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是什么意思(正月初七“人日节”,这天有什么禁忌为什么要吃“长面”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正月初七“人日节”,这天有什么禁忌为什么要吃“长面”

导语:正月初七为“人日”,吃2样,忌3事,祈福纳吉保平安

正月初七为人类的诞辰日,俗称“人日“,这是一个尊重人的节日,也是一个祈福纳吉的好日子,这天有很多习俗和禁忌,其目的就是“祈福纳吉保平安”。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正月初七”叫做“人日”?

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游历在天地间。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茫茫原野上,看到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的孤独,她觉得应该添点东西进去,让世界变得蓬勃起来。这样世界上不仅有花花草草,而且还有野兽成群、飞鸟成帮的现象,世界也就变得生机勃勃。

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创造了六畜,后造的人。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到了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造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因此正月初七称为“人日”。

大地上有了人类后,但是女娲并没有赋予人类无穷的生命,人是要死亡的,如果死亡了一批又造一批未免太麻烦了。为了使人类绵延不绝,女娲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让男女相互配合,生儿育女,使人类一直生活至今。

“人日”作为春节期间的重要节日,从汉朝开始就已经被重视,在我国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正月初七记得吃2样东西

一、吃长面

人日的下午,一般都要吃长面,也叫拉魂面。古人讲食面条用意为“栓腿”,寓意就是缠住岁月,有长寿的意思,人日吃“长面”表示长命百岁。如今老人过生日都有吃“长面”的习俗,表示寿比南山。

吃“长面”可是有讲究的,面要求又长又薄,“薄”表示“瘦”的意思,而“瘦”和“寿”是同音,吃又长又薄的面寓意着:“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正月初七这天,全家老少可别忘了吃“长面”哦!

长面也叫“拉魂面”,过年期间人们吃喝玩乐,到了正月初七就意味着要把心收回来了,该工作的就认真工作,心不要野。对于农民来说,吃了“拉魂面”也要把心收回来,意味着要准备春耕生产了。

二、吃七宝羹

从正月初一到初七,女娲先创造了六畜,后创造了人,因此很多地方有正月初七吃“七宝羹”的习俗。

所谓的“七宝羹”就是由7种菜做成的羹,每个地方所用的食材都不一样,如在潮汕地区,人们用芹菜、荠菜、春菜、芥兰、韭菜、厚瓣菜、蒜来做七宝羹,有的地区会家上肉,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挑选食材。

老祖宗认为,正月初七吃“七宝羹”,可以祛除邪气、医治百病;学子吃了七宝羹,逢考必过,金榜题名。

正月初七忌3事

一、忌出远门

“人日”这天是忌出远门的,外出求学、外出工作、外出做生意等一般都要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乡,这样寓意着“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二、忌教训孩子

古人将“人民安”作为“人日”的核心思想,因此人日这天要本着“人为尊”的准则,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这天如果家里的小孩犯错了,作为父母的在这一天是不能打骂孩子的。在古代,在正月初七这天连官府都不能处决犯人。

三、忌吵架

在“人日”这天要互相尊重,这一天忌讳吵架、骂人,习俗认为这一天吵架、骂人会带来凶祸,这天吵架会衰败一年。互相尊重也是为自己“祈福”的表现。

在有的地方还有正月初七忌请医生的说法,认为这一天看病,就预示着降下来的一年就会多病多灾,但我认为这有点迷信了,有病不能拖,得早治,如果延误了病情可就不好了。在我国有的地方,这一天还有忌“遇殡葬事”、忌丧家拜年(三年服丧期间)的习俗,认为这样不吉,会带来祸端,这充分反映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有所不同,百无禁忌,只要我们不放在心上就没事。

总结,正月初七是“人日”,这天有很多习俗和禁忌,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安的意愿。如今这些习俗和禁忌在我们生活中已经被遗忘或者淡化,但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永远不变。

人日是什么意思

【释义】:指每年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拼音】:rén rì 【传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北史·魏收传》引董勋答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此“人日“一名之所由来。《太平御览》卷三○引《谈薮》注云:“一说,天地初开,以一日作鸡,七日作人。“则关系原始开辟之神话。【文化内涵】:人日,就是“人民安之日“是农历正月初七,而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是春节系列节日中重要的节日之一。来自专家著述称,人日在中国至少有二千年以上历史。 何谓“人日“?尽管各地风俗有不同,但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可见,古人已将“人民安“视作“人日“的核心思想。

“人日”是什么意思

日语中人日是一个计量词,相当于每人每天。汉语:人日日语:にんにち日本语(日本语/にほんご Nihongo ),简称日语,其文字称为日文,是一种主要为日本列岛上大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虽然日本并没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其官方语言,但是各种法令都规定了要使用日语,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国语教授的也是日语。日语是日本的公用语言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并没有精确的日语使用人口的统计,不过计算日本国内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国外的日本人和日系人,日语使用者应超过一亿三千万人。几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长大的日本国民都以日语为母语。此外,对于失聪者,有对应日语文法及音韵系统的日本手语存在。2010年6月的互联网使用语言排名中,日语仅次于英语、汉语、西班牙语,排名第四。在日语语法学界,如果无特别说明,“日语”(日本语)这个词汇,一般是指以江户山手地区(今东京中心一带)的中流阶层方言为基础的日语现代标准语,有时也称作“共通语”。日语与汉语的联系很密切,在古代的时候,由于受到关中文化的影响,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随着汉字被传入日本,到了近代的时候,大量的日语词汇大量进入中国,并取代了音译词,而被汉语采用。

在农村,大年初七为什么叫“人日”是什么意思呢

在农村,大年初七叫人日子,十七也是人日子,二十七也是人日子,在这三天的时间里,都是要吃面条了,初七吃面条是为了拴住小孩的腿,十七吃面条是为了拴住成年人的腿,二十七吃面条是为了拴住老年人的腿,其意愿就是祈求平安健康的意思,保佑家里的孩子,成年人,老年人,一年都平平安安!

这个人日子是从汉朝开始,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叫人日子,也叫人胜节的,有几个版本的传说,说正月初一是鸡的日子,正月初二是狗的意思,正月初三是猪的日的,正月初四是羊的日子,正月初五是牛的日子,正月初六是马的日子,而正月初七才是人的日子!

这还没算完,还得继续排下去,正月初七是人的日子,正月初八就是地的日子,正月初九就是天的日子,这样演变下来之后,在我们过去玩的牌九,也叫天九的牌里,也就有了人七,地八,天九之说了,这也是说,九是天最大,八是地其次;然后人就是七了,紧接着马对人类的贡献最大,排在六了,以此类推了!

现在正月初七吃面条,正月十七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