣,部队全体官兵已经长达半年没有发饷,如果上头再不拨款,军队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哗变。

(孙殿英)

面对国民党的“冷落”,孙殿英也是操碎了心,正当他愁断肠之时,看到尽在咫尺的清东陵,心思突然活跃了起来。

孙殿英早就听闻清东陵藏着大量的奇珍异宝,如果能够盗取陵墓中的宝藏,不仅能够完满解决君军队粮饷问题,还能借机大捞一笔,可谓一举两得!至于事后别人会怎么看,他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毕竟他是绿林强盗出身,打家劫舍的勾当一点没少干,况且如今正是用钱的紧要关头。

孙殿英越想越心动,于是第二天他找到顶头上司徐源泉,向他抱怨催促粮饷的事宜,而徐源泉也没辙,只能画大饼说空话拖延时间。

(徐源泉)

然而孙殿英不依不挠,弄得徐源泉都有些恼火了,反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这时候孙殿英摊牌说,可以通过盗掘清东陵来解决粮饷问题,稳定军心,而且还能趁机大捞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