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名言(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斯坦因、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一直听命于希特勒
发布时间: 2023-07-17

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斯坦因、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一直听命于希特勒

首先大家得明确一点,希特勒是凭借魏玛时代积累起的群众基础,在1933年,通过自下而上的选举,拿到了最多选票,依据德国宪法规定,正式上台组阁的。所以,纳粹党与希特勒的理论和行径再丑恶,那也是民选的执政党,合法的国家元首。

再看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斯坦因,他们是职业军人,军人的本职工作就是服从国家命令,效忠政府,况且,希特勒这套政府班子还是民选出来的,合法上台执政。

所以,出于国家领导人和政府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考虑,一个一战的下士,带着一群一战的军官发动了二战,而且,多数军官都坚定的效忠着这位下士,也不是特别让人意外。

即使有冯·施陶芬贝格团队的“女武神计划——720事件”刺杀希特勒,但并不代表主流认知。在二战的最后时刻,甚至一些国防军德国高层(注意,非党卫军)和其家人选择自杀给元首和第三帝国”殉葬“。比如,陆军元帅莫德尔、陆军参谋长克莱勃斯等等。还有,希特勒复兴国家虽然采用了“杀鸡取卵”的方式,但不得不承认,效果出奇的好。

魏玛时期的德国,经济几近崩溃,三分之一的失业率(还不包括妇女),马克贬值的如同卫生纸。后来的风云人物,纳粹二把手——戈培尔,响当当的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历,费大劲,托关系找熟人才搞到了一份银行出纳的工作........

而纳粹上台没几年,就业率竟然达到了接近100%(当然,还是不包括妇女),老百姓生活水平领先欧洲,一副蒸蒸日上的景象。

经济和民生的改善还带动了国际地位的提升,几乎所有的日耳曼人都沉醉在了“德意志帝国”崛起的荣耀下。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更是神一样的存在。

早年的一战,对德国的身心那是巨大打击。战败的德国犹如砧板上的鱼肉,被割的四分五裂。刚复国的波兰还趁火打劫,强行割了德国一条狭长的领土—但泽走廊和但泽自由港,这使得德国被一分为两半,中间没有任何的相连之地。

纳粹政府致力于不断的放大、煽动仇恨——英法迟早要对德国动手;波兰霸占的波德走廊,践踏了德意志神圣的领土;捷克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被斯拉夫人践踏....等等。

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斯坦因这些将领,他们本身就经历过一战战败的耻辱。此时,元首给了他们一血旧耻的机会,提供了个大舞台,那可不是得抓紧了机会表现。

因此,希特勒通过一系经济改革、开疆拓土的军事手段,短时间就取得了神迹一般的成果,使得希特勒在德国军队中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威信。所以,此时,德国军中的一大批优秀军事将领都视希特勒为德国的救世主。加上希特勒个人魅力和宣传术,国防军也开始大搞各种发誓效忠希特勒的仪式,这种氛围下,效忠元首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类似于本能的认知。

此外,还有个客观原因。纳粹党的反人道罪行(虐待战俘、屠杀无辜平民、对犹太人、吉普赛人的种族灭绝等等)主要是党卫军实施的。

而且,整个战争当中,针对犹太人、吉普赛人的大屠杀是严格保密的,甚至大部分德国国防军都不知道所谓的“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是什么。

集中营的内幕也是德国战败后才被公开的,大部分德军和老百姓之前完全被纳粹政府蒙蔽,并不知道世界上有如此的存在。

(1945年在盟军战俘营中的德军战俘被组织集体观看关于纳粹集中营的纪录片,众多德军官兵在观看后纪录片后都感到震惊、羞愧和无地自容,掩面而泣。)
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也证实了,这些国防军高层,虽然对一些反人类罪行影影绰绰的有所耳闻,但手段之残忍,数目之庞大也是他们所料未及的。这些丑恶面他们没有真正接触到,所以一直保持着职业军人的操守,效忠着自己的誓言。

