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有哪些习俗?过年习俗,你知道多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过年有哪些习俗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从腊月初八开始,春节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一直持续到正月里的元宵节后,然后正式步入春天的轨迹。

一进腊月,随着浓烈的年味而来的传统风俗也多种多样,象腊月里扫房子,迎灶王爷,贴春联,放鞭炮,蒸馒头,炖大肉,祭祖,打春酒,吃团圆饭,给压岁钱意为着长一岁,最重要的是“熬夜”一年岁为首,“熬夜”也叫,“守岁”意为着“除旧迎新”的意思。然后大年初一“拜年”相传呀!年是一种怪兽,每到年底就是出来祸害人间,于是人们就积累经验,用热热闹闹和红红火火的气氛把年吓跑。“熬夜守岁”的第一个早晨,人们起来相互的拱手作揖问候平安,并挨家挨户的去拜贺祝福。

随着网络时代的开始,“年俗”也随之淡化了。谢邀请。

过年习俗,你知道多少

我们烟台福山这过年习俗是:大年30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火锅.吃饺子.饺子分3O饺子和初一的饺子.初一饺子里有钱。初一早起给街房邻居长辈们拜年,初二是给外公外婆舅舅拜年,三.六.九拜岳父岳母.七大姑.八大姨,正月十五圆霄节闹玩花灯吃完圆霄年就算过去了。




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现在的年味,从现代化媒体炫托到繁忙人流物流的交通运输,表面看年味浓得不得了,但其内容和以前比太空洞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忙,大多数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吃个团圆年夜饭就匆忙上班或忙事去了。至于我们50后的人小时候过年的一些年俗内容,现在其本少之又少,以前从过小年开始是祭灶神,杀个公鸡在脖子上系上红线(我心想这是缰绳),放在灶台上。腊月二十四每家扫尘,各家杀年猪,磨豆腐,泡糯米打年糕,给小孩做灯笼除夕夜小孩子去村里每户拜年用。年三十贴门对子(春联),门对子一贴上人家就不来要账了。吃年夜饭之前放炮仗和烟花。饭后小孩子一大帮到村各家拜年,能搞好多瓜子花生小糖之类。当然大人也给年长者拜年。这一夜人睡得很晚是要候岁。初一是本族拜年的日子,我们地方规矩是初一家,初二舅,初三四才岳父。初一家不需带礼物,一般晚辈给长辈拜年,本村近的一般喝茶吃吃瓜子花生就走了,要是邻村的长辈是要留吃饭的。如果有晚辈小孩子的长辈还要给压岁钱的。上舅和岳父家是不能空手的。三天年每家小孩子可放纵一下,在这几天父母是不会打骂孩子的。这几天家里的垃圾不扔的,放在一处,年过了才扔,这叫只进不出。我只讲了我地年俗的一点,现在过年贴个春联都买的或去年剩的,走亲家也就是岳父母家。人们匆匆就忙去了。年味淡了。

过年一般都有些什么习俗

谢谢邀请!我现在是生活这天津,可是呢?过年吧?南北是有区别的,我们老家吃完连饭以后,全家就上街去看龙灯,我们南方从初一到初三吧,这三天,睡觉没人叫你,是因为三天年吧?随便?可是北方呢?就不一样了,这三天要起来,去给老串门子,然后说过年挺好的!大年初一饺子,我们贵州大年初一是吃汤圆,这就是南北的习俗吧!!谢谢!!

过年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北方二十三是小年,这天晚上送灶神,贡灶糖,从二十三到初夕除打扫房外就是买年货,家家买好多年货,越多越好代表来年生活有余生活美好。

到三十才是大年,也叫初夕,这天人们贴对联,放烟花?,包饺子,打锣鼓,赛龙舞雄狮各种社火,各种舞蹈,还有秧歌等,从初夕到十五天天上演为新年增添了新的光彩和活力。

这些天还有走亲访友习俗,给小孩送红包,和朋友亲人团聚吃酒,话说家常,这些天不干别的活儿只是玩,十五元宵节赏灯,有上班的上班,没工作的到十五以后找工作上班这样也就年过完了,

但是各地有各风俗习惯,只是大同小异而以。

过年都有什么习俗

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习俗有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有:扫尘,办年货、团圆饭、守岁、压岁钱、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过年不是一天,除了除夕夜,还包括年前的准备。就是说过年的那一天除夕一家人吃顿团圆饭,团团圆圆。




各地春节都有哪些习俗能说说吗

坐标湖南。来谈谈我们当地的过年习俗。

1、腊月二十四小年夜送灶神上天过年

这一天吃过晚饭后,家里的女主人会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待自己洗漱完毕后,准备好纸钱香烛鞭炮,精心挑选几种水果点心,怀着虔诚的心恭恭敬敬的在灶台前点香祈祷。一是谢谢灶神爷爷这一年来的辛苦,让家里家里平安,二是祝福他们上天过个好年。

2、年前大扫除

过了小年后,家家户户开始里里外外细致入微的彻底大扫除。

小的时候,每到过了小年,母亲总是把家里的门窗擦拭得窗明几净,那几天妈妈几乎没有歇停的时候。

大到房子,小到床铺凳子,母亲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仔仔细细擦得非常认真。慢慢的,我们长大了,擦窗户抹玻璃的活儿就落在我们身上。所以对于春节我们是既期待又讨厌。期待的是我们有好吃的了,讨厌的是有干不完的碎活儿。

3、除夕的团圆饭

也许整个大中国的团圆饭都是除夕的晚上吃,应该很少有除夕早上吃的吧?我们就是。

除夕的前一天,我们会把第二天早上要做的蔬菜配料全部摘洗干净,把难切的菜品都切好。等到除夕那天凌晨一过,当地的居民就争先恐后的起来准备早饭,我们那俗称“年更饭”。

那天早上,妈妈永远是第一个起床的,家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能去喊醒家里人,需要自己自然醒。因为喊醒他人,是一大忌讳,预示着第二年被喊醒的人不吉利。

爸爸随后会在妈妈起床后立马起床,然后在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并且在客厅里把烤火的设备打开到最大,把屋檐下的灯笼打开,寓意红红火火。

那天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小心翼翼,尤其拿玻璃制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碎碗不能碎杯子。

除夕那天我们不允许说不吉利的话,如果童言无忌说到了,大人听到了会第一时间让孩子连续呸三声。

我们当地的年饭各家各户都会暗暗较量,谁家吃得更早。

等母亲把一大桌子美味佳肴做好,我们先端五个出去敬天地老爷,再敬家里的列祖列宗,最后敬家其他神。

最后就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放鞭炮。这一天的放炮很讲究。鞭炮放的越响越连贯预示着来年越顺利。

等一切做完,就就是我围坐在桌子旁吃年饭了。年饭吃完一般天还没亮。那时候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守在自己家里,不去串门。一定要确保别人家已经吃了饭,才能走动。

吃了年夜饭,爸妈就会给我们发压岁钱红包。那是我们最开心的事。

吃完饭妈妈搞好卫生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接灶神爷爷回来。程序和小年夜的差不多。

3、大年初一拜大年

大年初一那天,我们是吃面食。因为面食有寓意“发”的意思。我们属于南方,不会自己擀面,所以都是买现成的挂面。

除夕晚上有部分人家里会进行守岁,大部分人会选择睡大觉。

十二点一到,屋外鞭炮声四起,连绵不断,此起彼伏,大家用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那天我们首先要去的是去庙里烧香。出发的时间也很讲究,父母会看好哪个时辰吉利,在那个时辰到了后鞭炮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