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春节习俗(过年各地习俗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过年各地习俗有哪些

我是福建人,就谈谈老家的过年习俗。老家在吃团圆饭前要祭祖,祭祖后要放鞭炮,一般喜欢越早越好。而供品中要包括鸡,鸭,鱼,猪头猪蹄羊头羊蹄,线面和年糕。农耕时代,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也寓意祖先保佑后人的含义。

吃过团圆饭后,父母要帮小孩抹嘴,寓意“童言无忌”,希望神明不会介意小孩口快说错话。然后给老幼压岁钱红包,寓意老年人添寿小孩们健康幸福成长。

大年初一去拜年也要准备一番——首先要准备一个用竹篾编的容器,然后把饭放入,再插上一朵纸红花,周围插上筷子,用以祭天。

大年初一也要吃“太平面”——用红糟鸡鸡汤泡面线,面里加两个鸡蛋,寓意平安。

福建人新年吃萝卜:好“彩头”!

老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不能动菜刀和扫帚,所以从除夕前三天就准备好多熟食,年夜饭更是越多越丰富越好,而且把各种食材,鱼肉蔬菜都切好备用,正月头三天也不会产生垃圾,就不必动菜刀和扫帚了。

大年初一吃过太平面后,年轻人就出门挨家挨户地到邻居朋友家拜年,拜年时要对主人说吉利话,主人会倒上一杯茶送到来访者手中,然后根据来访者不同年龄,或递上香烟,或递上糖果瓜子。这种拜年一般就持续几分钟,然后到下一家去拜年。家长一般上午都在家里接待来拜年的邻居朋友,下午才能出门给别人拜年。

这种联络邻里乡里亲情的过年习俗在老家依然存在,为之点赞。可惜的是在城里没有这样的传统文化习俗。

过年了每个地方过年风俗都有哪些呢

首先祝福大家新春快乐!新家,新喜,新衣,新貌新的一天,新的一年。不管民族都一样。致于其它,男女老少,各有千秋,各绽芳姿。

领悟世界千姿百态,十全九美在心怀。祝愿头条好友春节愉快!万事如意!

我国春节,为什么各地习俗不一样

感谢邀请。先说春节,春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春运盛况充分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重要的节日肯定各地人民都很重视,不止生活在国内的同胞,生活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华人华侨也很重视这个节日。因此各地同胞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来精心准备,这就造成了某些习俗的不同。

比如春节的食物。

在北方,春节他们一定会包饺子,而且是一家人围炉包饺,边包边聊,也增进了家人的情感。饺子里面可能还会放个洗干净的硬币,谁吃到了就说明来年会有好运。准备春节的食物也会备一些麻花,油条,豆腐干儿,小酥肉等油炸食品。

而南方就不太一样了。过年不吃饺子的,吃“大坨”,就是一个包着臊子的大圆球,一顿一个到两个就能管饱,也叫“包坨”。至于饺子嘛,基本都是平时买来的,都不会自己做的,当然,他们也无法想象,一大家子人要吃那么小的水饺,那要包到猴年马月啊。也不会准备油炸食品,他们会蒸糯米巴仔,会做些腊肉、腊鱼。

拜年的风俗也不太一样。北方的拜年一般不会要求必须在一天内拜完,一般情况下一天走一家,多了也不会超过四五家,这些主动权都在拜访人这里。南方拜年必须要尽快的拜访,最好能在初二拜访完,不然受访人就可能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严重的可能还会生气。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小不同,而且同属北方或南方,地方不同风俗也会有不同。

喜欢记得点赞关注哦

大家来说说过年各地的习俗

谢谢邀请。这里提的过年,应是阴历上的春节,而不是阳历上的元旦。在过去人们是不过阳历上这个春节的,阳历上的春节自民国时期才在我国民间盛行开,而传统上我国的过年,指的是阴历上的春节。

