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花都华侨农场的采茶姑娘现在在哪呢
发布时间: 2023-07-11

1955年3月,广东省花都华侨农场建立,属广东省侨务委员会和花县。1959年,改名国营花县华侨农场。1984年,再易名为广东省花县华侨农场,属广东省华侨农场和花县。1992年,属广东省华侨信托投资公司,党政管理归花都市。1993年,花县撤县设市,更名为花都华侨农场。199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花侨镇。2005年,因花都区行政区划调整,将北兴镇、花侨镇(花都华侨农场)并入花东镇,同时挂广东省花都华侨农场牌子。目前,辖区面积14.55平方公里,在册人口5200多人,其中归侨侨眷4800多人。

九十年代花侨农场地名图

花都华侨农场居住生活着来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柬埔寨、印度、老挝、新西兰、马达加斯加、香港、澳门等 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侨眷 ,被人称为“流溪河畔的小东南亚”和“小联合国”,是广东省著名侨乡。

由于华侨农场地势北部和西北部高,大部分为低丘陵和山地;南部低,为流溪河冲积平原。丘陵由沙砾岩和花岗岩构成,特别适合种植业发展。曾几何时,华侨农场除水稻、蔬菜、花生、水果、柑橙、荔枝、芒果等外,依山顺坡,种植有大片的茶园,是花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茶业一度兴盛,生产的茶叶驰名全省,远销海内外。

展开全文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于部分东南亚国家先后发生排华事件,为了安置被驱赶回国的归难侨,中国政府按照“按籍安置,主要面向农村,有技能的量才录用”和“有家归家、有亲投亲、面向农业、自力更生 ”的安置方针,在全国创办华侨农场。

1955年 3月 1日, 花都华侨农场应时而生。建场初期仅有三个作业区,人口584人,垦荒达5510亩。1960年,安置了1000多名印尼华侨。1979年,安置了2000多名越南难侨,成为广东省23个华侨农场之一。

为安置归难侨,28岁的蒋国泰来到花东,被任命为花都华侨农场第一任场长兼党委书记。此前,这里还是林场,荒山野岭,人迹罕至。职工也只有10人。随着分来的归侨越来越多,华侨农场渐渐有了数千职工,成为最早的“拓荒者”。

当时农场的管理实行男女分开,住在集体宿舍里面。即使是一家人,也要分散开来,不能住在一起。宿舍是泥砖砌成的,里面是一排排上下铺的“碌架床”,由于人很多,空间显得非常狭促。后来,由于接收的归难侨太多,宿舍住不下,就只能住进附近村子里的祠堂里面。蒋国泰身为场长,也没有办公的地方,他住的那个小房间,搬进一张桌子,就是办公室了。

在网上搜索华侨农场的相关资料, 2008年 9月刊发的一篇题为《 华侨农场 筚路蓝缕拓山林》文章提到了蒋国泰,已经80多岁的他回忆到:“当时,农场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机械,成百上千的职工,用锄头铁锹开山辟路,开垦着农场这片广袤原野。大家实行军事化管理,集体劳动,集体吃饭。起床、开工、收工、吃饭和睡觉都是以敲钟为号。所谓的‘钟’,是我们捡回的一段废弃铁轨,撞钟的则是我们平常用的棍子。职工们吃、住在农场,每个月还能领到4元的工资。”

花侨农场第一任场长蒋国泰

张德莲是1960年随父母从印尼回国来到华侨农场的。当时,她还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中学毕业时,她便参加了农场建设。当年开山种茶的情景她依然历历在目:一个个密林丛生的小山头,大家硬是用斧头锄头开垦成了种茶基地;没有机械,他们就徒手搬小茶苗到山上栽种,再一桶一桶挑水浇灌。渐渐的,秋风田、湾弓塘一带,形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茶山,面积大约有几百公顷。当时每天要按时劳动,一般早上7时,就要起床去采茶,因为那时露水正浓,是采摘的最佳时间。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午间休息的时候,大家会围在一起,听其中一位大声地读当天的报纸;有时也会唱起歌来,歌声久久回荡在绿色的原野上……

1956年,华侨农场引进了云南大叶茶和福建水仙茶等经济作物。年种茶450多亩。1962年,农场茶叶产量 113.3吨。

1970年,华侨农场成立了以钟任古夫妇负责的小型茶厂,茶厂坐落在北兴镇吉迳村与花东镇保良村之间,流溪河西渠右侧的大树窝中。尽管如今茶厂背后茶园消失,但周围环境依然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可以想见,当年的茶厂职工是生活在幽静清新的绿色小世界中。

茶场技术人员传授采摘技术

在钟任古夫妇的带领下,茶厂当年产出茶叶50多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的种茶热情。三年后,茶厂职工发展到10多人,产干茶200多担。

