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女知青为回上海狠心抛弃女儿,38年后成为富婆上电视寻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呼吁城市青年以“插队落户”的名义前往乡下建设农村。

一时之间,全国的城乡都沸腾了起来,无数的青年学生背上行囊,去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而这些学生,也被称为“知青”。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为了回到城市,有不少人都经历了分离的痛苦,顾荣华就是其中的一员。

为了回到上海,她将2岁大的女儿狠心抛弃。

仅仅半天的时间,她就后悔了。

当她回去寻找孩子的时候,女儿已经不知所踪。

在之后的日子里,顾荣华每天都备受煎熬,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女儿,并且一直都在寻找。

那么,顾荣华的女儿究竟去了哪里?顾荣华又能顺利寻找到自己的孩子吗?

下乡知青

1951年,顾荣华本来在上海出生,按理说,她的生活应该是不错的。

不幸的是,顾荣华出生没多久,她的父母双双去世。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为了一个孤儿。

展开全文

好在,顾荣华被一对儿好心的老夫妻收养了,他们就这样费尽心思地将顾荣华拉扯大。

由于他们年纪大了,就用外公外婆来作为顾荣华对他们的称呼。

在他们的悉心呵护下,顾荣华丝毫没有受到自己没有父母的影响。

并且,顾荣华一直都十分感谢外公外婆能够收养自己,还省吃俭用供她读书。

她从小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以后能够出人头地,让外公外婆能够安享晚年。

在顾荣华正要享受大好青春的时候,周围的伙伴都去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了。

因此,顾荣华也想去“插队下乡”。

她渴望去一个新的环境学习更多的东西,也向往朋友信中那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乡村。

于是,顾荣华果断报名,要去前往乡下进行劳动。

很快,她就顺利地到达了江西的一个乡村。

在这里,顾荣华遇到了一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男人。

在一众下乡的女知青中,顾荣华格外出众,她的眼睛水汪汪的,就像会说话一样。

再加上她是从上海来的,学历不差,气质就更加出众。

所以,顾荣华在这些知青中非常受欢迎。

当时,有一位名叫赵根发的男知青长得一表人才,顾荣华跟他也有不少的共同话题。

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偶尔顾荣华想外公外婆了,赵根发还会安慰她。

渐渐地,两个人互有好感,却谁都不敢表明心意。

毕竟,按照规定,他们是不可以谈恋爱的。

但是爱情的火焰已经燃起来了,又怎么好扑灭呢?

于是,两个人只敢偷偷地交往,并且保持一定的界限。

然而,他们终究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荷尔蒙旺盛,在一次,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时候,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

一开始,他们着实害怕了一段时间,担心会被别人发现。

但是害怕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他们也就放下了心。

未婚先育

两个人没想到的是,麻烦很快就到来了。

顾荣华很快就发现,自己经常有干呕的状况,她还以为是自己吃坏东西了,就在吃食上注意了一下,可丝毫没有任何改善。

于是,顾荣华找到了赵根发:“我最近老是感觉特别累,而且总是想吐。”

当赵根发仔仔细细地问了顾荣华一些生活上的状况时,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产生:“你不会是怀孕了吧?”

听到这话,顾荣华当即就被吓傻了,要是真的怀孕了,应该怎么办?

赵根发看到她这个样子,连忙安慰她:“别担心,还不一定呢。你最近注意一下,我找人给你看看。”

可是,他们俩还是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顾荣华怀孕了。

六神无主的她被吓的瑟瑟发抖,毕竟在那个保守的年代,未婚先孕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而且这是严重的作风问题,要是被发现的话,不仅要遭受别人的非议,更糟糕的是,他们俩就别想再回城里了。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将这个孩子打掉,但是要是去医院的话,他们想苦苦隐瞒的事情不就败露了吗?

而且,这样可能也会给顾荣华带来危险。

最终还是赵根发拍了板:我们把孩子生下来。

在前几个月的时候,顾荣华还没有那么显怀,她每天穿宽松的衣服还能遮掩一下。

尽管如此,还是会有人发现她的变化:“荣华,你最近是不是吃胖了,怎么感觉脸都圆了不少,也有肚子了。”

听到这样的话,顾荣华的心就像漏了一拍,她只能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对啊,最近伙食好,我也感觉吃胖了不少。”

