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三顾茅庐的机会让给前期求贤若渴的曹操,曹操会三顾茅庐吗?曹操求贤若渴,为何没人将诸葛亮推荐给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假如把三顾茅庐的机会让给前期求贤若渴的曹操,曹操会三顾茅庐吗

会的,因为曹操是个有名的政治家,他的用人之术是相当高明的,所以他招揽的理论和军事人才多多。

曹操求贤若渴,为何没人将诸葛亮推荐给他

历史上,有人将诸葛亮推荐给曹操,曹操也曾延揽诸葛亮为自己效劳,不过诸葛亮没有投曹罢了。

历史上,曹操不止一次延揽过诸葛亮,只不过不是亲自上门,而是派人请。

诸葛亮则是一听到风声就马上跑了,压根没正式跟曹操派来的人见过面。诸葛亮不仅自己跑,连老婆带养子诸葛乔(诸葛亮当时还没生儿子)都藏起来了,只留下弟弟诸葛均应付场面。

曹操后来用在徐庶身上那招,在诸葛亮这行不通,他请了诸葛亮几次,诸葛亮总是躲着,曹操就放弃了。

诸葛亮不肯效力于曹,与曹操的信仰有关。

秦汉时期,迷信之风极盛,所以东汉才会出现黄巾起义。黄巾教徒、五斗米道,包括三国早起出现的“黑山贼”,全部都是道教势力在作乱。

诸葛亮当然也是道教出身,临清派开蒙,至今在山东还留有诸葛亮学道的一集。诸葛亮主老庄,是道教显宗学派。

曹操也很迷信,不过他所信的与诸葛亮正相反,他笃信的是道教的隐宗。而且,曹操招纳了很多方士,比如《后汉书》《典论》里记载的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郗俭、朱建平、周宣、朱隐芝、华子期,以及看过《三国演义》的人熟知的左慈、管辂,甚至还包括一个华佗——华佗也是道教隐宗的,不过华佗是太平道的,也就是闹黄巾起义的那个教派。

此外,曹操夺取汉中以后,收服了汉中之主、天师道首领张鲁,并且跟张鲁结了亲家。由此也可知,曹操对道教隐宗是个什么态度。

道教显、隐之争在后汉三国时水火不容,内斗不亚于三国武将在战场上厮杀。诸葛亮作为显宗的人才,极度厌恶隐宗。

诸葛亮最讨厌的就是曹操手下那些方士。

反过来,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郗俭、朱建平、周宣、左慈这些人也讨厌诸葛亮,双方是死对头。

曹操又很信任甚至依赖这些方士,他对方士的亲近,就连他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有所不满。曹丕在《典论》里、曹植在《弘明集》里,都吐槽过曹操。

尤其曹植,指桑骂槐说他爹“纳虚妄之辞,信眩惑之说,隆礼以招不臣,倾产以供虚求……纷然足为天下笑矣”。

曹操不肯为了一个诸葛亮放弃自己的信仰,放弃手下那么多方士,诸葛亮与曹操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调和了。

具体是谁向曹操推荐过诸葛亮已经不可考了,但诸葛亮既反对曹操的信仰,同时又跟曹操手下的方士们是死对头,他就铁定不肯效力于曹操了。

曹操当然也知道诸葛亮与自己理念不合,所以他原本对诸葛亮的兴趣就不是特别大。他延揽诸葛亮的时候,也绝对想不到诸葛亮有那么大本事。

再后来,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过估计曹操也不特别后悔。

因为诸葛亮虽然有帮助曹操夺取天下的能力,却没有治病的能力,而曹操是有痼疾的。他手下的方士除了教曹操一些马赛克的东西,像甘始、封君达、郗俭等人也都会治病,曹操也是靠他们给自己进行治疗才活了那么久。

如果为了诸葛亮而放弃这些方士,没人给他治病,也可能没等赤壁之战曹操就小命不保了,所以曹操放弃延揽诸葛亮而留下方士,也算是有失有得了。

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求贤若渴”的诗作吗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平定了北方的割据势力,又将亲率大军准备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国。这首诗写他在皓月当空的夜晚置酒宴请诸将,酒酣时慷慨而歌,希望广纳贤才为己所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并非教人及时行乐,而是慨叹人生苦短要惜时建功立业,并希望那些贤才尽快归到他的麾下来施展才华,实现他们的人生抱负。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话主要体现作者的“忧思”,这是一种充满着浓浓家国情怀的忧国忧民忧己之情,更进一步体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思贤、求贤的急切心情。

“良禽择木而栖”,作者希望那些还在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贤达之人,应该当机立断做出英明的选择,和他一起共建伟业,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进一步表明了自己求贤的决心和意志,并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面了自己对待贤士的态度,以及对统一大业的自信。

上联:三顾茅庐求贤若渴,下联怎么对

上联:三顾茅庐求贤若渴

下联:八斗才高南宋诗人

刘表一生求贤若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为何一生没向他抛过橄榄枝

刘表心中诸葛亮

▲刘表

《三国志·蜀书》记载: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刘表生于公元142年,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相差39岁。诸葛亮是跟随叔父诸葛玄一起依附刘表。诸葛玄和刘表是故交,且在公元197年左右去世。诸葛亮十几岁的时候刘表就认识他,那时刘表是已经50多岁的中年人。两人年龄相差甚大,刘表也未注意其才能,就当做故交的侄子,毛头小子而已。诸葛亮大概16岁左右,到隆重耕地隐居。

“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从这个记录中也可以看出,刘表也是跟当时世人一样,认为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只是自己吹嘘罢了。加上暗弱的刘表没有伯乐识千里马的慧眼,肯定不会请诸葛亮为他谋事。

诸葛亮心中刘表

《隆中对》中有句话: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可知,诸葛亮是认为刘表是没有能力守住荆州之地,自喻为管仲、乐毅的诸葛亮是有远大梦想,不可能将要被他人灭掉的主公服务。即使刘表请他到账下谋事,诸葛亮肯定拒接。

结语

①刘表和诸葛亮在年龄上差距甚大,诸葛亮年轻时,刘表早已有一帮下属已形成团队为他谋事,那也就没有必要另请年轻人为他主谋事情,另外组成一个班子。

②两个人在心中都有点看不上对方,所以不可能形成君臣关系。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