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好姓氏是什么?东北悍匪杜立三自称“马上皇帝”,是如何被张作霖击毙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十大最好姓氏是什么

姓氏无好坏,都是炎黄子孙,只不过在历史的演变发展中在有了中华的百家姓氏,而且形成了一种文化,且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历跟祖训,教育后人做人处事的道理。

姓氏就是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说白了就是我是从哪里来的。比如我姓张,我一提我叫啥,我们的近支族人就知道我的辈分跟家里长辈的情况。我们比较熟悉的百家姓可能都会背上几句,里面收录了常见的姓氏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

姓氏又分为单姓,一个字,如张王李赵……据现在统计,中国有单姓6931个!

复姓(fù xìng),就是多余两个字的姓氏。如:欧阳、司马、上官、西门等,复姓的来源较多,如官名、封邑、职业等,有些则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分别为:西木感给特杜立给特、西木萨给特杜立给特、西姆萨给特杜立给特、那乌那基尔杜立给特、秃秃黑里兀惕塔塔儿、乌朗汉吉尔莫吉尔敏、奥勒特给特玛鲁基尔)、十字姓1个(即: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

可见中国的姓氏是非常之多,来源是无比丰富,可谓每一个姓氏的来源都有他的故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姓氏文化。

轩辕故里中华姓氏树

那么中国的姓氏怎么来的呢

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姓氏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如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有的姓氏来源古代部落的名字或者用部落首领的名字。

姓与氏先秦之前是有区别的

“姓”是最先产生的,“氏”则是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才出现的。

先秦以前,姓呢就是你是谁生的,属于哪个部落,氏呢多以官职或者从事什么工作被命名的,比如张,是黄帝长子青阳的第五个儿子,因发明弓箭,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也称弓长(掌管弓箭的官职)。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名张挥于帝丘(今河南濮阳)。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张挥姓姬,因发明弓箭改张氏。(大概是这个意思,当然要详细的大家可以问度娘)

先秦时期,男子有姓有氏,女子则有姓无氏。女子有姓则主要是为了避免近亲结婚的,男子有氏则主要是为了别尊卑贵贱的。如我们所熟悉的秦始皇,他姓嬴氏赵,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往往称他为“赵政”,就是以氏来论的。因为他的先祖对周王室有功,所以被封在“赵”这个地方,后代就以此为氏。再比如商鞅,“商”就是“氏”,是因为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的。

但秦以后,中国人越来越多,氏越来越多,就部分姓氏了。可见姓是是总,氏是分。姓氏图腾

那我们看看姓氏的命名

以姓为氏

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以国名为氏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现都成为常见姓。

以邑名为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春秋晋国荀首采邑于智(今山西永济市),其后别为智氏。

以乡亭之名为氏

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以居住地为姓

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以先人的字为氏

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以兄弟次第为氏

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

官职为氏

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

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以职业为氏

如:巫、卜、陶、匠、屠等

少数民族汉化

古代少数民族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等。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

以谥号为氏

如胡、戴、召等。

改姓

如唐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明朝赐以朱姓。有的为了躲避追杀该姓。

可见中华儿女是一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族的壮大,出了氏加以区分地位官职职业等,这也是我们虽然姓氏不同,但都是炎黄子孙!

要是个人选十大好姓氏,那当然是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在加之本人喜欢的轩辕与诸葛。

但想想我的张姓其实就是姬姓,大家都是同根,也就没有好坏之分了!

炎帝黄帝像

东北悍匪杜立三自称“马上皇帝”,是如何被张作霖击毙的

杜立三是在土匪窝里长大的,十五六岁就敢杀人,而且杀的还是他亲叔杜宝兴,可见此人的心狠手辣。

不过,杜立三的心狠手辣本性只占一半,另一半也是由歹毒的人心浇灌出来的。

这还得从他父亲杜宝增之死说起。

杜宝增也是恶人,清末时,此人盘根在辽宁省辽中县一带,拉帮结派,称霸乡里,是当地有名的土匪。刁民少亲情,杜宝增的弟弟杜宝兴见哥哥匪名越来越大,动了拿哥哥人头做投名状,投靠政官府升官发财的念头,因为弟弟出卖,不久杜宝增被官府捕杀。

这杜宝兴也是恶毒,拿哥哥的人头换取小前程后,又动起卖掉寡嫂换银钱的念头,这时候的杜立三只有十五六岁,当从母亲口中听说此事后,他一不做二不休,带着一帮乡间野孩子,闯进杜宝兴家,当场手刃了自己的亲叔叔,报了杀父之仇。

手上沾了血,杜立三从此落草为寇,并以阴险歹毒,手段残忍,逐渐扬名东北绿林。

晚清民国的绿林好汉,都好以胆识人,办法也很豪横,有的喜欢在酒桌上放枪,有的喜欢在酒桌上杀人,杜立三也好此道,凡是前来投奔他的,他都要在人家头顶上立一鸡蛋,然后几十米外放枪,一为验来人胆气,二为练自家枪法。

后来,杜立三枪法狠准,令人闻风丧胆,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乱世的土匪,义匪少,作恶多端的恶匪多,杜立三逐渐成为辽西悍匪后,可以用极恶来形容。除了杀人放火,绑票抢掠,祸害良家妇女,此人还好跟官府抢食,在水路旱路设卡刮地皮,吸老百姓骨髓,歹毒残暴到一点活路不给,这就叫地方百姓深恶痛绝了。

势力极盛时,杜立三自称“马上皇帝”,骨子里是羡慕王侯将相那一套的,这也会后来张作霖擒杀他埋下了伏笔。

1904年,日俄两国为争夺东北利益,爆发战争,杜立三暗中拿日本人的枪,专杀沙俄老毛子,这在客观上为深受“老毛子”祸害的东北乡亲报了仇,雪了恨,因而名声有所好转,在他活跃的“三界沟”地界,那一阵子乡亲们都叫他“包打洋人杜立三”。

但随着日俄战争结束,杜立三很快又原形毕露,成了辽西人口中的阎王、公害。

1907年,东北改省制,清廷任命袁世凯系能臣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上任后,有些励精图治的意思,自然不容“辽西巨匪”杜立三危害地方。

此前,清廷也曾剿过杜立三,但杜立三凭借人多势众,枪管子直,多次让官军铩羽而归。徐世昌知道这股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