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宸妃为何会成为皇后最忌惮的妃子,甚至要逼死她?《琅琊榜》赤焰军那件事,宸妃都自杀了,为什么静妃能全身而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琅琊榜》中,宸妃为何会成为皇后最忌惮的妃子,甚至要逼死她

后宫女人之间的恩怨,最大的因素,当然是争宠,其次则是母族和子嗣之争了,很不幸的是,言皇后和宸妃之间,这些恩怨都存在着,更火上加油的是,言皇后并不是一个有着大局意识和大局观的女人。

宸妃之所以成为皇后最忌惮的妃子,甚至直到最后,皇后仍不肯放过她,原因不外乎是上面这些,但还是得分两个板块去分析回答。

【林家坐大的时候】

宸妃得宠,后宫成双足鼎立之势

言皇后在梁帝上位之前就已经嫁给他了, 可以说,她是陪着梁帝共患难熬过来的,可谁曾想,为了制衡,为了自己的皇权,梁帝萧选在登基的第二年就截断了言阙和林乐瑶的姻缘,将林乐瑶纳入皇宫,并生下皇长子,被封为宸妃。

大家都清楚,宸妃这个封号所代表的分量,加上梁帝的宠爱,宸妃在后宫的地位丝毫不比言皇后差,尤其是,她率先生下皇子,是梁帝的第一个儿子,更是被梁帝寄予厚望,名字都是以“禹”来取,这可是代表着王者的字眼啊。

而当时的言皇后,连自己的后位都还没坐稳,也还没生下皇子,就已经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对自己“虎视眈眈”了。

宸妃母子,从封号和名字上都稳压自己作为中宫皇后一头,她作为皇后的威权可以说拜自己丈夫所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衅,也许这不是宸妃自愿的,但她处在这样的位置上,言皇后是怎么也不可能将她看做无辜的了。

后宫双足鼎立,这是对她这个皇后最大的侮辱,更遑论皇后前半生犹如金枝玉叶,骄傲至极,怎么能忍受有一个人完全抢去自己的锋芒和丈夫所有的疼爱呢?

祁王参政,自己的儿子却早夭

迁怒,是言皇后行为举止上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宸妃入宫后生下皇长子,并被皇帝取名为“禹”,大有成为储君之势,而自己的皇嫡子却是在一场时疫中早早夭折,更为悲哀的是,自此以后,皇后再无所出,这不管是在后宫中还是在朝廷上,都给了言皇后极大的压力,纵观历史,没有哪个一无所出的皇后能够稳坐中宫之位的。

为此她心里郁结,加上看着宸妃的儿子祁王健健康康长大,还顺利参政,积累名声,自己好不容易收养个儿子,却丝毫没有上位的可能,她心里对宸妃母子的愤恨不言而喻。

尤其是言皇后能因为自己的儿子在那场时疫中夭折,而三皇子却侥幸活下来,心里不舒坦去为难惠妃,很难想象,她会不会觉得是祁王的“储君之势”冲撞了自己的儿子,以至于自己的儿子没能活下来。

誉王就像是她的第二个儿子,她苦心经营,将所有的希望和努力都放在了誉王身上,可祁王显然阻挡了所有皇子的锋芒,祁王几乎是牢牢地把控住了储君之位,而他身后的母亲宸妃,自然也不例外地会成为皇后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林家式微,赤焰逆案罪恶滔天的时候】

赤焰之案如此之大,却罪不及宸妃

当年的案子牵涉之广,案件之大,是所有人都不愿意提及的, 而当年的相关人员,也几乎全都死绝了,少数牵涉不广的人,求情的人也都各种流放远走啥的。

唯独宸妃,像是没受到这件事的牵涉,依然稳坐后宫之中,梁帝丝毫没有要对后宫妇人下手的意思。

这一点,让言皇后看到了梁帝对宸妃的情,对宸妃的心软。

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即便是宸妃的儿子已经被赐死了,但谁知道身在后宫的宸妃什么时候会重新崛起呢?

也许是在皇权上她不再具有什么竞争力了,可对于皇帝的那颗不安分的心呢?