现在过年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全国过年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相似了起来,因而谈论现在过年习俗,大家都很明白,即然谈过年习俗,就不如谈谈旧时各自家乡的过年习俗。

我的家乡地处晋冀交界之地,即受传统晋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传统冀文化的影响,过年的习俗也是一样的,即有冀文化的影子,也有晋文化的影子。

过去我的家乡过年,主要有下面一些习俗。

【一】准备过年。由于过去是农耕社会,日出而做,日出而息,到了冬天,也就到了农闲季节,在过去的农村,一些娱乐活动大都在冬天进行,而阴历的春节正好处于农闲季节,因而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过年。

那么过年前人们尽会做准备过事的事呢,主要准备的事有:(一)民以食为天,准备过年的食物和供品,就成了主要忙碌的事了。杀猪,过去家家户户都会养上一头猪或几头猪,快到过年的时候,条件好的户都会宰杀一头猪,自己会宰杀的自己宰杀,自己不会杀的请人杀,请人杀是要给报酬的,这报酬就是将猪头送与杀猪者,如宰杀不起猪的户,也会买上几斤猪肉;做豆腐,过去的农村有许多磨豆腐的石磨,快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磨黄豆做豆腐;蒸年糕,过去北方做年糕的用料不是糯米,而是五谷中的发粘的黍,用黍做年糕时会揉进去些玉米面,先用石磨来磨成面粉,再用大铁锅通过蒸的方式做年糕;蒸馒头与蒸祭品,还要蒸饼子,因为过去生活条件差,即便是过年期间,也舍不得只吃白面食物,因而过年前即要蒸馒头,还要蒸玉米面与豆腐渣揉在一起的饼子。(二)买新布做新衣,过去的农村讲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普通百姓一年四季是很少买衣服的,但到了过年大都会自织或买些布来做新衣,做不起新衣的,也要将衣服洗干净。(三)扫房子,过年前条件好的户,会将家好好装修一下,普通人家也会把家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四)买过年用品,买爆竹买烧香,买年画买对联或写对联,买神像或祖宗牌位,有的户还会购买红灯笼等等。(五)过去村里的文艺骨干,除了谁备过年物品外,还会利用空余时间,加紧排练各种民间戏剧与艺术,有的也会排练武术,准备春节期间走村串街表演。

【二】准备好过年的物品了,就到了过年的时节了。我们这里过年把腊月三十称为是过小年,把正月初一称为是过大年。前了小年这一天的下午,家家户户才会贴上对联,贴完对联后,到了傍晚就会上香请祖宗,这里需要说的是外出的家里人必须在家中上香前回到家中,上完香外出家人再回家里,会被视为不吉利的,是忌讳的。还有一点,一到三十晚上各家各户上香点灯后,债主不得再上门讨债,这是千百年形成的习俗,如想讨债要等到出了正月十五以后,这就是为什么戏剧《白毛女》中,为何杨白老出去躲债了,三十晚上又回来的原原。去年过年期间,在头条的活动中,我提到了这个问题,一些心地丑恶的喷子,对此进行了攻击,这真是无耻的行径。

过去我们这里过年,习俗很多,这里只写到了到了腊月三十时的习俗,大年初一开始,才正式拉开过年大幕,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就不再详细说了,如有机会再讨论。

(图片来自于网络)

广东各地过年的习俗都有哪些

谢谢邀约。

我不是广东人,但我去过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湛江、潮州,有什么习俗还真不清楚,但知道春节逛花市,有件事,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十多年前了,出差审计最后一站是广州,正赶上春节前,晚上的火车票回家,趁着白天有时间,去当地同事家看看,他的儿子刚出生没几天,体质差,夜晚哭闹不止,我就说:“我们东北过年长辈都给小孩压岁钱,我提前给压岁钱,正好给孩子压惊(压岁原意),寓意“长命百岁”。”一家人高兴致谢,非要带我去逛花市,说过几日花市更热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