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意义?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释放何种信
发布时间: 2023-07-17

如何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意义

这次对话围绕中美关系以及多个涉及全球和地区重大事项,展开磋商并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成果,两国领导人也都给与高度评价。应该说,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仅本身是非常成功的,而且还对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以及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深远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尽管每个人对这次对话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笔者认为,主要的有三点:1.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在引领和构筑世界面向21世纪新型关系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笔者特别提出“引领”和“构筑”两个概念,主要是强调目前在世界上能够发挥这种领导作用的国家并不多。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得以左右世界格局,国际社会是在美、苏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的过程中,来被动地寻找自己的定位。冷战结束后,作为超级大国的“一极”苏联不复存在,美国单边主义政策也遭遇失败,而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例如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打击跨国犯罪活动、抵御世界性经济和金融危机、应对全球气温变暖、抵御自然灾害和传染疾病、减少贫困饥荒等等,都需要重塑新型的、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格局,需要国际间彼此加强对话和协作共同实现。这在客观上当然也就需要那些具备引领国际社会国家,在涉及和处理重大国际事务的时候,能够带领大家向前迈进。中国和美国的紧密合作,不仅符合两个大国的自身发展利益,而且两国对世界的正面影响,也必将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2. 通过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在国际政治与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大大提升了。 “中国作用论”正逐渐取代“中国威胁论”。当前,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凡涉及重大的、全球性的事务,均需要中国的积极参与,甚至无法把中国排除在外。美国再也无法忽视中国因素。 美国不仅把中国摆到了“战略合作伙伴国”的地位,而且还把中国特当作是推动国际间合作、解决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的重要“策略咨询国”。 这种地位,甚至连美国的某些传统盟国都是望尘莫及。3.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国际解决争端和分歧,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开创了一个新型模式。 这个模式,包括了国与国之间的战略与合作关系,同时也包括了个人之间的信赖与友情关系。仅管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在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上还存在很大分歧,但是,随着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的不断深入,以及个人之间信赖关系不断加深,这将有利与国与国之间加强互信关系。这一模式,是可以引申到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关系较往中的。 当然,笔者也同时认为,在未来中美关系发展上,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下三点:1. 美国一贯注重施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 美国在眼前与长远利益选择方面,更强调眼前利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前美国面临的国内实际困境,以及众多紧迫的、尚未解决的国际现实问题,例如,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问题、美俄关系改善、中东和平进程、世界经济复苏问题、能源与全球气候问题,等等。因此,中国在加强同美国的合作时,必须从中、 仅管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不会改变,但中美之间毕竟不是“盟国关系”,美国国内还存在反华势力,而美国的民主、共和两党轮流执政制度,也为中、美关系带来变化因素。 为此,中国应该在加强与美国的“政策执行者”沟通,交流的同时,还要加强与“政策的拟定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应展开“官方”与“民间”双向交流机制,特别是应该加强两国“智库”之间的学术交流,扩大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预警”。3. 虽然中国不准备扮演国际事务“主导国”的角色,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就此回避应承担国际责任。 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应该在联合国的框架内,积极参与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事务。在这方面,未来美国将会根据现实情况,向中国提出更多要求,希望中国参与更多国际事务,中国对此也应该有所准备并予以积极考虑。笔者认为,只要经联合国授权、符合中国国家根本利益的事,中国就应该参与行动。2009.07.29.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释放何种信号

“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非常重要。”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表示,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是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的重要举措。虽然对话开始时因为美方不符合外交礼仪的做法而出现了一些插曲,但总体上看,这次战略对话的交流是理性的、顺畅的,达到了沟通的效果。对话总比对抗好,这样的对话本身就能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指出,中美关系因美国上届政府的错误做法遭遇严重困难,双方有许多问题需要沟通。此次对话及时,内容丰富,时间也很充分。通过对话,双方增进了相互理解,确认了可以合作的领域,例如双方将建立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双方都表示希望继续这种高层战略沟通,这也是一个积极信号。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表示,这次对话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中美之间首次举行的面对面战略对话。双方在对话中阐述了各自立场,有交流,也有交锋,特别是中方通过阐述严正立场,打掉了美国一开始的傲慢。双方通过对话加深了了解,对话具有建设性

扩展资料:

亮明原则立场 减少战略误判

在此次对话中,中方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方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决反对别国对中国内部事务指手画脚;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中方敦促美方消除上届政府对华错误政策影响,同时避免制造新的问题。

阮宗泽表示,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深受美国干涉行径的危害,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中方在对话中坚定地表达了在有关问题上的原则立场,特别是坚决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相当于为中美关系划出了红线,有助于减少战略误判。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表示,对于中美这样两个存在一定分歧同时又必须合作的大国而言,这样的对话十分必要。中美双方对话的前提是需要有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态度。美方在此次对话开场白中对中国内外政策进行无理攻击指责,中方针锋相对作出严正回应,捍卫了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有助于把对话带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参考资料来源:京报网-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释放何种信号?专家解读

个人对中美外交关系的看法(1000字左右)

写作思路:中美的外交关系是影响世界命运走向的,但是面对中国的示好,美霸权主义却当作是中国的懦弱,根据自己的看法,写出当今中美外交关系的现状和对中美外交关系的看法。

正文: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

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

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

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

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

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

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

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

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

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

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