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菊花诗诠
发布时间: 2023-07-11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薛宝钗做东,大摆螃蟹宴,期间大家还做了菊花诗。菊花诗十二题,咏物兼赋事;题目编排序列,凭作诗者挑选;限用七律,不限韵脚。这十二首菊花诗分别是蘅芜君薛宝钗的《忆菊》和《画菊》;怡红公子贾宝玉的《访菊》和《种菊》;枕霞旧友史湘云的《对菊》、《供菊》和《菊影》;潇湘妃子林黛玉的《咏菊》、《问菊》和《菊梦》;蕉下客探春的《簪菊》和《残菊》。我们将具体对这十二首菊花诗作一简单的解释:

宝钗(蘅芜君)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中:蓼,水蓼,花很小,颜色为红色,花朵呈穗状;苇,即芦苇,开白花。一般来讲,“蓼红苇白时”,菊花还没有开。但诗中以菊拟所“忆”之人,所以才有“闷思”、“断肠”这样的词语。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中:旧圃,以前的花圃;秋无迹,即花无迹,修辞说法;梦有知,意思是说惟有梦中能见,这是“忆”的最高境界。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中:“念念”一句的意思是说,秋雁北归南飞,勾起作者无限的想念之情,在传说中,雁是能带书传讯的信使;寥寥,意思是寂寞空虚的样子;砧,与兴秋思有关,也是在写“忆”,参见宝玉《咏白海棠》诗注;迟,意思是说不尽,没完没了。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中:“黄花”,就是指菊花,这一句之中的黄花意象借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自己孀居愁绪的《醉花阴》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重阳,指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在我国古代,以九为阳数,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亦称重九。一般来讲,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我国自古就有登高赏菊的习俗,所以说“重阳是长期分离之人相会之期”。

展开全文

总的来讲,宝钗这首诗用的是“四支”韵。书中,探春对这首诗有很高的评价:“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事实上,在宝钗的这首诗中,最精彩的两句正是探春所高度评价的这两句“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在这首诗之中,薛宝钗把菊花拟人化了,明是忆菊,实是忆人。

另外,这首诗预示了宝钗将来的悲苦命运:在宝玉出家以后,宝钗独居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都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看来,薛宝钗在“忆菊”之中所忆的人就是贾宝玉,是离家出走的宝玉。当然,话又说回来,即使这首诗中暗示的东西再多,它也只不过是一首诗歌,只是朦胧地表达作者的一种内在的情绪,我们不好把每一句都落实,所以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这也是没有意义的。

宝钗(蘅芜君)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二句:丹青,指的是绘画时所用的各种各样的颜料,有时候亦“作画”的代称;较量,意思是忧虑,思考如何恰当。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二句:聚叶,意思是要把菊叶画得茂密一点,所以说“千点墨”;攒,簇聚,我们知道,花朵是由好多花瓣集合构成的,故说“攒花”;霜,这里指代菊花瓣,故用“几痕”。这二句之中提到了我国国画之中的几种画菊的方法,例如泼墨、烘染等法。“泼墨”、“攒花”是画菊常用方法,这在《画居逸品》有很好的记载:“酒酣泼墨,写菊数本……寒香飘拂,凉风飒然。”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二句的意思是说,画菊者风前的菊花姿影心领神会,然后在纸上用浓淡来表现;有浓淡相映,才能密而不乱,才有远近掩映,才能出神入化,才能以假乱真;跳脱,是手镯的一种,用珍物连缀而成,又做“挑脱”、“条脱”。《全唐诗话》:“(文宗)问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跳脱是何物?’宰臣未对。上曰:‘即今之腕钏也。’”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二句的意思是说,画得太真了,以至于不要错认是真的菊花而随手就去采摘。“东篱闲采掇”,语用陶潜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掇,拿取;黏屏,把画贴在屏风上;慰重阳,重阳节虽然到了,但是没有机会赏菊,只好以观画代之,以此来安慰一下自己寂寞的心情。

这一首诗也是宝钗所作,用的是“七阳”韵。宝钗不愧为诗词高手,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丝毫不逊于上一首。“攒花染出几痕霜”、“跳脱秋生腕底香”等句,构思和造句均不落俗套,令人身临其境。另外,最后两句——“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是宝钗在日后寡居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人认为,这也是在暗示,宝钗最后虽然和宝玉结为夫妻,但是宝玉出家,致使宝钗和宝玉的夫妻生活有名无实。

宝玉(怡红公子)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枝头。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二句:淹留,意思是说滞留住。后一句的意思是说,不必为了饮酒或身体病弱而留在家中。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二句:何处秋,即何处花,这里用的是修辞说法。这两句之中的“谁家”、“何处”都深刻地凸显了“访菊”之中的“访”。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二句:蜡屐,木底鞋,据说古人制屐的时候会在上面涂蜡所以才有“蜡屐”,语用《世说新语》阮禹“自吹火蜡屐”事。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旷怡闲适”的感觉,把古代富贵者多着木屐游山玩水的情景表达得很清楚;得得,意思是说“特地”,是唐时方言。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枝头”二句:冷吟,在寒秋季节吟咏;解,懂得,能够;“休负”句的意思是说不要辜负我今天的乘兴游访;“挂杖头”,语用《世说新语》阮修“以百钱挂杖头,至店,便独醉酣畅”事,在这里取其兴致很高的意思。

实际上,十二首菊花诗是有顺序的。宝钗说:“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

宝玉选作了第二、三首。《访菊》这首用的是“十一尤”韵。“访菊”这首诗是贾宝玉平时惬意生活的真实写照。平时,宝玉大多数时间都是无拘无束地同众姊妹在大观园内尽情玩乐,这在“访菊”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宝玉(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移来,是指把菊苗移来,突出了“种菊”的“种”;不期,是“未曾料想到”的意思;秋色,指菊,这里用秋色来代指菊花开放的季节;酹,洒酒于地表示祭奠的意思,在这里的意思是对着菊花举杯饮酒的意思,与吟诗一样,都表示兴致高;寒香,还是在写“菊”;泉溉泥封,指用水浇灌,用土封培,是种菊的技术,这里仍然凸显了“种菊”的“种”;好和,须和;井径,指田间的小路,泛指偏僻小径,“好知井径绝尘埃”这句的意思是说让菊花跟它所在的小路一起都与尘世的喧闹隔绝。

能写出这样的诗作,宝玉也不愧为贾府公子。这首诗用的是“十灰”韵。我们应该记得,在第五回之中,警幻仙子在说宝玉的时候说:“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也就是说宝玉可为闺阁中女儿的良友,和那些“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是有所区别的。宝玉之所以不是一般的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正是因为他尊重女性、关心女性、保护女性,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小家碧玉,也不论是奴婢还是戏子,他都把她们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平等对待。在这首诗之中,如果我们把女子比作菊花的话,那么宝玉吟诵的种菊、灌菊、护菊,就正好表达了宝玉爱护女性、尊敬女性的高尚情操。

湘云(枕霞旧友)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科头,古时候人们把不戴帽子称为“科头”,这首诗中的“科头”是指不拘礼法的样子,与下句中的“傲世”相关合,这个用法取意于唐代诗人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抱膝而坐)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傲世,是描写菊的风格,菊花不畏风霜,冒寒开放,有“傲霜枝”之称,有“傲世”之态;知音,是指知己朋友;荏苒意思是时间过得很快。

这首诗用的是“十二侵”韵。湘云从小就喜爱男装,甚至有一次贾母竟把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