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以前的照片(长江三峡的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长江三峡的图片

大坝口

为什么叫三峡呢有哪三峡组成的

有三座峡谷组成,所以叫做三峡。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跨重庆奉节县、重庆巫山县、湖北巴东县、湖北秭归县、湖北宜昌市,长193公里。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扩展资料

长江三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2001年度(2000年12月~2001年11月)三峡库区气候总体特征为偏旱偏暖。各地年度降水量普遍偏少,气温普遍偏高。与常年相比,库区冬季降水偏多,春、夏、秋季降水持续偏少。

年内气温变化较大,与常年相比,冬季、秋季及初春、盛夏气温偏高,仲春、初夏及夏末气温偏低。库区平均风速略小于常年且季节变化不大。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等13项指标分别进行单项水质评价。

枯水期:水质较好,Ⅰ、Ⅱ类水质断面占监测断面总数的87%,Ⅲ类水质断面占监测断面总数的13%。

平水期:水质较好,Ⅱ类水质断面数占库区监测断面总数的67%,Ⅲ类水质断面占监测断面总数的33%。

长江三峡是哪三峡有详细资料和图片吗

  关于长江三峡的资料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的宜昌的南津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长江 三峡,人杰地灵,它是中国 古文化 的发源地之一。大峡深谷,曾是 三国 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 白帝城 、 黄陵 、 南津 关 等。他们同 旖旎 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 闻名中外 。
  三峡全长193公里(千米),两岸 悬崖绝壁 ,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 李白 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使白帝城更加出名。三峡特产:美景、美人、美石,美景有:三峡自然风光、三峡人家、三峡大坝,美人:有王昭君;美石有:景观奇石幻彩红、三峡浪。  来自百度百科词条 长江三峡 这是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9%95%BF%E6%B1%9F%E4%B8%89%E5%B3%A1%E9%A3%8E%E5%85%89&ie=utf-8∈=6392&cl=2&lm=-1&st=-1&pn=1&rn=1&di=169072823100&ln=1998&fr=&fm=index&fmq=1353595734546_R⁣=&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 貌似近期的木有,烧瑞啦@!!!!2012-11-22 22:49:51

长江三峡名称的来历

长江流过四川宜宾后,经重庆江津到湖北宜昌段被俗称为“川江”,是历史上巴蜀、黔(通过乌江在重庆涪陵注入长江)通往中国东部唯一的水上通道。

川江下游江水穿越中国大陆第二级阶梯巫山山脉,形成了长江上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大峡谷,因而该区域被合称为“三峡”。

地质演变

由于不同地区的岩性,三峡有峡谷和宽谷之分,峡谷多位于石灰岩地区,其地岩层质地坚硬,抗蚀力较强,因而河流对其两岸侵蚀较弱,但垂直裂隙比较发育,水流趁隙而入,对底部侵蚀。

随河床逐渐加深,两岸坡谷岩层逐渐失去平衡,沿垂直裂隙崩落江中,形成悬崖峭壁。

而当河流经过比较松软、抗蚀力较差的砂岩和页岩地区时,河流向两旁侵蚀作用加强,便形成宽谷。

关于三峡的具体形成有不同说法,地理地质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距今7000万年以前,在燕山运动中,川东和鄂西一带形成了巫山等一系列褶皱山脉。

它们由西南-东北走向转为东西走向,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这些山脉与北面的巴山之间是一个东西相对低凹的地带,古长江的峡江段便沿此低凹带向东流去。而随着该地区地壳的继续上升,河流下切愈加剧烈,最终形成三峡。

扩展资料:

自然景观

长江三峡风景秀丽。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描述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中有许多著名景点。著名的夔门,位于三峡的入口处。两岸山崖刀劈斧砍,十分壮观。自古就有:“夔门天下雄”的说法。巫峡南北两岸的巫山以十二峰最为壮观,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具魅力,相传它是帮助大禹治水并为船工导航的仙女化身。

西陵峡则中有著名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黄牛峡、灯影峡等。长江三峡亦有“瞿塘雄、巫峡秀、西陵奇”之称。


人文景观

东晋袁山松《宜都山川记》中述三峡壮景:“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

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李白诗《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即描述此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江三峡

老照片:外国间谍镜头下1927年的长江三峡,这些景观已成绝响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四百余里,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峡无峰不雄,无滩不险。瞿塘峡以雄伟峻拔著称,巫峡以幽深秀丽驰名,西陵峡以滩险水急逞胜。在三大峡谷之间,处处风光旖旎,两岸青山,数叶扁舟,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似诗如画。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1927年,是当时的外国间谍在三峡地区拍摄的珍贵的影像资料。图为1927年宜昌段的西陵峡,可以看到长江滚滚东流,穿越峡谷的壮观气势。

图为1927年的巫峡岸边的一处悬崖峭壁。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著称天下。“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是对巫峡真实的写照。

图为1927年的西陵峡的江滩,几艘江船停靠岸边,峡谷的尽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