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说:“诗要孤,画要静”,何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打动观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黄公望说:“诗要孤,画要静”,何解

“孤”的意思,可能是说悲情,只有悲情才会感受到孤独,所以能够打动读者的诗,大部分都是具有悲剧的色彩,至于国画的最高境界,就是禅境,能给人带来轻松,安静情绪的作品,就好作品,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打动观众

《富川山居图》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所绘。黄公望作为元代画家的杰出代表,善于山水画的绘画,他的山水画多取材于隐居生活,表现自身所居的秀美山川,并且在元代文人不得志的前提下他将自己的主观情感通过笔下的山水形象加以表达。《富春山居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一幅千古名画,我认为这幅画之所以美表现在笔墨、造境以及意境上。也正是因为它的美才得以打动无数观众!


一、笔墨美

著名画家董其昌看到此幅画之后惊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足以可见对其欣赏程度。《富春山居图》笔墨上总体简约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而似浑然天成。将近20厘米的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全图上山水极为洒脱,具有灵气,处处透漏着平淡的生活神韵。全图用墨淡雅,仅仅只在山石上普染一层极淡墨色,在点苔、点叶时用8上浓墨,醒目自然。

二、造境美

《富春山居图》造境上开卷描绘了坡岸水色,远处山峦若隐若现,接着是进出绵延不绝的山峰,紧接着茫茫江水,天水一色,到了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总体上山水之间布局得当,并且有鲜明的层次感,留下了足够的空白,充分展示了长卷画所具有的特色。整个造境来看富春江两岸的风光,又恰好进入到黄公望以往的审美理想之中。

三、意境美

意境上这幅画传递了元代士大夫集体的人生意趣。 在恬静 的时光里,黄公望任情感的起伏无时无刻决定着每一笔每一划的起落,在时断 时续的笔墨添加中,体会着心灵的畅游。这幅构图长达七年的千古名画就这样将黄公望一辈子的旨趣、情怀全部收入。全图展示了: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移步换景之意跃然纸上,情景交融。

至今,《富川山居图》仍被分别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馆,我们希望这样的文化瑰宝可以早日合体,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我相信,合体之后观众们就不仅仅是被打动如此简单了,它将穿越千年,向所有的时代展现属于它独有的风貌。

黄公望为何成了明代山水画的杰出代表

黄公望,元朝著名画家元四家之首。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成名作品富《春山居图》。画家注重观察山水,以真山真水入画。在董巨披麻皴之上,创长披麻皴。把赵孟頫所创之法又推向一个高峰,自出一格。元画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赖此得以完成。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