1996年12月出版的《花都市地名志》中记载,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华侨农场的洛柴岗作业区、湾弓塘作业区、竹湖作业区、莘塘作业区都以种植茶叶和水稻为主。1974年,农场在莘塘作业区内的金沙岭,建立茶叶一队,称茶一;在洛柴岗作业区的大树窝建立茶叶二队,又名茶二;在湾弓塘作业区的糖寮庄开辟茶园,成立茶叶四队,简称茶四。

而山体由砂页岩构成,赤红壤质的尖峰岭、大王岭的山坡上都有云南大茶叶,秋风田、大㘵等地都是花都茶叶的主要生产基地,其中尖峰牌红茶较为著名。

随着农场各管理区茶园的建立和壮大,茶青产量不断增加,钟任古的华侨茶厂规模也相应扩大,制茶工艺得到改善和提高,并从英德和杭州引进了机械设备。1980年,茶园有 1358亩,干茶总产 44.85吨。比 1970年增加了 14.8倍。 1982年,茶厂职工已经有20余人,茶叶产量却增加到1740多担,比十年前增加了8倍。

采摘之余,大家读报学习

红碎、红条、绿茶是茶厂的三大产品,其中红碎是拳头产品,从70年代后期起到80年代末,每年通过茶叶公司出口500多袋红条和绿茶,主要是内销。广东省花都华侨茶叶贸易公司1980年创办,下辖居民有茶厂一间,占地面积1.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职工83人。有茶叶烘干机,切茶机等设备,年产茶叶4万多公斤。

茶厂员工在制茶

后来,华侨茶厂分为红茶厂和花茶厂,另外成立了一个保健食品厂。这三个厂同属茶叶公司统一领导,其中花茶厂主要是对外来料进行加工。为了创新自己的茶叶名牌,上世纪 80年代初,华侨农场还专门从泰国和日本成功引进高糖动植物甜菊和被誉为“南方人参”的天然植物绞股蓝,研制出甜菊花茶和“宝山牌”南参茶,远销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地,形成了以华侨农场特有的红茶、绿茶、南参茶、甜菊茶为系列的绿色保健饮品。

1987年,华侨农场的茶已经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有茶园116亩,自动喷灌590亩。农场的经营方针从原先种植玫瑰花、香茅等经济作物,到以粮为纲,凉茶并举,再到实行“一茶两水”,即茶叶、水果和淡水养殖的方针,多种经营。当时精制的“中国红茶”香醇清爽,列为广州三大名茶之一,驰名全省,大量出口,为华侨农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63年,华侨农场青年人表演采茶舞

为解决采茶劳力的不足,1987年,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签订机械采茶技术服务协议,选定以花县华侨农场作为机械采茶试点,确定水仙、云大两个品种做实验。经过一年试点,机采每台工时为300到385公斤,是手采工时的25至33倍。根据当地劳动定额管理情况,一个劳动力管理3.5亩茶园(包采摘),平均亩产茶青500公斤,一个劳动力全年劳动生产率为1750公斤。茶青如有手采改为机采,一个劳动力可以管理20亩茶园,劳动生产率达到1万斤,劳动价值提高5.7倍。

机采的引进和运用,总产值提高,而人工工资减少,茶园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并于当年采茶量增产21.2%。在此情况下,华侨农场创出茶叶销售的奇迹,产品出口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0年华侨农场一女职工在茶园采摘

1993年,花侨农场开发大片的茶园,有茶园9600多亩,成为花都茶叶的最重要生产基地,制茶业兴旺发达。同时,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花都华侨农场改变旧体制,开始推行承包制,大大调动了归侨职工的积极性。当时除了生产荔枝、龙眼、杨桃、芒果等亚热带水果以外,茶叶已经成为农场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花都对外最负盛名的产品之一。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到了 90年代后期,农场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过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而传统手工业因经济收入低,种茶面积逐步减少。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华侨农场的茶叶价格偏低,种茶职工收入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而且由于没能及时引进良种,加上种茶、采茶工艺停留在古老的状态中,严重影响了种茶职工的积极性。而茶厂因原料不足,产量出现大滑坡。90年代中期开始,原有传统红茶、绿茶已基本停产。而钟任古夫妇的茶厂虽说仍在原址生产,但只生产绞股蓝和甜菊等保健茶,这已经脱离传统的制茶业,而是另外一种茶了。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2017年 3月,花东镇向全社会有奖征集老照片,最终在入选的 100张照片中选出 10张“最具花东味道的老照片”。这其中,涉及茶叶的就有两张:一张是 1963年花县华侨农场归侨青年表演采茶舞,另一张是 1990年花县华侨农场一女员工在茶园采摘茶叶。

有图有真相,花都茶业的昔日辉煌就浓缩在这方寸之间。

历史终究没有遗忘。

编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