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慈禧贴身太监安德海的山东巡抚丁宝桢,他的结局如何?丁宝桢墓在济南发现真假 丁宝桢为啥葬在济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杀了慈禧贴身太监安德海的山东巡抚丁宝桢,他的结局如何

丁宝桢杀了慈禧太后贴身太监安德海,并没有受到慈禧太后处罚,反而受到了嘉奖,官职也被晋升。即便是慈禧掌权,也没有报复丁宝桢,这位封疆大吏人生得以善终,一共活了66岁,死后还被追赠为“太子太保”。

安德海是慈禧身边贴身太监,这位小太监深得慈禧太后宠爱,也仗着慈禧宠爱,得罪了很多人。他借着为采办物品机会,溜出了皇宫,也正是这一次出行,让自己身首异处,死在了丁宝桢手中。

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慈禧一人掌权时候,丁宝桢下场也会很惨,可当时慈禧还没有独断专行,也正因如此,给了丁宝桢一个美好结局。

一、杀了安德海,受到慈禧嘉奖和升官

清朝建立时候,汲取明朝经验,便定下规矩,太监不得离开京城。安德海仗着慈禧太后宠爱,得到慈禧允准离开了京城。在离开京城路上,安德海太过招摇,而且大肆收受贿赂,引得刚正清廉丁宝桢不满。

时任山东巡抚丁宝桢,早就想要擒拿安德海,还想将他就地正法。凭借“太监不得出京”这条祖制,加上慈安、恭亲王奕忻支持,使得慈禧太后,内心虽然生气,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这一行为,为了彰显自己大义灭亲,还嘉奖了丁宝桢。

二、官至巡抚、总督,人生得以善终

丁宝桢所处时期,慈禧还没有一人掌权,慈安和恭亲王奕忻都在,几方权力共存情况下,也给了他施展抱负时间空间。先后历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两地在他治理下,极大改善了民生和官场风气,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丁宝桢深受百姓爱戴。

丁宝桢政绩卓著,不仅为他带来了荣华富贵,更带来了生后名,入了贤良祠祭祀,执政地方建立了祠堂祭祀。

丁宝桢墓在济南发现真假 丁宝桢为啥葬在济南

  丁宝桢是晚清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曾先后在湖南、四川和山东当过官,在丁宝桢的为官生涯中,他清正廉洁,政绩卓著。历史上丁宝桢是66岁的时候去世,死后在山东、贵州以及四川都建有丁宝桢祠堂。不过最近有消息称,丁宝桢墓在济南被发现,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了,丁宝桢不是贵州人吗?他为啥会葬在济南?在济南发现的墓地真的是丁宝桢的吗?

  在济南祝舜路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现了疑似清代名臣丁宝桢的墓地。墓地现场出土了一些头骨和其他的骨骼部分,初步推断,这里除了葬着丁宝桢夫妻之外,还有丁氏家族的其他人也安葬在此处。目前,丁宝桢的后人丁峻已经赶到了济南。

  不过目前为止,仍然不能完全确认这次发掘的墓穴就是丁宝桢的,一切需要等到专家对遗骸进行DNA鉴定和对比之后,确认了身份才行。

  丁宝桢的后代表示,如果确认这处墓穴里葬着的就是丁宝桢本人,他会选择把丁宝桢的遗骸留在济南妥善的安置,毕竟这里是他曾经付出并且热爱过的土地。

  众所周知,丁宝桢出生于贵州省,咸丰三年,三十三岁的他才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在丁宝桢的为官生涯中,他在地方上做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他当过岳州知府、四川总督和山东巡抚,这也是为什么丁宝桢会被葬在济南的原因。

  丁宝桢在山东担任巡抚期间,曾经多次整治黄河水患,并且在山东创办了第一个官办的机器制造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山东经济的近代化进程。丁宝桢是光绪十二年担任四川总督的时候去世的,享年六十六岁。

  念及丁宝桢生前为山东做出的卓越贡献,山东百姓联名上书朝廷,希望能够将丁宝桢安葬在山东。就这样,丁宝桢的灵柩经由水路,被送回了济南安葬。丁宝桢下葬的时候,曾一度出现郊野祭吊,军民悼哭;的局面,从中也能够看得出来百姓对丁宝桢的爱戴和敬重。

