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艺术家的画作内容多以女性为主?战争年代,如果一支部队都打光了,如何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为什么有些艺术家的画作内容多以女性为主

别说艺术,单纯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个现象。

有人这样的问,好像心中有所不满

我是一人。男性画家画女性裸体,这个很正常。

先从大众心理学说起

我们现代社会,形态上是男权社会。男性的审美方向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当然人类历史上也是有母系氏族制社会。可是现在是男权思想占主导

一个男性审美占主导的社会,造成两个结果

1、男性可以比较直白的欣赏异性,女性不可以。

2、男性在某些时间段可以欣赏同性

人,与生俱来有两种性别。(与生俱来的,现在的第三性还有什么,就不说了。)

男性欣赏女性有问题吗,没有

女性欣赏男性有问题吗,没有

但是,男权思想占主导,女性直白的欣赏男性就有问题

战争年代,如果一支部队都打光了,如何重组

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全军覆灭后,随即于1947年7月进行了部队重建,其三个整编旅的部队来源如下:整编第51旅由没有参加孟良崮战役的三个新兵团合编而成(这三个团原本是每个旅一个的);整编第57旅则是以调入的山东警备旅为基干,然后补充升格而成。不久以后,再调后方的“广东航空警备旅”纳入编制,继承了整编第58旅的番号,全师这才完全恢复建制达到20000余人。

黄埔四期的邱维达那是王耀武的心腹爱将,成立第24集团军和第四方面军时,他都是王耀武身边的参谋长,抗战胜利后出任整编第74师中将副师长,但是并没有随军行动,所以王耀武立即保举由他接任第一次重建的整编第74师师长。1948年8月,整编师恢复为军级番号,邱维达第74军划归邱清泉第二兵团指挥,不久参加淮海大决战。

总体来说,整74师的第一次重建还算是有点“血脉”的,不仅有三个原来的建制团和一个留在后方的榴弹炮营,并且还有一些逃回来的零散士兵(华野下令整74师的俘虏一个不放,所以被释放后逃回的真心极少)。这其实也是部队重建最好的方式,那就是以残存的官兵为基础,再补充进一些地方武装、后备部队以及新兵,还算是有一定“遗传基因”的。

这个74军其实战斗力还算凑合,济南战役中该军(番号还是整编师)空援了七个连1000余人到济南,在核心城区的防守中非常顽固和顽强,带队团长以下大部阵亡,也给华野攻城部队造成了较大牺牲,战斗力还是要超过杂牌军。之后在淮海战役的潘塘战斗中,第74军跟华野的苏北兵团也能对战一阵子,我军主动撤离后,邱清泉还以此捏造出来一个“潘塘大捷”。

不过在1949年初的陈官庄包围圈中,第74军跟随杜聿明的前进指挥所、邱清泉第二兵团一起,第二次被华野全歼,中将军长邱维达也兵败被俘。毕竟是“五大主力”之首的招牌番号,所以很快就在浙江再次重建,时间是1949年2月底,不过这次可没剩下什么建制部队,先是收容从淮海战场逃出来的残兵败将,再有就是该军在后方留守处的少量留守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因此第74军的第二次重建,主要兵源是第9编练司令部征招的浙江籍新兵,由于招募时间不长和缺乏训练,尤其是缺乏有作战经验的骨干军官和军士,所以战斗力急剧下降。该军以抗战时期第51师步兵指挥官劳冠英为新任军长,恢复了第51、第57和第58这三个师的番号,但是兵力只有不足15000人并且战力较差,只能驻于浙江兰溪担任二线预备队的任务。

再后来由于第74军在福建战役中的表现差极,撤至平潭岛上甚至毫无军纪,不服从命令和抢掠百姓,已经不复往日的74军风采,遂遭蒋军高层嫌弃,不再视为主力部队,1949年8月干脆把74军的番号转给了云南卢汉。也就是说,以这个时间点为界,历经两次重建的那个抗日铁军第74军彻底消亡,不仅老班底不在,连番号都搞没了。

