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罢官历史事件的简介是什么呀?吴晗的海瑞罢官指的是
发布时间: 2023-07-06

海瑞罢官历史事件的简介是什么呀

京剧传统剧目  京剧传统剧目,剧情:明朝首相徐阶告老还乡,其子徐瑛仗势霸占民田、 气死赵玉山之子,又抢走赵的孙女小兰。小兰母洪氏赴县控告。县令王明友受贿, 当堂打死赵玉山,轰出洪氏。海瑞正调任应天巡抚,得知冤情,复审此案。徐阶自恃有恩于海瑞,代子求情,提出交田赎罪。海瑞指明占田应退,犯法当诛。徐阶恼怒,唆使朝臣弹劫海瑞,新巡抚戴风翔亲来摘印。海瑞于交印前,斩了徐瑛及县令王明友。
  1961年吴晗根据《明史·海瑞本传》及李卓吾《海瑞传》等编写,由北京京剧团演出。马连良、裘盛戎、李多奎等首演,在表演艺术上均有新的尝试。

吴晗的海瑞罢官指的是谁

吴晗的海瑞罢官没有所指,是1959年毛泽东看了关于海瑞直言上书的历史,针对干部中不敢讲真话的问题,提倡学习海瑞“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中宣部于是指示文艺界响应毛泽东的号召编写颂扬海瑞精神的文艺作品。于是便有了吴晗的“海瑞上书“和“海瑞骂皇帝“的文章和剧本。当时著名的京剧艺术家马连良演出了京剧“海瑞罢官“,毛泽东观看后大加赞赏。而到了1966年,毛泽东出尔反尔,把吴晗的“海瑞罢官“和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被毛泽东罢官联系在一起,纯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原文内容是什么

现在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上来:《海瑞罢官》这张“大字报”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国人民究竟起什么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研究一下作品产生的背景。大家知道,一九六一年,正是我国因为连续三年自然灾害而遇到暂时的经济困难的时候,在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一再发动反华高潮的情况下,牛鬼蛇神们刮过一阵“单干风”、“翻案风”。他们鼓吹什么“单干”的“优越性”,要求恢复个体经济,要求“退田”,就是要拆掉人民公社的台,恢复地主富农的罪恶统治。那些在旧社会中为劳动人民制造了无数冤狱的帝国主义者和地富反坏右,他们失掉了制造冤狱的权利,他们觉得被打倒是“冤枉”的,大肆叫嚣什么“平冤狱”,他们希望有那么一个代表他们利益的人物出来,同无产阶级专政对抗,为他们抱不平,为他们“翻案”,使他们再上台执政。“退田”、“平冤狱”就是当时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焦点。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它必然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用这种或者那种形式反映出来,在这位或者那位作家的笔下反映出来,而不管这位作家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海瑞罢官》就是这种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的反映。如果吴晗同志不同意这种分析,那么请他明确回答:在一九六一年,人民从歪曲历史真实的《海瑞罢官》中到底能“学习”到一些什么东西呢?

我们认为:《海瑞罢官》并不是芬芳的香花,而是一株毒草。它虽然是头几年发表和演出的,但是,歌颂的文章连篇累牍,类似的作品和文章大量流传,影响很大,流毒很广,不加以澄清,对人民的事业是十分有害的,需要加以讨论。在这种讨论中,只要用阶级分析观点认真地思考,一定可以得到现实的和历史的阶级斗争的深刻教训。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化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吴晗的《海瑞罢官》,是在1959年4月毛泽东提倡学习海瑞之后开始写作,于1960年底完成的。从1962年开始,党内在对“大跃进”的错误的认识,对纠正错误、克服困难所应采取的措施的认识等问题上的分歧有所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江青多次向毛泽东提出,《海瑞罢官》有问题,要批判。毛泽东开始时虽不同意,后来还是被说服了。从1965年初江青在上海与张春桥共同策划,到姚文发表,整个写作过程,是在中央政治局除毛泽东外都无人知道的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姚文元的这篇点名批判文章,捕风捉影地把《海瑞罢官》中所写的“退田”、“平冤狱”,同所谓“单干风”、“翻案风”联系起来,硬说“‘退田’、‘平冤狱’就是当时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焦点”,《海瑞罢官》“是一株毒草”。毛泽东批准发表这篇文章,并示意全国报刊转载。这篇文章的发表,以及随之而来的群众性的批判运动,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