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时,如朱元璋还活着,朱棣会成功吗?朱棣为什么可以以弱胜强,获得靖难之役胜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靖难之役时,如朱元璋还活着,朱棣会成功吗

如果朱元璋活着,即便是朱元璋要杀朱棣,朱棣顶多也只敢逃跑而已。朱棣虽然雄才伟略,但是那也只是和那些个后世之君比,比起来朱元璋的话朱棣还是嫩了些。历史没有如果,下面小编就来假设一下朱元璋多活了几年吧。

朱元璋不死没有藩王敢造反

如果朱元璋没有死,那么削藩的一定是朱元璋了。朱元璋既然可以给藩王权力,就有收回权力的手段。如果朱元璋对儿子们削藩的话,他们顶多是心中不服或则心中有怨气,而根本不可能造反的,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藩王造反老子的话根本就是社会若不能容忍的,他们立刻就会被天下人视为乱臣贼子,天下人人得而诛之。这种情况下很少人会为他们卖命,而朱元璋可以轻而易举的平乱。更何况朱元璋的儿子们都很害怕朱元璋。即便是太子朱标死后朱棣对朱允炆说了一句不好听的话,朱元璋都差点把耳刮子扇到了朱棣脸上,朱棣是很怕朱元璋的。

藩王即便有胆造反也斗不过朱元璋

即便是朱允炆也削了好多个藩王,后来朱棣能够靖难成功完全是朱允炆的无能。如果朱允炆稍微有点能力灭掉朱棣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更别提朱元璋了。如果朱元璋在世的话,如果朱棣敢谋反,可能朱棣还没有发兵就挂了。

蓝玉之前就多次建议太子除掉朱棣,不过太子朱标都没有听从这个建议,而且蓝玉根本就没把朱棣放在眼里过,可以说蓝玉就是朱棣远不能及的人物(主要指军事方面)。但是蓝玉还不是被朱元璋稍微动动脑子除掉了,何况朱棣以及其他藩王呢?

朱元璋的中央军远胜藩王

即便是抛开能力和父子身份不谈,朱元璋的中央军是藩王的好多倍,而且一个国家的粮草更是藩王所不能比的,即便是直接硬碰硬朱棣也不是对手呀。可惜的是朱允炆太年幼了,如果朱允炆能够等待几年再慢慢削藩,那么朱棣一定不是他的对手。

所以朱元璋在朱棣根本不敢谋反,即便是朱棣谋反未是弹指间被朱元璋干掉!

朱棣为什么可以以弱胜强,获得靖难之役胜利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之所以能以弱胜强,获得靖难之役的胜利,主要原因有两点:

1,永乐皇帝是一代人杰,具有杰出的个人能力。永乐帝的文治武功都要高出建文帝朱允炆一大截,因此建文帝才会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失败。

2,建文帝朱允炆,是在他祖父洪武帝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的。作为太平天子,建文帝缺乏人生阅历,没经历过永乐帝那样的打磨。这是建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

①俗话一句“玉不琢,不成器”,洪武帝护雏心切,没注意对孙子的打磨。虽然洪武帝一直对他的乖孙认真教导,为其布好局,但是有些道理,没有经过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的。建文帝就是栽在这个方面。

②由于建文帝缺少阅历,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做事不周全,漏洞百出。

如果建文帝不该急着削藩,而是礼遇皇族成员,保持一团和气。那么永乐帝起兵时就无法向明朝皇族,作出什么承诺,而且还会让明朝皇族,感到惊恐。惊恐之余,明朝皇族就会团结在建文帝周围,一同对抗永乐帝。也许永乐帝就没机会上位了,也许永乐帝也不会有起兵之念了。

总而言之,从靖难之役,可以看出建文帝并没有掌控天下的能力,在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痛失好局。永乐帝起兵,一方面是永乐帝有心,另一面是建文帝无能。

从建文帝的能力来看,即便没有靖难之役,即便永乐帝不起兵,建文帝也不见得能善终。身居高处,能力不足,一般不会有好结果。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怎么样了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生不见人丶死不见尸,朱棣几成心病。到处派人撒网寻找,连海外东南亚都不放过。相传郑和几下南洋,其中一个任务就是打听有没有建文帝下落,因为南洋早就有华人在那里谋生了。

建文帝到底有没有遇害,史家众说纷纭。有人竟说南方岩洞上无人知晓的奇怪文字,是出自建文帝之手,为了某一天向世人公布真相。也有传说归隐了寺庙。…

几百年过去,历史的风沙早已掩没重重痕迹,无头文字也不知道能否解破。大明史的故事

如淡淡烟雾,等待奇迹般的出现。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是是否等同于朱棣靖难之役的篡位

两件事性质并不一样,靖难之役属于藩王造反夺位。玄武门之变则并非单纯的皇位之争,它还牵涉到如何处理开国功臣的复杂问题。

开国功臣始终是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回避不了的问题,唐朝也不例外。处理方式一种以汉高祖和明太祖为代表,一概诛杀了事,功臣们少有善终。另一种以东汉光武帝和北宋赵匡胤为代表,他们或是足够自信,或是手段高明,功臣们大都得到优待。

明朝开国功臣问题经过朱元璋的过度处理后,朱棣的“靖难之役”不仅目标单一,难度也大大降低。相比之下,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则必须要完成两个目标才算成功,一是要解决李唐开国之后悬而未决的功臣问题,二是要夺取皇位继承的主导权。第一个目标最为关键,但即便完成了这两个目标,皇位还并不能立即到手。

除非他完成另外一个附加选项,那就是顺带把皇帝也干掉。所以与朱棣只需做成一件事就能立马坐上皇位不同,李世民至少要做成三件事,才能到龙椅上就位。我们这里只讨论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不得不完成的前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李家打天下属于父子合伙的模式,开国功臣就是他们父子四人,其他都是靠边站的人物。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中很少见,以至于人们大多只把“玄武门之变”看成一场宫廷争斗,而没有看到它其实也是在解决帝国“多余”的功臣。

这种一父带三子的组合,虽然勉强解决了第一代皇位的落座问题,但四大功臣都跟皇位有或近或远的关系,从而导致唐朝开国后的功臣问题异常复杂和难以解决。最后形成了父子四位功臣共同治国的怪现状:“太子令、秦、齐王教与诏敇并行,有司莫知所从,唯据得之先后为定”。可见,李世民要想成功“篡位”,最起码要解决掉他和现任皇帝之外的另两位开国功臣。

第二个目标。李家在这父子四位功臣之外,还有其他非功臣人士可以继承皇位,而且并非无能之辈的李渊也未必愿意受李世民摆布,他还另有十多个儿子可以在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干掉后,取代李世民成为皇位接班人。

所以,李世民在初步解决开国功臣问题之后,还必须向唐高祖李渊展示出压倒性的力量,将皇位继承的主导权夺取到自己手中。所幸李世民的确实力够硬,李渊不得不让步。否则玄武门弑兄杀弟之后,少不得还要有一场皇宫喋血。

(感谢惠读,欢迎点赞评论留言,更多精彩关注我哦)

如何看待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历史必然的。我简要说说几个特点。

1.唯一一例大一统王朝下,外藩通过战争的方式击败朝廷中央军攻入京城夺取皇位的例子。

2.匪夷所思,改变明史的一场战争。

3.具有历史先进性,文人执政被推迟了几十年。瞧瞧像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些人也就会劝建文帝削削藩,这么大的基业,四年就给葬送……

4.朱棣满满的求生欲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