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是2009年,为何总让人觉得是1999年?地球时间加快了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读书时,每一年都过得慢,小时候总觉得时间慢吞吞,想快点长大;但长大后,却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随便眨眨眼,1年时间就飞逝,每年年终总结时都觉得“光阴似箭”,一眨眼就从学生变成了社会人,回忆过去,感慨良多。

而我们学习历史时,也会出现“时间偏爱”的现象,比如说,秦始皇、汉武帝、曹操、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宋太祖等历史人物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他们被作为某一个王朝或者某一个时代的“记忆”代表,至于同一王朝或者同一时代的其他人,却经常被忽略掉。

秦始皇是公元前210年去世的,而汉武帝是公元前141年即位的,这其中只差了69年,但我们总会有一种错误感觉:秦始皇时期的人,不可能活到汉武帝时代。如果不是史书纪年明确写了时间点,光凭人的记忆,很难对历史时间有准确把握,就拿一个热点历史话题来说:

很多人在网上感慨,十年前明明是2009年,但自己总觉得是1999年,好像地球时间被加快了一样。如今2009年也走到尽头,但回想起2011年的事,自己还觉得离很近,细细一算才发现已经过去8年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时间是否会因为个人意志发生改变?

展开全文

对时间的定义,各方有各方的观点。有人认为,时间和空间一样是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它依照序列存在,不断流动,是实际存在的事物;也有人认为,时间只是人们自己划分、创造出来的尺度,宇宙永远只有现在,没有过去未来,人创造时间,是为了在生命周期内记住一些事而已。

从某个方面来说,历史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记忆,但人的记忆对时间的感知总有“快慢”之分,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了一个经典的“时间故事”:晋朝时,有个叫王质的人上山砍柴,围观几个童子下完一盘棋后,他觉得时间只过了一会,谁知一看手里的斧头都烂掉了。

这个典故叫做“烂柯”,王质下山后,发现过去认识的人都死了,村里全是新面孔。也就是说,王质在山上感受到的时间和山下的时间不同,“山中只一日,世上已千年”。这让人不禁想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是相对的,时空是可以被扭曲的,时间流逝有快慢之分。

地球、火星、黑洞的质量不一样,质量会影响时间的快慢,所以飞机上的时间会比地面上的慢,只是差距小,难以被人类发觉。根据相对论来讲,我们觉得时间加快了速度,不可能是源于地球时间加速,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是感觉不到地球时间变快的,除非找参照物。

只有参照宇宙中的其他事物,才能得出地球时间“相对”快的结论,对我们而言,地球上的时间仍然是一样的,并没有改变。很多人会觉得当代历史时间加快,这些人也基本都是已经成年、跨越了两个世纪的人,在过去,他们成长的过程分成了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新的认知灌入脑海。

而长大后,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没有大起伏的人生很难让人记忆点明确。比如,很多人一辈子都记得小时候跟兄弟姐妹抢饭吃的艰苦岁月,却很少能想起几年前家里人都爱吃什么菜。人的年纪越大新陈代谢就越放缓,记忆力下降,对时间的感知变迟钝,会觉得时间加快。

生活节奏的改变、环境的变迁也会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知,现代社会生活优越,工业环境大范围取代了农业环境,过去的大面积灾荒对现代人来说只是书本上的事件,如果人生活在旧社会那种困难时期,就会觉得时间真慢,苦难仿佛无穷无尽。

而现代社会生活质量提高,没有重大事件颠覆生活质量,人自然就觉得时间快了,因为没有新鲜事件填充记忆节点。这种现象被部分人总结为“盛世平庸”,历史上的盛世,总比不上乱世来得让人印象深刻,我们感觉十年前是1999年,其实应该得益于祖国的快速发展昌盛。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