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什么意思今年惊蛰后冷吗?“惊蛰’是啥意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老人说“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什么意思今年惊蛰后冷吗

“春雷响,万物长”,北京时间3月5日22点43分34秒将迎来“惊蛰”节气,惊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这标志着气温回暖、春雷乍动,万物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惊蛰”时节正值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叫、燕飞来,我国大多数地区这个时节“春雷始鸣”。老话说“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蛰”指越冬的地下虫子,惊蛰指“越冬的地下害虫被雷声惊醒”,其本质是指天气变暖了、越冬的地下害虫结束冬眠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生产息息相关,老话说“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今年的“九九”时间为2022年3月3日~2022年3月11日,惊蛰正处于九九阶段,因此有“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的说法,到了惊蛰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大忙时节。

到了惊蛰时节,农村老人常说“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农谚是古人长期劳动经验的总结,那么这句老话有道理吗?今年惊蛰节气后还冷不冷?

老话“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风吹土”说的是风把土吹起来,说明“风很大,刮大风”;“倒冷四十五”指的是“接下来的四十五天都会很冷”,“四十五”并不是指准确的数字,指阴冷天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农谚“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的意思是说,如果惊蛰节气刮大风,那么接下来就会出现长时间的阴冷天气,这种阴冷天气可能要持续到4月中旬(谷雨前后),这也寓意着接下来有“倒春寒”天气。

在我国有的地区有“惊蛰刮大风,冷到四月中”的说法,这句话和“惊蛰吹起土,倒冷十四五”意思相近,说的都是惊蛰这天风很大,那么接下来会有持续的阴冷天气。

所谓的“倒春寒”就是春季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会给农业造成严重影响。倒春寒天气常发生在3月或者4月,倒春寒发生时会导致处于拔节期或者返青期的冬小麦受到冻害,会使播种后尚未出土的棉花、小麦等农作物出现烂种,会使已经出土的农作物幼苗大量被冻死,会使已经开花的果树落花落果,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

惊蛰虽然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但是西伯利亚堆积的寒潮依然没有退却,乍暖还寒,冷暖空气交替,天气很不稳定,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惊蛰节气刮大风,很容易带来天气突变,如果遇到强烈的北风,就很容易带来“倒春寒”天气,在持续高压控制下,甚至会出现雨雪天气。

倒春寒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在冷暖空气反复拉锯的过程中,当冷空气占据上风时,就会出现阴冷的天气,在冷暖空气的交汇点往往会带来降雨。

“倒春寒”如何预防?

一、不可盲目早播

对于露天播种,只有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才可播种。惊蛰时节我国东南和西南气温已经达到12~15℃,江南一带气温已经达到8℃以上,我国华北地区气温在5~8℃,因此我们不可盲目早播,只有当气温稳定的时候才能播种。

二、分期分批播种

早春作物我们可以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分期分批播种,这样就算遇到低温阴雨过程,也仅仅会危害一部分春播作物,可以降低风险。

三、倒春寒来临前喷“磷酸二氢钾+芸苔素”

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除了能促进作物生长外,还能显著地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作物会更加抗热、抗寒、抗旱、抗病虫害。我们每亩可以用10毫升芸苔素、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对倒春寒的防治效果特别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提前浇水、覆盖地膜、采用温室育秧的方式来预防倒春寒。

今年“惊蛰”节气后还冷不冷?

农谚是老祖宗长期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在以前没有天气预报时可以很好地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类似的农谚还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早冬天恶寒,交九日日暖”、“初冬暖洋洋,必有大寒将”、“正月二十天大晴,树木芽子落一层”、“二月二十天大晴,隔离隔囊到清明”、“三月二十天大晴,麦收到场碾不成”。

但是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多端,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用农谚来预测接下来的天气误差相对比较大,用气象卫星来预测接下来天气的走向更加准确。

根据气象卫星预测,未来10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未来10~20天,全国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1~2℃,总体来说今年春天是“暖春”。

总结,“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惊蛰是春耕开始的时节,但是3月和4月也是容易发生“倒春寒”的时节,我们应注意观察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惊蛰’是啥意思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二十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而惊蛰正是这二十四节气其中之一。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所以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古代中国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为了记忆方便,用字连接起来编成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农村的老俗语“惊蛰冷,冷半年”,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在惊蛰节气的这一天,如果气温低,则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气温则就偏低;反之亦然。刚好今天是惊蛰节气,也是正月的最后一天,我甘肃农村老家今天是大晴天,气温在5/10摄氏度,刚好合适。

惊蛰节气的这一天,太阳黄经为345度,意思就是指在立春节气过后,大地回暖,春回大地,各种冬眠的虫子也都在惊蛰前后出来了,鸟儿也归被,有的甚至是做起来了巢穴。

如果是在惊蛰这一天气温低,天气发生了寒潮,比如下雪,下雨和雨夹雪,则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请广大农民朋友们做好预防工作。

比如在华北、西北、东北三地的冬小麦生长返青会有一定的影响。则要对其进行防冻的处理,除此之外在灌溉上面也要注意,防止地表受冻,选择在气温较高的时候灌溉。

另外惊蛰时候气温低也会对耕种产生影响,有的高纬度地区甚至地表都还没有解冻,要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