到了连遮都遮不了的时候,赵根发带着顾荣华离开了这里,开始了四处奔波的日子。在忐忑不安的情况下,孩子终于降生了,是一个女孩。

看着两人爱情的结晶,他们顿时就觉得之前经历的一切苦难仿佛都消失了。

孩子出生后,他们只能将她放在乡下的亲戚家,甚至连抱都没有抱过几次。

毕竟,他们两个可以过东躲西藏的日子,却不忍心女儿跟他们一起吃苦。

另外,顾荣华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够回到上海生活,要是被别人发现她未婚生了一个孩子,那么她就别想回去了。

后来,顾荣华实在是抑制不住对孩子的思念,女儿是她十月怀胎,又经历了波折才生下来的。

后来,她跟赵根发商量:“我们能不能找一个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这样的话,没人认识我们,就能跟女儿在一起了。”

在他们刚搬家之后,由于离工作的地方比较远,他们抱着女儿还可以外出。

当时,赵根发的家人也跟他们住在一起。

迫不得已抛弃女儿

1976年4月8日,顾荣华抱着女儿,赵根发逗她玩闹。

听着女儿发出银铃般的笑声,他们好像觉得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不见了。

就在这时,赵根发的父亲从外边进来,一时间就把门给关上了,面色还十分沉重。

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有大麻烦了。”

赵根发疑惑不解:“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吗?”

随后,赵根发的父亲便说:

“单位里有人把我举报了,说我们家里有孩子的哭声。明天就会有单位的领导来家里检查,要是这个孩子真的被领导发现了,我的公职肯定会被开除。到时候咱们一家吃什么?你们两个商量商量怎么办吧?”

拿到这个烫手山芋,赵根发和顾荣华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一边是一家七八口人的生活,一边是聪明可爱的女儿。

无论怎么选择,对他们而言都是莫大的痛苦。

只不过,要是想将女儿留下来,他们两个只能去乡下。

可是,乡下的条件哪里比得上这里呢?况且顾荣华还是想回到上海生活。

整整一夜,顾荣华抱着女儿都没有合眼,赵根发也坐在对面看着他们,这个选择谁都狠不下心来。

到了天刚刚露出一丝光亮的时候,顾荣华才终于做出了决定:“我们把女儿送到一户好人家去吧。”

这是她十月怀胎又养了两年的女儿啊,如果不是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她又怎么愿意放弃女儿呢?

要是带着女儿回乡下的话,要跟着她吃苦不说,还得遭受别人的指指点点。

另外,顾荣华就是经历过苦日子的,她不忍心女儿在这种穷苦的家庭里长大。

就连女儿身上穿的毛衣,都是买不起的毛线,顾荣华将自己的毛衣拆了又重新给女儿织了件衣服。

做出决定之后,顾荣华抱着女儿出了门,赵根发默默地跟在身后。

此时天还没怎么亮,街上零零散散的只有几个行人。

顾荣华他们转了一圈又一圈,来到了一个军区大院。

他们想的是,要是女儿能被这里的人领养,估计生活也会过得不错。

顾荣华把女儿放在门口的台阶上,这样的话,如果有人出来第一眼就能看到这个孩子。

可是,她还是不舍得与女儿分开,将孩子放下又抱起来。

在这期间,孩子还以为妈妈是在像平时一样逗她玩,朝顾荣华展开笑容。

看到孩子的笑容,她更舍不得了。

最后,还是赵根发拍了拍她的肩膀,让顾荣华狠下心,将孩子放在了冰冷的台阶上。

随后,她扭头就走。她不敢回头, 怕自己再看到孩子一眼就会忍不住哭。

就这样,她一路流着泪,在赵根发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走回了家。

回到房间里,他们给女儿买的童车还在那里放着,可女儿已经不在了。

顾荣华所有的委屈在这一刻彻底爆发,她扑到女儿的童车上,嚎啕大哭。

她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女儿,却又亲手将她送走。

到了下午,顾荣华再也忍受不了骨肉分离的痛苦了,她要把女儿接回来,他们去乡下,哪怕苦点也不要再分开了。

于是,顾荣华立刻就跑到那个军区大院门口,可是台阶上空空荡荡的,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顾荣华不放弃,她就蹲在大院门口,从里面出来一个人,她就上前拦住问道:“你好,请问你上午在那个台阶上看到过一个女孩吗?看起来有一岁多,将近两岁。”

即使她一直在问,得到的结果始终都是“没有见过”。

到了后来,顾荣华再也承受不住了,她感觉自己想女儿想到发疯。

她紧紧地拽着路人的手:“你见到我女儿了吗?救救我,我要我女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