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

 

2023/7/18 4:54:31 ('互联网')

本文目录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乌台诗案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很大,因为这件事,牵扯了很多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如第一受害人,苏东坡,被苏东坡牵连的官员达到39人,包括当时大名鼎鼎的司马光,黄庭坚,苏辙。而苏东坡的对立面站着的人是王安石。

说清楚乌台诗案之前,必须先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仰慕王安石的才名,提拔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一年后,1068年,神宗看到了北宋时期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困境,和王安石一拍即合,施行改革。

改革就有反对派,反对派被称旧派,赞同改革的就叫新派, 形成了新旧两股势力,旧派的代表人物,有司马光,欧阳修,苏轼,三大超级阵容组成的反对派,和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派就死磕上了。

我们都了解历史,最终的结果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其中在变法的中途,1074年王安石被罢免了,那一年,天下大旱,王安石的变法实行不下去了,不得不罢免,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但到了1076年,王安石的长子病故,王安石辞掉了宰相,外派,1079年,王安石被任命左仆射(也是宰相的意思)、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

所以你看,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除了天灾,反对派,还有王安石从1074到1079这5年,没有心思主导变法,这也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因素。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我们回到1079年,尽管王安石这些年算是人生坎坷,但变法是在继续的。

再看看苏轼这边,自从王安石要变法,苏轼就是反对派,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当时的神宗也听不去苏轼的话,一向潇洒的苏轼眼看干不过,自请出京,不和你们玩了,我玩自己的去,跑到杭州当通判。

1074年苏轼升了官 ,再山东密州当知州,1077年平调徐州当知州,1079年又平调湖州当知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苏轼能被频繁调动,是因为苏轼在地方上干的不错,有业绩,颇受民心。

也就是1079这一年,被平调后,按照惯例,苏轼要上书谢恩,叫《湖州谢上表》,本来和神宗说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的好话就ok,但自由散漫惯了苏轼,还在上书的文中,写了几句不合时宜的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话的意思是,陛下您知道我笨蠢,跟不上现在的局势(现在什么局势,新政啊),知道我不会生事端,或许可以保全一方百姓以养小民,所以让我去湖州。

这话普通老百姓听起来,也没啥,如果说有抱怨的话,那就是觉得我这个人只能当个市长,没有更大的能耐。当时是新政的敏感期,而且结合早些年苏轼对新政就有看法,这一次这样上书,被当时的御史认为,愚弄朝廷,妄自尊大,有点不尊重皇帝的意思。

说苏轼愚弄朝廷我不敢恭维,但说苏轼妄自尊大,这个上书的确有那么点意思,就让我当市长,连续三个市的市长。意思是我可以当其他,不仅仅市长,是有点妄自尊大。

但御史们肯定是偏向前者,控制意识形态,只有稍微有那个意思,就会放大这件事的本身色彩。

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大人物,他是写科学史的大牛,他叫沈括,《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当时的新派人物,深得王安石的器重,担任多项官衔,比如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

沈括站出来指摘苏东坡说,苏东坡确有讥刺朝政,不信的话,就去查看苏东坡的诗,结果真的被找出了好些讽刺新政的诗,并且苏东坡本人也承认自己作这些诗的时,是有讽刺的意思。而且很多诗,都被抄写了下来。

比如,《山村五绝》里写“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讽刺青苗法,“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是讽刺盐法;“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讽刺朝廷水利之难成。

并且苏轼赠司马光的一首诗,也被挖了出来。

“先生独何事,四方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

为司马光重登相位大造舆论。还连累了司马光,这些苏东坡都是承认的。

苏轼这样罪名,又在那样的条件下,很多人想弄死苏东坡,但宋神宗仁慈,举棋不定,又被当时官场同僚帮助下,就把苏轼贬到黄州,当个团练,被锁在此地4年。

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审,因官署内遍植柏树,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这就是苏东坡在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古代一个县有多人是“吃编制饭“的呢?说句良心话,古代的官员真的是很少的,即使到了王朝末期、一地鸡毛的时候,也没有太离谱!

古代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外加上皇权不下县、还有当官的难度比较大、以及一系列制约因素等等,导致古代的官员人数并不是很多。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官民比例是多少、当官的难度有多大以及一个普通的县有几个官员吧:

古代的官民比例历朝历代变化不大,清朝的时候老百姓的负担最重

我查了下资料,历朝历代的官民比例大概是:西汉1:7945,唐朝1:2927,元朝:1:2613,明朝1:2299,清朝1:911。

其实这也基本符合历史发展脉络,西汉开始的时候实行的是“无为而治”官员当然少一点了,清朝的时候是外来统治、他们害怕、恐惧,所以官员多一点也正常,何况后期还有海关和各种新式衙门呢!

总体算下来的话官民比例大概在1:3000左右了,大家不要忘了一个事情:古代是没有事业编制这一说的,官员可是实打实的人数。

如果拿到类比目前的人口,官员大概就是50万左右吧!大家不用惊讶,按照类比就是这么多!

古代想当官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哦!

古代的普通群众想当官,说句老实话在隋朝以前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时候是举孝廉、察举制,你爹不是官的话,你基本不可能当官的,所以才会出现门阀士族、四世三公的情况。

唐朝以后实行科举制了,意味着平民百姓靠着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当官了,但是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那是比登天还难。大家看看范进老先生就知道了,为当个官,考试把自己都考疯了

古代想当官一般先考童生这只能算入门考试。考上童生的可以参加每三年两次的院试,如果中了就是秀才。接着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如果你又中了,那就是举人了,别高兴想直接混编制没门

举人还是不能直接当官,如果有空缺了你可以去补,但是基本都是小官。你如果想直接当官的话就去参加会试、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了,成绩好的就是进士了,恭喜你可以当官了,运气好的话还能当个大官。

大家通过上面的分析知道古代当官有多难了吧!有人说我们可以作弊、搞“萝卜招聘”呀!我想说,搞是可以搞,但是风险特别高。古代科举考试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比较重视,如果发现抄袭、冒名顶替等等情况的话,轻的充军发配、重的直接KO,相关的人员也一样受连带责任。

古代一个县有多少官员,有没有出现一正、十一副呢?

不好意思,古代正式官员想超编都没门1个县令11个副县令的情况不可能发生

由于古代朝代太多、官员的设置也是五花八门的。我们就看看明,清时期吧,这两个朝代离我们近点,可比较性强点。清朝的人口还是比较庞大的,乾隆时期都有1.4亿人左右了,到了光绪的时候人口差不多在4亿左右,也就是四万万同胞了。

清朝虽然人口不断的增加,但是官员数量却基本没啥大的变化。无论批发出来多少顶官帽子,但是实际编制不动。清朝从开国到结束正式编制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基本维持在1:900多一点。

清朝时候一个县的编制标准是一个县令、一个典史(管司法和监狱,没级别有编制,吃财政饭)、一个训导(管教育这块的,级别待遇同典史),一个超编的都没有。至于大家说的师爷、后勤等人员,那不是编制内的,工资也不归财政发、贵县令自己解决哦!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