由此可以发现,第二种重建方式是非常勉强的,虽然部队番号如旧,但是早已经没有了曾经的作风和精气神,因为重建的基础太过薄弱,比如在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死守47日的方先觉第10军,那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劲旅,完全不弱于所谓五大主力。结果在衡阳放下武器全军覆灭,不久以逃回来的部分官兵(约3000人左右)再补充大批后方新兵,也重建了第10军,然而军魂已经不在。

所以以第10军在抗战后缩编的整编第3师,兵力一度恢复到了20000余人,战斗力却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1946年8月的陇海路战役中,赵锡田的整3师仅仅两天时间就被刘邓大军全歼。并且歼灭的非常彻底,重建的基干都不存在了。同样,在次年的鲁西南战役中,黄埔三期陈颐鼎的整编第70师也被刘邓大军全歼,师长、副师长和参谋长通通被俘。

这样的部队怎么重建呢?蒋军琢磨出来的办法是“以老带新”,即从胡琏的整编第11师中抽出一个整编旅(整18旅),以此为基干再补充一些新兵,重新打起整编第3师的番号;然后再从邱清泉整编第5师中抽出整编第96旅,补充之后如法炮制再恢复整编第70师的番号,于是两个整编师就扩编成为了四个,完成了部队的重建。

这算是第三种办法吧,只不过以一个建制整编旅扩充起来的整编师,兵力和战力都难成规模,所以基本不敢单独活动,咋办呢?遂以整3师跟整11师合组为整18军、整70师跟整5师合组为整5军,以老带新聚在一起遂行作战任务,兵力则在一个整编师之上两个整编师之下,这就是中原战场上所谓的胡琏兵团和邱清泉兵团(小型兵团,跟后来的大型机动兵团性质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种重建办法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尽管部队番号如旧,但其骨干力量已经是外调进来的建制部队,旧部数量少的可怜,已经跟“番号转授”没什么区别了。

去当兵好不好

感谢邀请。

作为一个过来人,简单谈一点体会。至于好坏,自己体会。至于选择,自行决定。

你当兵的目的清楚吗?

不回答当兵好不好之前,你搞清楚自己当兵是为了什么吗?

通常来讲,当兵往往有以下几个目的:1、服兵役尽义务;2、锻炼2年(5/8年),体验生活;3、转士官;4、考军校、提干,当军官;5、学技术(驾驶、卫生、通信等);6、入党;7、其他……

做好职业规划了没有?

目的明确了,你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了。结合自身的条件,对号入座:

1、服兵役尽义务、锻炼体验生活、入党等这些目的:通常都不会服役太长时间,义务兵期间,津贴有限(据了解目前是850-1000每月),退伍后,带着一些安家费(2万左右吧),其他基本一切归零(大学生士兵有一些优惠政策),仅仅有个从军的经历而已;

2、转士官:2年义务兵结束,通过努力选改为士官,通常3期及以上士官可以转业,有政府负责安排工作,通常企业为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为辅,年龄小的、学历符合的可以继续通过参加国考、省考,改变身份和工作;高级士官可以退休(离休);

3、考军校、提干,当军官:高中及同等学历的可以考军校,专科生符合条件的可以专升本,本科生符合条件的可以提干;优秀士兵(极少数)符合条件的可以保送;通过这几种途径成为军官,继续服役,晋升,然后到一定年限退(离)休(30年)、转业(计划安置、自主择业)。军官转业通常安置在国家机关行政编或事业编为主(干部身份)、院校等,以及少数国企。对于年龄小、学历符合的,还可以参加通过国考、省考等,改变身份和工作。

4、学技术(驾驶、卫生、通信等)及其他:其实也没有什么军地通用的专业,也就是驾驶、卫生、通信什么的……其他的不多说就明白了,我们可以留言探讨。

特种作战及特殊岗位和专业另当别论。

当兵,是一辈子最珍贵、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有志青年,结合自身情况,做好选择。

我是“鹰城老谢”,热心老转一枚。解答当兵、考学、提干、晋升、转业、家属随军、就业安置等社会问题,传播正能量!敬请关注。欢迎留言、点赞、关注、私信交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