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二大运输机,AN-124运输机究竟有多大?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
发布时间: 2023-07-06

世界上第二大运输机,AN-124运输机究竟有多大

AN-124运输机全称为安东诺夫安-124“鲁斯兰”运输机,北约代号“Condor”(秃鹰),是一种由前苏联的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远程战略运输机,主要用于运输坦克及战机。它于1982年首飞,并于1986年开始装备部队,面世时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飞机。至1995年为止,共生产了56架此类型飞机。

AN-124运输机的发展

安-124原本名为安-400,计划名称为安-40,研发目的是生产一款比安-22更大的运输机。首架原型机在1982年12月26日首飞,第二架原型机名为“鲁斯兰”,并首次向西方国家亮相,出现在1985年的巴黎航空展,而飞机名称同时改为安-124。安-124采用四台18Т的发动机,具有反推能力,起飞重量达405000千克,比C-5银河运输机还要高,能够负载22997千克燃料。飞机采用线传飞控来控制飞机各部件,设有液压系统用作后备,机身部件广泛地采用复合材料构成,其中飞机的派龙和吊舱更是完全采用复合材料构造。为了支撑如此高重量的飞机,安-124的机轮采用双机轮设计,鼻轮有两组,每组2个,主轮两组,每组10个,全机共24个机轮。早期的安-124-100需要6名飞行员,当中为正副驾驶共两名,两名飞航工程师,一名通讯员和一名领航员。后期的安-124-100M减至四名,裁减了通讯员和领航员,而安-124-102更减至三人,采用EFIS及CRT显示器,而计划中安-124-130可能采用通用电气公司的CF6-80发动机。

1985年当在乌克兰基辅完成7个机体后,安-124便正式投产。同年月25日,一架安-124在负载171218公斤货物的情况下成功升空至10750米,创造了世界纪录;之后又创造多个不同纪录,在1987年一架安-124又创造世界纪录,用了25小时30分钟飞行了20,151公里。1991年苏联解体,使安-124在基辅的生产线曾经一度短暂中断,之后一直以低速生产直至1995年停产,之后在2005年又重开生产线。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0多架AN-124运输机。

AN-124运输机究竟有多大?

一起来看看AN-124的各方面参数:

飞行员:6

载客量:88 人

挂载重量:150,000 kg(330,000 lb)

长度:68.96 m(226 ft 3 in)

翼展:73.3 m(240 ft 5 in)

高度:20.78 m(68 ft 2 in)

翼面积:628 m²(6,760 ft²)

空重:175,000 kg(385,000 lb)

载重:229,000 kg(505,000 lb)

可用载重:230,000 kg(508,000 lb)

最大起飞重量:405,000 kg(893,000 lb)

发动机:4×伊夫琴科D-18T 涡轮扇叶发动机,230 kN(51,600 lbf)

再来看看AN-124运输机的性能:

最高速度:865 km/h (467 knots, 537 mph)

巡航速度:800 km/h(430 knots, 500 mph)

航程:5,400km(120吨荷载)11,900 km (40吨荷载)(2,900 nm, 3,360 mi)

实用升限:12,000 m(35,000 ft)

爬升率:ft/min(m/s)

翼负荷:365 kg/m²(74.7 lb/ft²)

推重比:0.41

最大荷载起飞距离:2,520 m (8,270 ft)

最大荷载着陆距离:900 m (3,000 ft)

安-124的设计成为日后安-225的设计样本,在1988年首飞的安-225取代了安-124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最大起飞重量达599989千克,但此机目前只生产了一架。由此,AN-124运输机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运输机。

