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眼怎么改掉(如何改掉小心眼的毛病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如何改掉小心眼的毛病

其实。。。。两步搞定

  • 让你不认为他是个毛病,他就不是了

  • 脱离这个让你觉得,小心眼是毛病的地方

  • 让说你小心眼的人改口说心思细腻

小心眼的人怎样才能让自己走出困绕

小心眼是某些人对损失的一种低阈值情绪反应,这种人往往比较敏感,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感情脆弱、意志薄弱、办事刻板、谨小慎微,自我封闭、睚眦必报。

小心眼并不只是一种表现,它其实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一步,是认清自己旧的价值观不合理,不正确,弊大于利的现实,看到新价值观在这方面的优势,从而发自内心地产生改变的想法。

至于想变得大气,那就是要在你受到所谓的不公正待遇或损失后,调高你认为要反击或者能够承受的阈值。要想改变小心眼,从以下几点着手:

1.慢慢培养自己格局大一些,胸襟开阔一些,能够舍弃眼前的一些小利,不计较多与少、得与失。真正做到“难得糊涂”。

2.换个环境、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使自己生活更加充实。

3.从封闭的自我中解脱出来,认识以自我为中心的危害。

4.要克服过强的自我防卫,不要老猜疑他人的动机。

5.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欢乐,像周围优秀的人学习。

6.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尽量跳出自我从不同的方面出发。

7.努力提升技能,认真完成工作,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成就感能消弭小心眼表观的自我防御和斤斤计较。

8.多运动,少思虑,提醒自己简简单单快乐多。

性格内向,焦虑,悲观,小心眼该如何改变

我想这是许许多多人都面临的问题,或许是现在,或许是曾经,坦诚的讲,我想我也有过。我在咨询中也遇见过!我就结合心理学、自己积累、咨询助人经验,来分享些。

认识自己的性格,理解自己的性格!

性格内向,焦虑,悲观,小心眼。该如何改变?

心理学、心理咨询,不管是精神分析还是认知行为,家庭治疗,都有对应的理论去理解这样的问题,通过心理师与来访者合作,寻找专业的解决方案。

我想很多人都会觉得性格内向,焦虑,悲观,小心眼,不好,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想改变对不对?我想我现在是这样的人,我是怎样的感受,我遇到这样的人我是怎么样的感受?

……

我设身处地的想了好几分钟这样的自己!

然后我又想了下我期望的样子!

这两种真的差异很大!这也是我在咨询助人中常用的方法,学名叫EFT情绪聚焦疗法(Emotion Focused Therapy, EFT)。不管什么样性格的人,什么情绪,都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奇迹般变化。

那如果是前者怎么办呢?

我想至少有两种办法:

  • 一种就是自己调节;
  • 一种就是现代专业的心理咨询成长。

不管是那种,我们一起往下看看,找到你的好感觉,找到属于你的答案,看后或许就好了,或许也为理解自己,为后续专业治疗做些铺垫。

性格内向,焦虑,悲观,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背后有很多意义。

我们刚才体验了两种不同的的性格、情绪,感受瞬间不同。但是我们知道性格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结果,影响因素也多。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7大因素有: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学校教育因素、自我调控因素。那性格成因就更多了,不止这些因素。所以性格的形成是复杂的!

“一娘生九子,九子连娘十条心”就是说每个人的性格脾气都不同。

性格的成因复杂,表现多样,如果自己是性格内向,焦虑,悲观,也要理解。这样的性格,不是一天两天形成。她们存在本身背后有很多意义。

原因和意义,都可以帮助我们去深入理解自己。

假如从小生活在家庭环境轻松,父母性格开朗,孩子的性格倾向性是不是外向呢?反之内向,也可以理解了!

至于情绪,那就更明显了!

性格和情绪的形成虽然说有漫长的时间,深层次心理原因,但是还是可以改变的。情绪的改变快一点,性格的改变慢一点。

鉴于此,我的建议是,性格可以不急改,内向性格也有他的价值,可以考虑怎么发挥它的优势!情绪可以改变下,毕竟焦虑和悲观,不太好,而且情绪好改。

下面的心理学家艾莉丝提出的合理情绪ABC模型就可以帮助改变!音乐疗法,FT情绪聚焦疗法,都是非常块的,如果是浅表性的情绪问题,效果立竿见影。如果是深层次原因,精神分析可以很好解决。当然出了心理疗法,还有药物疗法,具体看治疗方案自己选择了,总之放心,有方法的!

焦虑,悲观,偶尔这样没问题,长期这样就会影响生活,可以改。

偶尔的焦虑没问题,比如第一次做某事,焦虑,这很正常,不是大问题。而悲观,遇到天塌下来,你悲观一下,没事。但是长期的焦虑和悲观,不管是内向性格还是外向性格,就要改了!不然多影响生活。

性格内向倒不用改,看怎么爱上这种性格,发挥这种性格优势,过好性格内向人的好生活。

我们知道人就有人是内向这种性格,而且这种性格的人生活的也挺好,就没必要改。如果还为此烦恼,不妨我们思考这样性格怎么做好工作,过好生活吧!

全球知名演说家,行销大师,潜能激励权威,杨涛鸣老师,他就说过他自己是内向的人,一度想改,最后发现这种性格也有它的优势,最后他应该开悟了,他说:内向的人不必改变性格。

在这我们心理学者看来,非常好的,认识自己的性格,理解自己的性格,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发挥存在即合理的优势。爱上自己的性格!

按照心理学来讲,内向和外向也是相对的,没有谁是100%是内向或外向的。

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也说:经验上人们判断一个人的内向性格或者外向性格是从行为与情绪类型来判断的。这个判断不太可靠,因为人的行为可以是后天通过学习与强化得到,人的情绪也可以因为经验和年龄变得和谐。在心理学含义上,内向和外向主要指人的精神指向,比较关注内心的是偏内向,比较关注外部世界的是偏外向。关注内心的人着力发展自我感,首要面对的是如何喜欢自己;关注外在的人着力发展能力,首要面对的是被人喜欢与被环境认同。两种力量对每个人都必不可少。

其实,这个世界内向和外向的人都有他们的魅力。其实历史上很多内向的人也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比如很多作家、音乐家、科学家、哲学家、画家、心理学家、医生,就是性格偏内向的人。他们都是把这种性格的优势出来了!

所以内向的朋友们不要焦虑悲观绝望。爱上自己的性格!爱上自己的感觉我真的感觉很美!

每个人都是一枚独一无二的水晶。

——卡尔·荣格,瑞士著名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李子勋——内向性格的力量

我选择自心理学家李子勋《人生困境整理术》,分享如下,愿您可以找到自己的好感觉。

自己爱自己,从内心世界去找到存在的意义,这样的快乐是随时可以自给自足的。

经常遇到内向的人为自己的个性烦恼,其实这样的人应该感谢上帝让他获得如此重要的个性倾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