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语录有与无("有既是无,无既是有"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有既是无,无既是有"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事情不要太过于在意,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说这话的人是老子。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理解应有以下几点:

(1)它不否认众缘生法,若是否定众缘生法,空就不能建立。

(2)专讲“有”难免有常见,专讲“无”难免有断见,般若恰恰是来消灭这个断见、常见的。远离二边,契合中道,为中观之见。

(3)不管精神还是物质都是一样的,精神物质是一体。讲到法性它是不变,讲到心它就是动的,它就有体,有它的作用。

(4)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见法性要知因缘,知因缘就能见法性,见法性就等于见到如来法身。

扩展资料:

老子的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分为上下两册,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其思想博大精深,以下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相反相成、帝王之术和养生思想五个方面论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老子有与无的观点

“有”和“无”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矛盾概念。他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何理解老子的这一对“有”“无”概念呢?传统的观点大多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理解,认为“有”是指有形质的东西,“无”则是指无形质的东西,继而认为“道生万物”的过程就是从无形质到有形质的过程。这一观点是值得探讨的。
其实,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无”的概念。他明确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显然,老子是把“道”作为“物”来看的,而“物”当然是作为“有”而存在的,只是恍恍惚惚,不大看得清楚就是了。因此,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并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从“有”到“有”的过程,并且他所说的“有”是唯物主义的“有”。
那么,老子所说的“有生于无”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岂不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相悖了吗?非也!
老子的“道生万物”类似本体论概念,讲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而他所说的“有”和“无”则是认识论概念,讲的是认识结果问题,二者的适用域并不一样。在认识论中,判断“有”和“无”的标准是感官,凡可以为感官所感知的东西即为“有”,而无法为感官所感知的则是“无”。
老子所说的“有”正是指为人所感知到的“有”,而并不是指独立存在的“有”,他所谓“无”也是人所没有感知到的“无”,而并非指实际不存在的“无”。
例如,他说“大音希声”和“大(天)象无形”(第四十章)就是指声音太大反而听不见,物体太大了反而看不清,这都是指人的感知结果,而并不是说大音和大象都客观上变没有了。
由此可见,老子的“道生万物”说与“有生于无”说并不矛盾。从认识论上说是“有生于无”,是因为“道”是什么样谁也没见过,是恍恍惚惚的东西,所以就用“无”来代替。但从本体论上讲,则“道”又是“物”,所以“道生万物”的过程是指“有生有”的过程。
此外,古代的“无极生太极”说也大致如此。总之,如果对老子哲学作范畴式的理解,是不能只从本体论上去理解的,而应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结合上来理解,否则容易陷入逻辑矛盾

《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何理解

反者道之动①,弱者②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③,有生于无④。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1、反者:循环往复。一说意为相反,对立面。

2、弱者:柔弱、渺小。

3、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与一章中“有名万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无相生的“有”字。

4、无:与一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相同。但不同于“有无相生”的“无”。此处的“无”指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反者道之动,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

弱者道之用。

柔弱同通,不可穷极。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於无也。

苏辙《老子解》

反者道之动,

复性则静矣,然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动之所自起也。

弱者道之用。

道无形无声,天下之弱者莫如道,然而天下之至强莫加焉,此其所以能用万物也。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世不知静之为动,弱之为强,故告之以物之所自生者。盖天下之物,闻有以母制子,而未闻有以子制母者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大自然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季节有春夏秋冬的交替,人会生老病死。

但“弱者道之用”告诉我们,这个变化不是一夜之间疾风暴雨的变化,而是缓慢的运行方式。

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那么,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

一个建筑,我们看到的是门、窗、墙、顶,但这些其实是没有用的,能用的还是围出来的空。没有中间的空,大家住哪儿?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意思是: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相辅相成。该句出自《道德经》。

老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他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相对的,也是同一的,这便是他的“齐物论”思想。他倡导圣人治国为政就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必有意倡导某事某物,于人于物应一视同仁,齐物等量,如同日月天地于物周普无偏一样,不定优劣,不分好坏,使之各有其所,各自融洽。

扩展资料:

《道德经》中体现的就是中国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国道家法律学说的肇始。在中国古代,老子第一个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观点。老子的“道法自然”与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质上不一样。

西方自然法思想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正义、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础,并且作为评价实在法或人定法的应然性依据。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于万物的本原;

即“道”,试图通过认知“道”来达到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终极把握,从而依“道”而生。这种“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义等理念和评价标准,而是一种“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种“天长地久”的规律性东西,兼具物质和精神层面,存于天地之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