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名句欣赏(怎么赏析王维的“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发布时间: 2023-07-06

怎么赏析王维的“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一、原诗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二、释义:

题目释义:和太常寺韦主簿五郎观看温泉。

原诗释义:汉天子的离宫连接着露台,秦川的一半因为被宫殿所挡,只能照到一半夕阳。连绵的青山上到处被天子的朱旗环绕,山涧里清澈的泉水不是从山上流下而是从玉殿的高处流下来。新丰县里的行人在树林里走着,原来是天子浩浩荡荡的狩猎队伍正从小苑城边回来了。听说汉朝扬雄写《甘泉赋》献给天子,料想您(韦主簿)也有像扬雄一样的才能吧!

三、品析:

诗的前半部分作者借“离宫”、“露台”、“秦川”、“夕阳”、“青山”、“朱旗”、“玉殿”这些意象写出了长安城宫殿富丽堂皇、巍峨壮丽,山川锦绣的场面,使人读之不禁感受到雄浑壮丽的景象,颇有气势,一幅唐朝国力强盛的景象。颈联通过“树里行人”与天子的狩猎队伍的对比描写,展现出了天子狩猎队伍的声势浩大,威武雄壮,尽显天子之威。尾联以扬雄喻韦主簿赞扬他的才能,希望韦主簿也能写出像《甘泉赋》这样的文章献给天子。扬雄给汉成帝写《甘泉赋》表面是歌功颂德,实则有讽谏之意。我想,以韦主簿的才能,不可能不知道王维说这句话的用意。

四、总结

综上所述,诗中“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一句表面是赞扬韦主簿的才能,实则是让韦主簿明白他的讽谏之意。

历史上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你是如何对它们做赏析的

       历史上中秋节的古诗有很多,其中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最具代表性。全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月夜,怀念远方亲人的诗。此诗格律严谨、章法紧凑,气息浓郁,情感真挚。开篇首句,採用了平铺直述的写法。首联“海上生明月”,就把时间、地点交代的很清楚。此句朴实无华,脱口而出,没有一丝点染的色彩。下句“天涯共此时”引出人物,自然浑成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其层次井然、脉络分明,首先从眼前的景色写起,由近及远。然后一笔荡开,再由景入情,求得了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此联虽平淡无奇,却意境雄浑阔大。是历代‘’公认‘’的佳句,非常引人入胜。颌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以“遥夜”与“竟夕”相呼应,上承起首两句,采用了"流水对"的写法。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又极具远古风韵。接着又旁生枝节,描写了有情人之怨。嫌这月太亮,烦这夜太长,又恨这情景勾引起了人们的相思,而害得诗人彻夜难眠。其实这些都是在讲述这轮明月的美,更加引起人们对此诗、此情的关注。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接着写诗人披衣而起的情景和无奈心境,此联极为工整稳健、自然流畅。极其细巧地写出了深夜的实景和"对月‘’而不能眠的真情。为下一联作进一步铺陈及点染,不同凡响。未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不堪”之句,更是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悠悠托出了不尽之情,诗人突发奇想,要亲手把这轮明月摘下来,去送给思念的亲人。这是一种“尾巴高翘”的写法,是诗人倾注全力打造,加以提升之句。使情感更加激扬、浓烈。使理念更加明朗、清晰。是诗歌感性的升华,诗称之为情结。最后知之不可为,只好留在现实,囬到梦中去了。诗至此戛然而止,以梦作结,直吐衷怀,思念之情,难以名状,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好结。这首诗的尾联有"画龙点睛"之妙,不仅呼应了全篇,给人以旷达、超脱、潇洒和轻松之感,而且与诗开篇的平淡无奇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情绪和感情的表达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张九龄这首短短的四十字小诗内涵极其丰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人情味。其写作手法极为高妙,此诗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在传统诗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诗与苏轼的《中秋词》齐名,都是在描写中秋之月,都是在述说思念远方的亲人之苦。两者一诗一词,体裁虽然不同,但其旨意相似,各极其妙。张九龄是唐朝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陷害,被眨谪到荆州,在中秋之夜思念远方的亲人写了这首诗。苏轼也是遭受政治迫害后,流落到地方做官,在中秋夜望月感慨而作。若无这般亲身经历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纵观《望月怀远》自然浑成,全篇皆是佳句。特别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前二句更能让人不胜感慨,而成为“千古绝唱”’。







如何赏析纳兰容若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这是一首哀婉动人的小词。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榆关:今山海关,在河北秦皇岛东北。

故园:故乡,指北京。

1681年,三潘之乱平定,第二年3月,康熙出山海关至盛京(沈阳)祭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出关一路,冰雪兼程,有感而发,写下这首《长相思》。

此时,纳兰公子才26岁。年少即名,随帝出巡,本是荣耀家族,名利加身的贵事,然他一如既往地低调,甚至还伤起心来。这首词可称道的,

一妙在“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简单来说,山长水远,风雪兼程,极言出关路的遥远艰辛,曲折漫长。

四个“一”字,反复强调,言简意深,有诗意多了。

山重水复,跋山涉水,仿佛永远走不完的艰辛路程,风雪交加,冒风迎雪,仿佛永远抵不去的恶劣天气,顿生厌恶与疲倦之感。

渲染环境宏阔而简洁,烘托出人物内心凄楚,寓情于景,景中融情。

不乐意的情绪发泄在这遥远的路途与恶劣的环境中,二十来岁贵胄公子,京城养尊处优,出关无疑是历练与折磨,然而这不是重点,纳兰性德骨子里便是忧郁的气质,更看得通透,别人眼里荣耀的事,却也是身居高位随时摔落的危险事,本是性情中的文质书生,率性人生,却偏偏违背心性,伴君幽独,高处不胜寒,这份孤寂与忧郁,是无人可懂的。二妙在“聒碎”。

聒,聒噪吵闹,杂乱不忍入耳。

风雪之夜驻军,夜深人静,千帐军营灯火阑珊下是无数未眠的人,外面的风雪狂骤此时更为刺耳,更搅乱人的思绪,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个“聒”字,是词人的心绪不宁,心烦意乱,彻夜未眠的心事流露,与其是环境的聒噪,不如是思乡怀人之情切,不知所措。这是情感的转嫁。

乱心的不仅仅是帐外风雪呼啸肆虐,还有尘世的喧嚣与嘈杂...故乡是没有这样的嘈杂的。“聒”字的对比,无非是词人想家了,想人了。

多情善感,是纳兰公子的致命伤。

王国维评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由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世间翩翩多情郎,佳词绝唱非凡响,惹得多少人情思荡漾,情深意长!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