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库全书(什么是《四库全书》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什么是《四库全书》如何理解

《四库全书》系丛书名。清乾隆三十七年开馆纂修,历经十载始成。

全著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四库全书”,此乃保存整理了大量历史文献。

《经史子集》是旧时图书分类的专属之名。既古代著录家序录群之书,多分为七,如汉代刘向《七略》等。晋时荀勗《中经》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南朝时齐国王俭有《元徽四部书目》。至隨代《书经籍志》分图书为《经史子集》四部。自唐代以后,直至清朝人修《四库全书》,皆以《经史子集》四部所分类,每类下再分子目。

而在《四库全书》中,另有仅存名而未收录的,凡六千八百一十九部,九万四千零三十四卷。全书共分抄七部,分别贮藏在清宫内的“文渊阁”,奉天行宫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文汇”、“文宗”的藏书均毁於战火年代;“文源”的藏书被英法侵略军焚毁于圆明园;“文澜”的所藏也多有散失,可谓“全书”历经过种种灾难,最终经后人补抄配全。

当时纂修《四库全书》时,乾隆皇帝是从维护大清王朝统治出发,以宣扬封建教化为宗旨,寓禁於徴,对不利於其统治的著作,或消毁,或命馆臣恣意篡改内容,著书抄录时也多有讹夺耳。

四大名著、四大发明、四库全书等等古代到现代为何热衷于“四”

“四”成为古今大热门有以下八个原因综合促成

一、“四”与方位密切相关。东南西北、左右前后四个主要方位,也让人对“四”非常的适应和接受:比如东西南北四大天王、东西南北四海龙王等等。

二、“四”与物理平衡密切相关。人为平衡和固定一个物体,在人力外力参与的情况下,往往是“四股力量”最为常见、最容易对称安排。比如:四轮汽车、四驾马车、轿子子的4个把手(四抬大轿或者八抬大轿)、四(或8人)人夯土等等。

三、在道家文化里“四”有着独特的意义,出现的也非常频繁,如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以见四这个双倍偶数,是非常有含蕴的,由于道家文化影响深远,四也就很自然的被社会所青睐,因此赋予它别样的特殊意义。

四、四平八稳,四言八句,本身有很强的正面寓意,所以用“四”数,会让人有安全感。

五、“四”与时令密切相关。比如一年四季,四季更替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周期更替,年复一年,让人的思维在时间轴上将“四”认知得非常深刻。

六、四字的词语,让人有一种高雅和音律感,比如“关关雎鸠”,大多数成语也是四字构成,这种现象在写作上也叫作“诗经效应”,也让“四”蒙上一种神秘色彩。

七、“四”与普遍存在的生物属性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相对高等的动物都是“四肢动物”,人类千百万年的观察和经验,就会形成“四”是一个完整的表现是一个正常的表现,所以,往往某种归纳实际是“三”或者“五”,最终可能也会被修正为“四”。

八、到现代,特别是西方初级数学,最基础的就是象限,而象限是二维平面分析定位最好的工具,并得到广泛运用。比如《穷爸爸富爸爸》的象限分析,比如SWOT的四象限分析方法等等,这种工具的使用,也逐渐形成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相对应的,就会产生非常多的四象限分析的结果——很多事物分类都被分成四个部分进行研究。

古代四库全书的书名是什么

目录

经 部

《易经》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礼记》《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孝经》 《尔雅》《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史 部

《国语》 《史记》 《汉书》 《晋书》 《宋书》 《梁书》《陈书》 《魏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史通》《战国策》 《后汉书》 《三国志》 《南齐书》 《北齐书》《旧唐书》 《新唐书》 《列女传》 《越绝书》 《水经注》 《岛夷志略》《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吴越春秋》 《风俗通义》 《华阳国志》《建康实录》 《贞观政要》 《资治通鉴》 《天工开物》 《东周列国志》

子 部

儒家:《荀子》 《说苑》 《帝范》 《政训》 《潜书》 《新序》 《盐铁论》 《潜夫论》 《近思录》 《郁离子》 《传习录》 《呻吟语》《孔子家语》 《温公家范》 《袁氏世范》

兵家:《孙子兵法》 《吴子》 《司马法》 《尉缭子》 《孙膑兵法》 《六韬》《三略》 《握奇经》 《素书》 《将苑》 《李卫公问对》 《虎钤经》《守城录》 《练兵实纪》 《纪效新书》 《何博士备论》

法家:《管子》 《商君书》 《韩非子》农家《齐民要术》 《农桑辑要》

医家:《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洗冤集录》

数理天文类 :《周髀算经》

集 部

《楚辞》 《诗品》 《曲品》 《南戏》 《花间集》 《柳永词》《晏殊词》 《东坡词》 《秦观词》 《放翁词》 《姜夔词》

《四库全书》的四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意义

经史子集华夏文,

百家诸子论乾坤。

炎黄始祖到近代,

万载文明千卷存。

什么是《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丛书名。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始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内容极为广泛,在一定程度上起保存和整理文献的作用。但其编纂目的,在于宣扬有利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图书,对不利于封建统治的著作,多实施抽毁和窜改,以至排斥不录,并加禁毁。全书缮写七部,分藏文渊、文源、文津、文宗、文汇、文溯、文澜七阁。文汇,文宗都毁于战火;文源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所藏亦多散失,经补抄得全。1934年,商务印书馆选印二百三十二种,名《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乾隆命人编纂《四库全书》,从全国各地搜集资料。据后来媒体报导,位于浙江宁波的“天一阁”,那是江南最古最老最大的私人藏书楼,皇命不可违,被迫送京不少珍孤善本。可见当时调动了多少人力物力,对民间藏书采取了非常手段。

名义上皇帝为了保留古籍,传承文化。其真实目的还是从文化上控制人民。凡是符合统治者意图的书能收尽收,凡是不利统治阶级利益的书能毁就毁,毁不了也给窜改。

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流长,先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人们只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其实还有人们不知的历代统治者在对待史书文献方面的取舍。尤其是清朝大兴文字狱,对人们的文化控制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说,乾隆皇帝编纂《四库全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满足统治人民的政治需要,并非是为了继承文化那么简单。(2020/08/03)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