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男是谁?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兰陵王,被称为最美战神,为何喜欢遮面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古代四大美男是谁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男,有多种不同的评选方法。

因为每个人对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但是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

潘安的美貌是历史闻名的。

《世说新语》记载,潘安这个美男,唇红齿白,面容秀丽,乘车出去走在街上,就会引起众人的狂欢,就连老太太都往他乘的车上扔水果。不一会儿,车就满了。(划重点:估计水果吃得多,有利于保养皮肤~)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不仅作战勇敢,还长得很迷人,据称,兰陵王“体身白哲而美风姿”,并且“貌若妇人”,因为长得太清秀,反倒是有点女人味道了。

难怪这么招人喜欢。后来兰陵王上战场,担心因为自己长得太没杀气,就戴了一副面具上阵杀敌,还取得了胜利,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还编造了一个舞曲——《兰陵王入阵曲》。

宋玉,是战国时期屈原的弟子,不仅文章写得好,“善属文而识音”,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男之一。

卫玠从小就是个小帅哥,少年时候,乘着羊车去赶集,人们都争相围观,觉得他是个玉人,就是玉做的人,那该有多美。

有个叫王济的人,和卫玠走在一起,就感觉自惭形秽,直言:“珠玉在侧,觉我形秽。”,意思就是感觉身边的人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反衬得自己很丑。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兰陵王,被称为最美战神,为何喜欢遮面呢

兰陵王,姓高,名素,字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而对于兰陵王为何常着假面,仿佛并未有详细记载。至于有人说是因为他的容貌太美不足以威慑敌人,固而着以假面,或许也有些道理吧。

曾看过电视剧中关于兰陵王着面具出现的场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一情况应该是兰陵王诈死以后才开始的。当然,电视剧中有演绎的成分也是有可能的。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古代四大美男到底有多美

古代四大美男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潘安宋玉卫玠兰陵王,还有一种是潘安嵇康卫玠兰陵王;这里面也就兰陵王像个男人,嵇康是个酒鬼,至于宋玉据说给屈原当过学生,而潘安则成了贾南风的面首,卫玠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第一娘炮,被围观的目光杀死了,比弱不禁风还弱不禁风。

宋玉是不是屈原的徒弟不好考证,但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两个成语就是从他那里来的(语见宋玉《对楚王问》,比刘向《新序》早),不过宋玉的人品肯定是与屈原不同的, 卫玠之死留下一个典故,叫做“看杀卫玠”,但是小鲜肉们的祖师爷只能是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这是古人评出的四大美男子之首。

这个潘安是西晋人,原本叫潘岳,字安仁,杜甫先生写诗为了押韵,就写成了潘安,所以大家就这么叫下来了。

潘安长得有多漂亮,讲一个故事就知道了:少年潘安喜欢拿着一张弹弓(跟现在的形状不同,就是射弹丸的弓)驾着车在洛阳街头打鸟(可见那时候生态环境要好得多),结果洛阳的大姑娘小媳妇全都疯狂了,这些疯狂的女粉丝手拉着手包围了潘安,然后往他的车上扔水果,一会就把车装满了(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逐满车而归)。这件事还演化成了一句成语:“掷果盈车”,用来形容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中的女人们追起星来,一点也不比现在人差。

潘安作为西晋第一小鲜肉,或者说中国第一小鲜肉,抒情诗也写得很漂亮,但是官场上却很不得意——毕竟空有一副好皮囊是不能治国理政的,这一点稍有头脑的当权者都明白,所以直到三十岁,潘安才当上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不甘寂寞的潘安为了升官快一点,居然去抱贾南风的粗腿。这个贾南风大家想必都很熟悉,就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充的女儿。相貌奇丑而又心狠手辣嫉妒心强,是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罪魁祸首——没有八王之乱就没有五胡乱华。

相貌奇丑的贾南风虽然长得对不起观众,但是审美观点还是跟正常人一样的,看着小鲜肉潘安主动投靠,自然把一张丑脸笑成了肉包子。而且这时候不能生育的贾南风(估计傻子皇帝司马衷见了她也没兴趣)正想干掉不是自己亲生的太子司马遹,然后让自己收养的外甥韩慰祖上位。《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五》记载:岳(潘安)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贾南风外甥),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愍怀之文,岳之辞也。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其母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干没不已乎”而岳终不能改。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把贾南风一族连根拔起,拔出萝卜带出泥,潘安东窗事发,也被灭了三族,包括曾经规劝过潘安的老母亲也未能幸免 ……

潘安因为何罪而被诛灭三族中国古代的四大美男都是谁

“焚香出门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在鱼玄机眼里,感动了无数女儿家的牛郎织女的爱情都不值得一提。因为这人世间还有个潘安,一个让上至中年妇女,下至青葱少女都为他倾倒的美男子。人间有这般珠玉,又何必羡慕天上神仙。而珠玉潘安,他的“美”,更是多面的。

首先,他有着绝世的容颜美。《世说新语》曾记载,“潘安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现在我们时不时听说,有明星的粉丝在机场接机,围的水泄不通,甚至影响了机场的正常允许。而这样的局面,对几千年前的潘安来说,都是习以为常的小事。在思想不如现在开放的古代,掷果盈车正是对潘安美貌的切实肯定。长久以来,中国人对男性颜值的最高赞美,就是“面若潘安”。

同时,潘安还有才气美。在岑参看来,“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潘安是足以和曹操比肩的人。曹操的才华大家应该印象深刻,而潘安在曹操面前也能不逊色。当时贾谧门下的幕僚潘安、陆机、左思、石崇等人因文采斐然而被世人称为“鲁公二十四友”或“金谷二十四友”,而潘安被推为二十四友之首。

此外,潘安还有心灵美。现在有个稍微帅气些的男生,女孩子都会担心,自己遇到的是不是个“海王”。帅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潘安,一生却只爱一个人。潘安在心仪的杨家姑娘十二岁时与之订婚,婚后夫妇俩琴瑟和鸣二十六年,让众人都变成了为他们的爱情流泪的“柠檬精”。不幸的是,杨氏早潘安一步离开。悲痛欲绝,潘安为亡妻写了多首《悼亡诗》。这也开了以悼念亡妻为主题的诗歌的先河。

潘安还曾在北宋以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里占了一席之地。为了母亲,潘安放弃了官位。即使上司一再挽留,潘安也坚持回家亲自照顾生病的母亲。潘安种桃李、蔬菜,养羊,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供养母亲的财物,还时常陪母亲散散步、唠唠嗑。

由内至外,潘安这个人都在不断散发着魅力。我们说潘安美得无人能及,正是因为他不仅仅美于一面。

可能有朋友在怀疑,我们熟悉的《二十四孝》里好像并没有潘安的影子。确实,宋人郭居敬在重新修撰《二十四孝》时,以潘安在政治上长期趋炎附势并最终导致被诛三族为由,删去了潘安的事迹。

郭居敬的这个理由,正是潘安丧命的重要原因。潘安自为官以来,一直喜欢趋炎附势。就连潘安的母亲,都曾看不下去自己儿子的这种做法,曾劝诫潘安不要趋炎附势。墙头草,随风倒,倒太甚,总会遭。趋炎附势之人依赖于政局,政局变换往往让这些人或猛升,或狠跌。而潘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