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魏源。

4、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5、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的是于南京条约的签订。

6、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口号的是孙中山。

9、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10、洋务运动的本质 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重点有哪些

如下: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两大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2、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工人阶级(先),资产阶级(后)。

4、两对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但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魏源。

4、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5、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的是于南京条约的签订。

6、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7、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8、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

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口号的是孙中山。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重点2020

1、中国近代史:184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目的: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四个选择)

3、中国封建社会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延续了两千多年。

4、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思想特点: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 ,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如何整理

1、以章节顺序展开的整理

这种整理方式是最常见的方式,也是最基础的方式,比较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掌握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

2、题+题的整理

比如某一个章节历次考试的题目找出来,就能整理出很多东西。这对于重点章节进行重点突破非常有效。以后,遇到这些章节的题目,就能迅速地从大脑这个数据库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高效解题。

扩展资料:

整理的误区

1、很多同学认为整理是考前才做的工作,实际不然,每一个阶段都要归纳,归纳是随时随地的。有想法就是一种归纳。特别是现在一轮复习快要结束,知识点比较清晰,这个时候做归纳最合适不过了。

2、整理永远都不可能穷尽,绝对不能因为怕不全面就不去动手,多次归纳,就相对能够抓住学科的主干,相对能够归纳出学科的核心灵魂。而且,我们要求越归纳越少才对,别越归纳越多。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内容有哪些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社会阶级关系变动。旧阶级的变化;新阶级的产生(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面性,即革命性和动摇性)。

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民族矛盾,最主要的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阶级矛盾)。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5、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

6、瓜分危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7、瓜分图谋破产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重要原因);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在粉碎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8、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重要原因)。

9、民族意识的觉醒: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成《四洲志》,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创了中国近代想西方学习的新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写了《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