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荒凉无际,引海水进罗布泊是否可行?与一望无际相近的成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罗布泊荒凉无际,引海水进罗布泊是否可行

想法很是不错,是否可行,我以我个人的看法做个回答。

首先要了解罗布泊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以及气候条件。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

罗布泊现状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洛普池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在20世纪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从罗布泊干涸后纳木错成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

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1921年后塔里木河断流,湖水又有加,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1962年湖水减少到660平方公里。1970年以后干涸,主要原因是因为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突然增多,不断向塔里木河要水,使其长度急剧萎缩至不足1000公里,使300多公里的河道干涸,导致罗布泊最终干涸。敦煌、哈密、鄯善、吐鲁番、库尔勒、若羌、且末、和田、阿克塞、肃北、瓜州、尉犁、民丰、于田、墨玉、玉门、铁门关等都处于罗布泊周边地区。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布已干涸的罗布泊“大耳朵”卫星照片以来,“大耳朵”被认为是罗布泊东湖的干涸湖盆。在已经结束的“重走彭加木科考探险之路”科学考察中,研究人员发现了罗布泊东湖连续向西延伸的湖岸线,由此测算出罗布泊古湖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18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被分割成几块洼地。

汉朝时期这里曾经有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

楼兰古城遗址

的古代楼兰王国。它于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公元630年消亡,有800多年历史。它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上书:“楼兰,师邑有城郭,临盐泽”。此后,它成为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南支的咽喉门户。 而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

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程度的努力和尝试,但在此之后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楼兰,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

至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

罗布泊现状

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1950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

1931年,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

1941年,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兴起多次开垦浪潮,大批内地人迁移西部组成建设兵团,开展土地平整运动,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130多座,盲目地用水像个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致使塔里木河由60年代的1321平方公里萎缩到1000平方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19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迅速干涸。到1972年,罗布泊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

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罗布泊推进,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罗布泊从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称作“死亡之海”。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罗布泊的变成死亡之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的活动造成的,再加上近一千年来,历史气候上的小冰河期使得罗布泊加速消亡。

罗布泊气候条件恶劣,气候状况: 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20毫米,年平均气温10℃。夏季地表温度70℃以上,春季风沙强烈。罗布泊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酷热,冬季严寒,

罗布泊罕见的植物

昼夜温差大,蒸发强,降水极少。年平均气温为13.4℃,年蒸发量达3776.5毫米,年降水量仅38.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46.5%。而罗布泊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多风,一年四季几乎天天有风,最大风力可达10级,只有11月至1月为风力相对平静期。风向以东北风,东风为主。

从气候资料可以得知,罗布泊常年多大风且风力较大,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百倍。

从全球来看,同纬度像似的地方在中亚,我们做个假设,假设罗布泊是一个与现在陆地面积相当的海水湖泊,按最大面积来算2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米的话,蓄水量多大200立方千米,在其流域内的河流注入量如果不能在一年内提供等于或者大于蒸发量时,罗布泊还是会继续缩小,以目前的气象条件,其周围的孔雀河压力很大,塔里木河由于断流的影响,现在已经基本留不到下游了。所以说只引入大量海水也就是天马行空的想法,就目前的科技实力来说。

另外,可以再海水中生活的作物不多,且要求比较高如西洋海笋,这种作物也是在一定盐度中存活,而且海水的盐度也不容易控制。如果真的把大连海水倾倒入罗布泊,先不谈耗费的人力物力,以目前的蒸发量来计算,不出三年又变成白茫茫的盐碱地。

所以说目前是不可行的。

与一望无际相近的成语

与一望无际相近的成语有:一马平川、无边无际、漫无边际、广阔无垠、广袤无垠。

宇宙真的是无边无际吗

宇宙到底有多大?不好说,说不好!因为,科学技术有限,理解宇宙也有限。简单的谈论宇宙到底有多大,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按照宇宙膨胀与坍缩论,她是持续膨胀变大或偶尔缩小。科学家为了方便探索宇宙,认识宇宙,弄清楚宇宙的距离,以光速(光年)来定义宇宙的广度。根据目前人类科学技术打造而成的光学天文望远镜,最远可以看到二千多亿光年的距离。而射电望远镜可以听到几万光年的宇宙信息,这就是目前人类认识宇宙的极限。但是,宇宙到底有多大,截止到现在,还是非常的糊涂。

据天文科学家通过光速计算获得的宇宙年龄约为137亿年,而在2008年2月,美国NASA宣称通过哈勃光学天文望远镜发现2400亿光年的星系,那么这个光跑到哈勃望远镜花费了2400亿年。如果NASA的发现属实,就存在一个矛盾。宇宙年龄137亿年,而这颗星系已经在2400亿年之前就存在。那么,先有星系?还是先有宇宙?通过这个对比,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两者答案要么有一个是错误,要么全错。

宇宙,犹如一个气球,有人在吹气,不断持续膨胀与扩大。正如古人所说,宇为空间,宙为时间。以时间与空间构造起来的宇宙,没有谁能够具体说清楚她到底有多大。有些人好奇的问,宇宙外面又是什么? 其实,这一切离我们太过于遥远。将宇宙理解为空间即可,一个可以容下可容得下的星球空间。至于是否存在边际,那是未来科学家需要论证的事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