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简介及代表作品?作品简介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范仲淹简介及代表作品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北宋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幼年父亲病故,随母改嫁京东路淄州长山县朱姓人家,改名为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恢复原姓名。天禧五年(1021),出任泰州(今属江苏)西溪镇盐仓监官。因海堤年久颓坏,沿海各州海潮浸袭,生活困苦,遂上书建议修复海堤。天圣二年(1024),率通(今江苏南通市)、楚(今江苏淮安)、泰(今江苏泰州市)、海(江苏连云港西南)四州民夫4万余人修堤,经时4年,筑成长150里大堤,后人称为“范公堤”。天圣六年(1028),受副宰相晏殊推荐为秘阁校理。不久因上书反对太后干政,被贬为陈州通判。宋仁宗亲政,奉召还朝任右司谏。明道二年(1033),京东、江淮大旱,在他请求之下,出使安抚东南灾民,采取开仓赈济、蠲免部分赋税等措施,使灾民生活有所缓解。以力谏仁宗废皇后郭氏,出知睦州、苏州。太湖因排水河渠淤泥堵塞,湖水泛滥成灾。他提出疏五河,导太湖水入海的计划,并亲自领导完成疏浚工作,对东南农业生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由于治水有功,被召还朝,授天章阁待制,旋迁知开封府。当时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赞誉。因绘升官图以揭露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培植私党,被降职出知饶州、润州、越州。宋、夏战争爆发后,范仲淹出任陕西帅臣,对军队进行整编,分延州兵为六将,每将3000人,分部训练,根据敌军人数多寡出战,熙宁将兵法即以此为本。西夏人称他“腹中数百万甲兵”。在陕西数年,筑青涧、大顺城、修复胡卢、细腰等砦;招抚流亡的蕃汉人户,开辟营田数千顷、恢复了农业生产,从而巩固了边防。庆历三年(1043),还朝任枢宻副使,旋改任参知政事。提出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建议改革吏治、裁汰冗监、选贤任能、均公田、厚农桑(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修武备(在京城附近召募卫士,寓兵于农),减徭役,推恩信和重命令(使赦免罪犯、免除父税的命令兑现,以取信于民)等。这些建议大都被宋仁宗采纳,诏令全国施行。史称庆历新政。由于新政损害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大官僚地主的激烈反对,并串通宦官,在仁宗面前不断散布范仲淹结交朋党的谗言。仁宗知道范仲淹在朝野享有很高威望,又曾掌握西北兵权,渐起猜忌。庆历五年(1045),仁宗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解除了范仲淹参知政事和宣抚使之职,贬为知邓州(今河南邓县),其他革新派人士都相继被逐出朝廷。坚持1年4个月的庆历新政以失败告终。新政虽然失败了,但是新政开创了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为北宋后期的王安石变法揭开了序幕。范仲淹从政期间,每到一地都提倡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他多次建议朝廷要“劝天下之学,育天下之才”。庆历年间,北宋地方学校普遍出现,与范仲淹的倡导和努为是分不开的,范仲淹又是文学家,晩年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世所传诵。著有《范文正公集》传世。范仲淹于皇祐四年(1052)病逝,谥文正。有子4人,皆有才能,为官都有政绩。

作品简介怎么写

作品简介

先介绍作者以及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

再介绍作品的内容(不要太详细,简略说明就行。)

再说一下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或作者在作品里想表达的思想等

最后再说一下你对这个作品的理解或认识。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电影梗概和电影简介什么区别

内容上有所差异

电影梗概用朴实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起因、进展和结局,显得相当集中与丰富。

而电影简介是在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也是吸引读者的动力。

梁山108将谁排的,根据什么排的

梁山108将是“霹雳大仙”排的名,依据是“人物—绰号—星号—座次”。

那么,霹雳大仙又是谁呢?这个排名依据又是什么意思呢?

霹雳大仙放出了妖魔

《水浒传·引首》故事中,施耐庵写道:后来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

太祖武德皇帝就是赵匡胤,因而,霹雳大仙就是赵匡胤。难道说,是赵匡胤放走了妖魔?千真万确,就是赵匡胤放出了妖魔。而且,赵匡胤本身就是个妖魔。

难道不是“洪太尉误走妖魔”吗?其实,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洪太尉”误走了妖魔,二是说洪太尉走了妖魔。为何?因为,洪太尉隐喻了赵匡胤父子。

赵匡胤的父亲叫做赵弘殷,死后被柴荣追赠为太尉。施耐庵取其“弘”字,这就是《水浒传》中第一个洪太尉。巧了,这个太尉生前也是管理禁军的,《水浒传》中太尉原来如此。

施耐庵写赵匡胤出生,都围绕着一个“红”字,而且,《水浒传》的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赵匡胤又叫“赵洪恩”。是以,施耐庵以“志量宽洪”暗射了一个“洪”字。

赵匡胤做皇帝前是后周的殿前都检点、检校太尉,也是掌管殿前禁军的,岂不也是个“高太尉”?施耐庵取其中“殿前”、“太尉”两个词,就是洪太尉的官职“殿前太尉”。

因而,大“洪太尉”因为“天道循环”误走了小“洪太尉”,小洪太尉原本也是个误走的妖魔,他又走了妖魔。既然是小洪太尉走了妖魔,那么,妖魔的排名就与这个洪太尉有关了。

霹雳大仙排定座次

却说洪太尉打开了伏魔之殿,来到了正殿之中。殿内一片漆黑,“太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着,将来打一照时”,便照见了“遇洪而开”的石碣。注意,这个情节中提到了“火”。

这块石碣,就是梁山大聚义时天降的石碣。洪太尉见到“遇洪而开”四个字,便呵斥道士们掀掉了石碣,掘开了地窖。此时,书中写道:只见穴内刮喇喇一声响亮。那响非同小可,恰似……十万军中半夜雷

这不就是霹雳大仙在作怪吗?

妖魔化作百十道金光,四散逃去。这就是后来散落在江湖,乃至异域他邦的一百单八将。这些逃出去的妖魔,在一个甲子年之后,便现身于江湖,纷纷前往梁山聚义。当一百单八将全部聚齐后,霹雳大仙又出现了。

书中写道,公孙胜按照宋江的指示,在梁山设罗天大醮。巧了,公孙胜的祖师张天师也曾经在京师做了这场法事,而且,两场罗天大醮都是七昼夜。

张天师的罗天大醮引出了霹雳大仙误走妖魔,公孙胜的这场法事也出事了。法事做到第七天夜里时,梁山的天空便出现异象了:

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 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众人看时,直竖金盘,两头尖,中间阔,……从中间卷出一块火来,如栲栳之形,直滚下虚皇坛来。那团火遶坛滚了一遭,竟钻入正南地下去了。

这个场景与洪太尉在伏魔大殿中放出妖魔时是极其相似的,都是霹雳大仙在捣鬼。那只大金盘后来化成了一块石碣,这块石碣上的“天文”,刻着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姓名、绰号、星号,由此,决定了每一个好汉的座次。

所以,赵匡胤是个误走的妖魔,这个妖魔又误走了一百单八将,霹雳大仙又以一块石碣,决定了梁山好汉的排名。

人物—绰号—星号—排名

也就是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