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是

安托诺夫An-225“梦想式”运输机(乌克兰文: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ия“,Antonov An-Sample Text225 “Mriya“),北约代号“哥萨克”(Cossack),是一架离陆重量超过600吨的超大型军用运输机,也是迄今为止, 全世界最大的一架运输机与飞机。由现属乌克兰所拥有、苏联时代的安托诺夫设计局开发作为苏联太空计划的设备运输用途,迄今为止仅实际制造过一架,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试飞 An-225是苏联在1985年春季时,因应当时苏联的暴风雪号(БураDangerCode;н / Buran)航天飞机与其他火箭设备之运输需求而开始设计。由于开发时间非常短,An-225的大部分概念都是来自苏联另外一架大型运输机An-124,以后者为基础,延长其机身,为了背负暴风雪号避开在飞行过程中航天飞机后方所产生的乱流 ,因此An-124原本的单垂直尾翼设计被两个位于水平尾翼末端的对称式垂直尾翼给取代,变成一个由正前方看去是“H”字形的机尾。除此之外,为了提供足够的推力,An-124原本所搭载的四具ZMDB Progress D-18高旁通比涡扇发动机(High Bypass Turbofan)也被增加到六具之多,而全机结构也根据尺码与重量的增加而进行适当的强化。 An-225的一号原型机是在1988年11月30日完工出厂,并于12月21日在基辅进行第一次试飞,1989年5月12日时它首次完成暴风雪号的背负飞行。但很可惜的是,由于当时苏联的经济已经恶化到不足以支持昂贵的太空计划,因此暴风雪计划在实际发射成功一次之后就被迫中止,而专门为了太空计划而设计建造的An-225自 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连正在建造中的二号机也在半途叫停,使得只真正背负暴风雪号飞行了一次的一号机,成为硕果仅存的一架An-225实机。苏联解体后An-225由安托诺夫所在的乌克兰接管,但由于该国的经济状况不佳无力操作An-225,因此一号机从1994年5月以后就被存放在工厂的一角,机上许多主要零件也被拆下作为An-124与An-70的备用零件,实际上等于是已经处于不能飞行的报废状态。1998年安托诺夫尝试继续建造施工一半的二号原型机,1999年起该公司展开一个新的计划,将旗下拥有的An-124机队开放出租给西方国家作为超大型货物的运输用途,由于世界上唯一一架能与An-124能匹敌的运输机、美国空军的C-5“银河式”运输机是纯军事用途的飞机,因此An-124成为世界上唯一可民间租用的超大型货运用机,使得这包机性质的经营方式大大成功 因为An-124民用化的成功而恢复信心,安托诺夫于是将目光又转回曾经一度中断的An-225身上,在经过1年左右的改装与机身强化之后,An-225换上最先进的西方航电设备,于2001年上半年起开始重新飞翔于天空中,并曾在当年6月在法国的巴黎航空展中再次亮相,目前偶尔会负担跨大西洋航线的货运飞行任务。目前安托诺 夫正在积极进行二号原型机的建造,并且检讨进一步大量生产作为超大型民用运输机的可行性,而原本23,400公斤推力等级的俄制引擎,也可能会换成西方民航界使用、推力更大的劳斯莱斯Trent 892型(41,414公斤推力)或普惠(Pratt & Whitney)PW4098型(44,453公斤推力)涡扇发动机   如同大部分苏联系统大型飞行机的惯例,An-225使用的是适合高筹载量用途的肩扛式机翼设计,两主翼下挂总共六具的大型发动机。操作接口上,An-225采用四重线传飞控(Fly-By-Wire)设计,还附有电子系统出问题时可以紧急使用的机械式备援系统。An-225的主翼翼展为88.74公尺,虽然这数字比人类有史以来曾经制造过翼展最宽的飞行器、美国飞行大亨霍华·休斯(Howard Hughes)的木制H-4力士式飞行船“史普鲁斯之鹅”(H-4 Hercules “Spruce Goose“)短一些,但因为史普鲁斯之鹅从来没有真的“飞起”过(它实际上只飞离了水面约20公尺,在这种高度表现下史普鲁斯之鹅只被视为是一种翼地效应机),因此An-225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翼展最宽的飞机,纵使后来登场的空中客车A380(翼展79.8公尺)也未能胜过。 An-225当初是为了作为运输火箭用途而设计的货舱形状非常平整,整个货舱全长43.51公尺,最大宽度6.68公尺,货舱底板宽度6.40公尺,最大高度4.39公尺。为了方便巨大货物进出,An- 225与大部分大型货机一样,采用机首可以上掀打开的“掀罩式”(Visor ype)机首,并把驾驶舱设在主甲板上方的二楼处,不过与An-124不同的是,An-225的机尾处没有可以打开兼作卸货坡道用的尾门。An-225一共需要六名机组人员来操作,分别是正副驾驶各一名,两名工程官,两名积载官,在驾驶舱后方有一个小型的客舱,可以乘坐60至70个乘客。不过以An-225的巨大机舱容积,如果转用做为客机,初步估计它可能可以同时容纳得下1500到2000名乘客。 重量与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