对于皇后来说,宸妃已经抢过一次丈夫的全部情感了,这一次,她当然不会让宸妃再次走入梁帝的生活,再次跟自己分享丈夫的情感了。

于是逼死宸妃,是最好的方式,让她随着自己的母族,随着自己的儿子而去,是逼迫宸妃最好的契机。

何况,小鼻子小眼的言皇后多年来因为宸妃的压迫而忍气吞声,如今终于有反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机会,她当然不会错过了。

《琅琊榜》赤焰军那件事,宸妃都自杀了,为什么静妃能全身而退

静妃,算是后宫中最聪明也最有远见的一个人了。

虽说她一直安静不争,心如止水地带着孩子生活,但这并不代表她就是所有人眼中那个“柔善可欺”的人,相反,她对于在深宫生存,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意识。这一点,在她和惠妃听到有人要再用“情丝绕”作怪的时候,她冷静拉走惠妃,然后不声不响地用一只香囊,轻易引来长公主,之后“蝴蝶效应”般地救下霓凰郡主这件事可见端倪。

透过这件事,足以证明,静妃有很强的自保能力,能够在当年那件滔天大祸中全身而退,有其自身的原因,当然也有其他人的原因了。

既然题主也提到了宸妃,那么咱们就先从宸妃这个对比中来说。

宸妃有自杀的理由,而静妃没有

宸妃,有自杀的理由,而静妃不仅没有自杀的理由,还有必须要活下来的原因,这是她能在后宫多年安身立命的根本。

对于静妃来说,早在成为梁帝的女人,给他生儿育女之后,她对林燮的心意就被转移埋葬到那棵楠树中了,那棵楠树寄托的,不仅仅是她的满腔爱意,还有过往江湖上的那段美好记忆。在江湖中,她尚且挣扎求生,又怎么会在后面放弃生命呢,何况,她身上最深的牵绊,早已经换成了自己的儿子了。

她本就是孤女,无亲无故地,虽说视林家人为亲人,但终究不是亲人,所以当这件案子发生之后,她真正意义上的亲人,只剩下了靖王萧景琰和梁帝这个丈夫了。梁帝,自然是不能期待他什么,但她活着,对靖王来说,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谁都知道靖王重情重义,赤焰军一案,已经将靖王身边所有最重要的人都斩尽杀绝了,只剩下静妃一个,他一个人在东海回来据理力争,尚且持着自己的傲骨这么多年跟梁帝形同陌路人,林殊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他依然对林殊抱有一丝希望,可若是静妃也在当年那件事中不在了,只怕靖王会更加受不了,到时候,就真的没有人能够按住靖王的暴脾气了。

所以静妃不会轻易让自己出事,更不会让靖王出事。

可宸妃不一样,宸妃的亲族,儿子全都死在了自己的丈夫手上,梁帝,是她的丈夫,也是她的血海深仇的仇人,他的手上,沾着她所有最爱的人的鲜血,这让她无法面对,不管是面对无辜枉死的那些亲族,还是面对自己枕边的杀人凶手。所以,有着将门风骨出身的宸妃,宁愿追随自己的儿子和亲族而去。

虽说这期间当然也受到了皇后越贵妃等人的迫害,但若她没有死的心,那就没有人能逼得了她。

宸妃没有活着的意义,可静妃有,宸妃不一定有自保的能力,可擅长医理,通识毒药,早期行走于江湖的静妃肯定有,宸妃死是为了追随亲族,无颜面对梁帝,在这个世上,她了无牵挂,可静妃却还有儿子牵绊,两个人的经历和遭遇都不同,自然结果不会一样了。

梁帝有意放过后宫嫔妃

皇室宗亲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相信在梁帝的后宫里,跟当年的林府,祁王府相关的嫔妃,肯定不止静妃和宸妃两个,只不过她们两都是关键人物罢了,尤其是宸妃,是祁王的母亲,直接关系人。

可当年那件事,宸妃是自杀的,甚至在誉王和皇后的言辞中,在梁帝和静妃的交谈中,我们能够听得出来宸妃生前曾经受到了皇后等人的逼迫,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梁帝依然对这些事耿耿于怀,甚至冷落皇后,由此可见,对于皇后逼迫宸妃的事,成了梁帝心里的一道坎,让他没法跟皇后再保持什么情分,同时,这也说明了梁帝当年对所有人都下手了,却唯独没有对后宫女人下手,

既然梁帝都没有追究了,那么宸妃和静妃的生死,就更多的是掌握在她们自己手里了。同上所说,宸妃选择死,而静妃选择活。

当然了,梁帝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善良”,他对后宫女人的有意放过的信号,相信很多人都是能够捕捉的到的,但梁帝为什么会放过这些嫔妃,原因大概要跟玲珑公主做一下对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