丁宝桢的人物履历

丁宝桢,晚清名臣,(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牛场镇人。淮军名将,曾任江海关监督、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务。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在台湾推动了电报、煤矿等民用企业开发。1886年死于四川总督任上,葬于济南。
他为官做事重大义,知变通,重实效,约束部属甚为严厉,为政清廉。常捐赠薪俸给困苦者,然自身却因生活所需而负债累累,至死不能还清。丧归时,赖僚属集资方成行。以勇于任事、吏治严整闻名于世。著有《丁文诚公奏稿》。
他治军严厉,常在半夜期间查巡岗哨,如有哨兵打盹、瞌睡,他便用小木棍、竹竿敲打哨兵的脑袋。 1863年,43岁的他由长沙知府调任山东按察使,奉命镇压宋景诗黑旗军起义,因“擅议招抚”,被革职留任次年迁任布政使,1865年,因僧格林沁率军镇压捻军,在山东曹州(今菏泽)失败,遭追究。
1867年3月由阎敬铭举荐晋升为山东巡抚,与淮军李鸿章部合力围剿入鲁东路捻军。次年,西路捻军向定州进军,逼近京城,丁宝桢率兵驰援,保护了京城安全,朝廷更加器重,数次降旨褒奖。
1869年秋,慈禧太后宠幸的太监安德海出京南下采办途经山东,一路大肆张扬,招纳权贿,无人敢触之。至泰安时,丁宝桢以太监出都门违犯清朝祖制为由,将其抓拿,押至济南正法。此事轰动朝野,颇为人称道。同年,在济南建尚志书院,招收各府州县儒生来院讲习,兼收愿学天文、地理、算术者。
1871年,黄河于山东郓城侯家林决口,交通阻塞,多数州县被淹。负责治河的大臣建议第二年动工堵筑。丁宝桢力请即时于水涸时动工,并请命亲自督修。不到两个月竣工,费半而功倍。后黄河又在石庄户决口,河水夺流南下,山东、江苏、安徽数百里受灾,运河交通废弃,朝廷上下治水之议莫衷一是。
1874年,他毅然奏请督工堵筑,河水专注于大清河入海。时日本挑衅,谋以武力侵略中国,丁宝桢密陈海防计策,在烟台、威海、登州(今蓬莱)等处构筑炮台,加强海防建设。
1875年(光绪元年),奏请在济南北郊新城购买民地,创设山东近代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山东机器制造局。
1876年10月,调任四川总督,整顿吏治,改革都江堰水利设施,创办四川机器局,又改良盐法,岁增帑金百余万。任四川总督10年,励精图治,社会得以安定。在中法战争中他尽心竭力为前阵军队提供粮饷,中国军队的镇南关大捷与他的支持密不可分。
1885年(光绪十一年)英国侵占缅甸,侵犯云南和西藏时,丁宝桢加紧筹划西南防务,1886年在成都病故。
1887年(光绪十三年),归葬于济南华山南坡。他一生为政清廉,丧归时,靠僚属集资方成行。著有《丁文诚公奏稿》。

丁宝桢杀安德海后的下场是什么

丁宝桢杀安德海后的下场是丁宝桢随即声明鹊起,朝野对他智斩慈禧的红人大加赞赏。

载淳密旨到达的当晚,丁宝桢就将安德海押赴刑场,一刀就结果了他的性命。

安德海被诛后,丁宝桢随即声明鹊起,朝野对他智斩慈禧的红人大加赞赏,称赞他不畏权贵,为国除奸。李鸿章在得知消息后说稚璜成名夷。 曾国藩也给予他高度赞扬。

至于慈禧,她知道安德海僭越违制,一路招摇,罪无可恕,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没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后来,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上政绩斐然,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被当地百姓成为“青天”,自发为他建造生祠,表彰他对百姓的贡献。

丁宝桢介绍

丁宝桢是咸丰时期的进士,47岁时升任山东巡抚,是晚清官场中一股难得的清流。他为人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官清廉,政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