最后,举两个例子。

隆美尔的多个下属卷入了“720”刺杀希特勒事件,由此,隆美尔被怀疑是同党。

1944年10月14日,隆美尔被登门到访的“元首特使”(盖世太保)告知,只要他按组织要求自杀,就不动他的亲属和他的幕僚,会被宣布死于重伤引发的疾病,还有体面的国葬,妻儿享受烈士家属待遇时,一下子就从了。

隆美尔在赴死前对自己的儿子说,“元首能够让我选择自杀已经是十分体面的了”,貌似还心存感激。

坦然赴死,也可以看作是下属隆美尔,最后一次执行领导希特勒的命令,拿生命在做最后的效忠。

还有,希特勒自杀前指定的接班人,国防军海军元帅邓尼茨。在接了希特勒两个多礼拜的班,处理好投降的烂摊子之后,马上被逮捕,送上了纽伦堡审判席,判了十年监禁。

(下图,邓尼茨投降照样穿的气派,把旁边的英国军官衬托的跟打杂的一般。)而且,不同于大多数提前释放的德国高层(比如,古德里安就判了三年,还提前放了),邓尼茨扎扎实实的服满了10年,半天都没少关,直到1956年才给放出来。

此时,连“马尔梅迪惨案”的指挥官,因为屠杀战俘,犯了“反人道罪“的而被判终身监禁的约阿希姆·派普都被提前释放了。

邓尼茨之所以被”特殊照顾“,除了狼群战术中各色U-Boot击毁了盟军大小3500艘舰船这类罪证外,据说,还跟他老人家的一些言论有关。

与施佩尔等人祥林嫂般的高呼悔恨不同,邓尼茨多种场合表示,并不后悔自己的作为,对国家忠诚,没有错,自己作为军人,就应该在战争中对工作,对国家领袖尽心尽力。

结果,这言论一出来,就被直接定义成了“危险人物”。实际上,无论是在监禁中,还是回家后,这个所谓的“危险人物”丝毫没有表现出危险的一面。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有人说谎言重复一百次就成了真理,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出几个

如果这个世界只允许一种声音,那么这种声音就一定是谎言!!因为真理是不怕别人质疑和反对的!!!所以,谎言要想假装成真理,就必须屏蔽一切反对的声音!!!

沙特请求英国打击伊朗,英国有什么要拒绝

如今的英国,已经不是那个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不具备单独进攻伊朗的能力,英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也比不上美国和沙特。

在众多全球性问题上,英国一直是美国的附庸。既然连美国都没有下定对伊发动军事打击的决心,英国又算什么?
(伊朗总统鲁哈尼检阅导弹)

据路透社6月23日报道,沙特外交大臣阿德尔.朱拜尔在阿曼湾事件和美国无人机被伊朗击落后建议美国和英国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但遭到了两国拒绝。随后,沙特表示会向耶路撒冷派遣使者,与以色列讨论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

美国之所以拒绝沙特对伊朗发起军事打击的要求,是因为美国根本就不想对伊朗发起军事打击。美国与伊朗的对抗领域集中在经济和外交领域,通过战争解决美伊矛盾是下下之策。

此外,美国也在考虑对伊朗发动袭击的成本。美国还无法预测伊朗的抵抗力度,如果伊朗真的遭到袭击后使用导弹袭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攻击美国的盟友,那么战争的规模将难以被控制。
(英国军舰)

虽然英国也是北约集团中的军事强国,但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投送能力要远低于美国。英国与波斯湾相距甚远,要想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就必须要有强大的远程投送能力。鉴于英国在东方缺乏足够多的战略支点,英国只能使用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但美国都不同意打击伊朗,美国又怎么可能向英国提供军事基地让他发动攻击呢?

英国对于波斯湾地区并没有特殊的利益诉求,英国不是贫油国,它可以从北海和美洲进口石油。而不仰仗中东。英国的中东政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变成了以追随美国为主的基调。

虽然英国在阿曼湾事件发生后也跳出来指责伊朗是所谓的幕后黑手,并宣布向波斯湾地区派遣一支海军陆战队,但英国根本就没有把波斯湾危机看得很重要。
(英国海军)

英国看似在波斯湾危机中很活跃,但英国高层实际上并不关心波斯湾地区的局势。连领头羊美国都没有打伊朗,英国作为仆从,怎么可能走在最前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