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感800字左右(《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后感大全

 《筑梦中国》该片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分“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7集,每集时长30分钟,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篇一:《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七集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连续播出,受到广大党员的广泛关注,并引发强烈的共鸣和热议。

  该片以图文并茂、形声互动的方式展现了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着眼于坚持和发展,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要战略构想,充分反映“中国梦”释放的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看了这部历史文献纪录片,了解到中国百年梦想、复兴之路的历史变迁,从兴盛到衰败,再到民族复兴,既有历史维度的纵向展示,又有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横向对比,更 体会 到中华民族百年逐梦的艰辛。
  该片通过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纵向连接,回望历史、落点当下、面向未来,将政治情怀和民族情感熔铸在梦想实现的一幅幅画卷中:有弘毅笃定的理想信念,有艰苦卓绝的探索实践,有慷慨激昂的奉献牺牲,有云霞满天的绚烂辉煌。这幅长长的画卷,是对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作出的注解与诠释,勾画了通往未来的路径和方向,沿着这条道路,就会触摸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脉络,就会充溢续写辉煌事业的信心与干劲。

  个人“中国梦”推动社会“中国梦”,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也是社会总动力逐渐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凝聚了几代中华儿女的奋斗,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它的正式播出,是激励广大党员全身心投入实现中国梦宏伟事业的一次总动员。

  篇二:观看《筑梦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近日,资源与环境学院组织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教科629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第一集——风雨如磐。

  纪录片“风雨如磐”用大量的实例和图片生动诠释了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虎门销烟、洋务运动、太平天国、鸦片战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的签订,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后中国人民又通过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等起义抗争来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纪录片将大家带回历史的长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所经历的种种波折,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英勇斗争、力挽狂澜,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付出了艰辛与汗水,甚至贡献出宝贵的生命。在场的学生深深地受到震撼,纷纷表示要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

  据悉,《筑梦中国》全片共分“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七集,我院将会继续组织学生党员观看,加强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增强爱党、爱国意识,进一步凝聚实现“中国梦”的青年力量。 ;

2010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是一篇关于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观后感 的文章,本文是由范文中国责任邢枫为您精心挑选,希望本文能帮助到您,感谢本文作者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