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活了多少岁(据说韩信本身应该能活到76岁,只因做了哪五件事使他折寿40年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据说韩信本身应该能活到76岁,只因做了哪五件事使他折寿40年

历史上的韩信,出身贫寒,自幼失去父母,但天分极高,熟读兵书,练就一身武艺。由萧何力荐,被汉王刘邦拜为大将。灭三秦,扫燕赵,平齐地,车轮战一举消灭项羽于垓下。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是著名的汉初三杰之一,连百万之兵,攻必克,成必胜的卓越军事家,被后世称为兵家四圣之一。不少人说他本身应该能活到76岁,只因做了几件最不该做的事,其中有水漂木桃,赐钱惯娃,问路斩樵,活埋生母 ,十面埋伏。而正是这五件事,每件致他折寿8年只剩36年的阳寿,下面对他所做的这五件事进行盘点。

一,赐钱惯娃,韩信被项羽追杀的时候,经过一个树林正赶上一个小孩淘气爬到树上撒尿,心里很是生气又觉自己很倒霉,投奔项羽不受重用,逃跑却又被追杀,现在连一个小孩也跟他过不去,往自己脖颈上尿尿,就想挥刀杀死那个小孩。但心又想项羽在后面马上追上来,就想了个损主意,随手给了那小孩子一个铜板,还和小孩子说,等下后面还会有一个军士骑马过来,你在撒泡尿到他头上,他会给你一串铜钱,小孩信了等项羽来到树下,小孩子照做了,项羽非常震怒,抽出宝剑一下把小孩劈为两截。其一损也。

二,十面埋伏,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韩信在九里山步下绝机阵,设下十面埋伏,项羽逃到乌江边,看见一艘小船划过来,或想乘船逃命,上前一看,在乌江口的一棵大树上蚂蚁组成了七个字:“项羽自刎于乌江”。项羽一看,这是天要亡我啊,挥剑自刎。可他不想这却是韩信事先安排好的。用蜂蜜写了那几个字,蚂蚁见蜂蜜自然爬上去就形成了这七个字,韩信真是机关算尽,他也想到如果项羽不上当,乘般过江,其实那艘小船也是韩信安排好的。逼项羽非死不可,其二损也。

三·,活埋生母,这个故事得从韩信是个平头百姓的时候说起,他自幼家贫,与母亲相依为命,经常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某一天韩信在山上放牛,梦见迎面走来了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手拿拂尘,当看到韩信后说韩信所在的位置附近是一块风水宝地,若能将祖上埋于此地,家中必出王爷。韩信醒后,回到家中就与母亲商量,可转念一想家里亲人都去世了,除了母亲没有什么亲人能埋了。于是韩信就将母亲的头发,手上的指甲,和脚上的指甲都剪下来,韩信的母亲双目失明,他的这番行为让母亲一头雾水。随后将这些东西埋进了那块风水宝地,在古代人身上的这些东西代表着精气神,韩信就用这样的方式代替母亲的肉身活埋,其三损也。

四,对天不敬,韩信最开始日子过得十分落魄,每天只能在平常百姓家蹭饭吃,没有任何名气,而且还被身边的人很看不起,连一个屠夫都可以逼韩信受胯下之辱,当时韩信心里十分郁闷,自信有兵家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心生怨气,怨天不助他。拉出弓箭,对着天放了一箭。也有人说他逆天而行,汉朝建立后韩信曾说就算我犯了王法,天也杀不了我,地也诛不了我。世上也没有惩罚我的刑律,大汉就没有杀得了我韩大将军之刀”,他因此对天不敬,折寿八载。其四损也。

五,水漂核桃,韩信从小家里很穷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在外边玩耍,看到一群小孩儿在吃核桃,却不给他吃,他想吃怎么办呢?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把一群小孩儿骗到石磨盘拉磨,把核桃放在中间,这些小孩儿磨着磨着核桃就都掉到磨盘缝里,小伙伴一看没办法核桃拿不出来就都走了,再看韩信等小朋友走后,用水把核桃浮起来自个儿吃了。其五损也。

传说虽不足为信,但是其中也含有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在其中,道明了“善恶因果报应循环”的理论。也是宣扬人间扬善惩恶,弘扬社会正能是的辩证观点,韩信最后也落个兔死狗烹,寇灭臣亡的下场,值得人们借鉴。

韩信为什么只活了32岁

韩信生于公元前231年,死于前196年,活了36岁,不是32岁。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泗水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说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兵家四圣”,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公元前196年,其被人告发与叛将陈豨勾结谋反,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韩信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韩信寿命短的原因

韩信最后之所以会死,终究是因为功高震主,他接连遭受到了刘邦的忌惮,先是被刘邦撤为了淮阴侯,最后更是因为牵涉到了一起反叛案中被吕雉太后借机除掉了,而韩信死亡的年龄是35岁。

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韩信有七十二年阳寿的说法,所谓的阳寿就是指在民间传说中冥冥定下来的人间寿命,原本每个人的阳寿都是有一个固定数的。

但是人生漫长,随着人们的行善或者作恶,人们的寿命也会受到影响,正所谓好人有好报、祸害损阳寿,这是古人劝人行善积德的一套故事理念。

韩信活了多少岁

问题一:韩信活了多少岁?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
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叮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遭到汉高祖刘邦的疑忌,最后以谋反罪处死。
其实也就是所说的功高盖主。
具体过程可以看一下百度百科的介绍。很具体的

问题二:请问韩信活了多少岁? 韩信是公元前196年死的,但是他的出生时间不清楚,所以历史上搞不清他到底死的时候几岁。公元前209年,韩信投身项梁的西楚军,按那时他25岁算,他死的时候是38岁。

问题三:请问历史上韩信活了几岁?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跨下之辱”。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韩信配剑从军,投身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战死后,继随项羽,但未受项羽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卫士。他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初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穿治粟都尉。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决意离汉营而去。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闻讯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后来,刘邦在萧何的屡次劝说下,亲自与韩信讨论军国大事,确信韩信为稀世之才,遂举行仪式,拜为大将。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却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韩信引兵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邛等项羽所属的封国,先后归降。然后便与齐赵联合共谋击楚,四月,大军就已进至楚都彭城。攻势之凌厉,令人赞叹。未想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把防务丢在一边,遍搜宝货美人。正在与齐军鏖战的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战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即刻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和刘邦在洛阳地区会师,又成功地进行了阻击战,在京县、索亭之间把楚军打得大败,使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
刘邦兵败彭城,齐、赵、魏等重又倒戈向楚。八月,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陈重兵于黄河东岸的蒲坂,韩信针对魏军部署,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临晋,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用木框架绑扎瓦罐做成临时渡河器才,从上游夏阳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魏军背后,大破魏军,俘获魏王豹。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年九月,韩信又引兵东向阏与,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这时,刘邦却命韩信急调其力主至荥阳加强该地守备,故韩信只带了万余部队东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