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俾斯麦,为何上任一周就对“兄弟”奥地利动武?如何看俾斯麦:如果没有对战争后果清醒的认识,就不要轻言战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宰相俾斯麦,为何上任一周就对“兄弟”奥地利动武

19世纪的德意志邦国林立,随着工业革命对欧洲封建经济的冲击,德意志各阶层(新兴资产阶级、贵族地主阶级)都迫切需要德意志统一,一是维护自己传统利益,二是对内扩大市场,三是对外扩张殖民。

此时的德意志众多邦国中最有实力完成统一大业的也就只有两个完成自身改革的邦国,普鲁士、奥地利。

铁血宰相卑斯麦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生并成长起来的贵族代表,经历着欧洲工业革命的洗礼,同时也在接受者传统贵族文化的熏陶。卑斯麦迫切渴望德意志能够统一,一方面是主动适应变革,维护自己贵族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是转移国内自由资产阶级的视线,在对外扩张中分得一杯羹。

1862年,卑斯麦正式出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1864年,联合奥地利发动“普丹战争”,从丹麦手中接过石勒苏益格;

1866年,对奥宣战,通过“普奥战争”,将奥地利控制下的被北德诸邦纳入统一;将奥地利排出统一范围,建立北德意志邦联,卑斯麦出任北德意志邦联首相;

1870年,对法宣战,通过“普法战争”,将法国控制下的南德诸邦纳入统一;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并建立德意志帝国,卑斯麦出任德意志帝国首任首相。

正如卑斯麦在出任普鲁士首相后,在下院首次演讲中说道:“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随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对俾斯麦说:“我很清楚这个结局。他们会在我歌剧广场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我的头。”而俾斯麦则回应道:“既然迟早要死,为何不死得体面一些?是死在绞架上,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必须抗争到底!”

如何看俾斯麦:如果没有对战争后果清醒的认识,就不要轻言战争

征服四海,扫清八荒。

对于不少失恋失意的网友来说,极端解决问题的方式绝对是一件令人兴奋和激动的事情。

可是很多时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容易;“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所有人都一样很难做到的。不管他是王健林,还是快递员。人处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压力和艰难,大多数时候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国家也是如此,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而且只是最后的解决方案。一旦打起仗来,对个人并不一定代表鲜花和荣誉,大多时候其实意味着饥饿、寒冷和黑暗。

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从“总体战”的角度来看,无论老百姓的战争下艰难生活意志,还是国家整个经济结构,其实面对战争的压力还是很脆弱的。

另一方面,打仗的目的是要“赢”,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处在一个大转变的阶段,也没有为大规模冲突做好足够的准备。

最后,说一点儿题外话,毛主席是五百年或者可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禀赋超群的伟人。他已经走了,我们这个时期能够重复他老人家创造的历史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