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喀秋莎火箭炮(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喀秋莎”火箭炮凭什么一战称神

 

2023/7/11 1:39:23 ('互联网')

本文目录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喀秋莎”火箭炮凭什么一战称神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BM-13,为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运载车时速90千米。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真正扬名抗美援朝是在旷日持久的上甘岭战役。

喀秋莎火箭炮是什么

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种被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较于其他的火炮,这种多轨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但其准确度较低且装弹时间较长。它们虽比其他火炮来的脆弱,但价格低廉、易于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喀秋莎成为了第一种苏联大量生产的自行火箭炮(自行火箭炮不同于自行火炮),并常将其装载于卡车上。和其他火箭炮相比,这样的机动性为喀秋莎带来其他的优势: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并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离开。其火箭发射车为美国援助的雪佛兰G7100及福特-马蒙·夏灵顿卡车和苏联自己生产的吉斯151卡车。
BM-13“喀秋莎”火箭炮,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火箭炮的流行名称。系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这是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工厂出厂时的标记,K即是俄文单词共产国际的第一个字母。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当时严格保密,苏联红军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联红军里传播开来。

金刚川中的喀秋莎是什么武器

BM-13型火箭炮,俗称“喀秋莎”火箭炮,曾用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

在《金刚川》电影中,数次出现了我军“喀秋莎”火箭炮的攻击场景,在大银幕上看起来像是漫天烟花,直击美军的炮兵阵地。从资料来看,它一次齐射可以发射16枚132毫米弹径的火箭弹,最大速度355米/秒,最大射程8.5千米,所以才会在观感上像烟花。

《解放军报》刊文《“战士最爱你,敌人最怕你”——上甘岭战役中的“喀秋莎”》,详细讲述的正是“喀秋莎”的一些信息——BM-13型火箭炮,俗称“喀秋莎”火箭炮,曾用于抗美援朝战。1939年,苏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款火箭炮,秘密命名为BM-13型火箭炮。

这是一种多身管的自行火箭发射器,其发射器的主体是车载多轨道定向器,采用电子打火的方式点燃火箭弹尾端的推进装置来发射弹药。火箭弹战斗部装有TNT炸药,落地后会发生剧烈爆炸来杀伤目标,一次齐射可以发射16枚132毫米弹径的火箭弹,最大速度355米/秒,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个发射,也可部分连射,能在7-10秒钟内将16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再装填一次只需5-10分钟,因而火力凶猛。

扩展资料:

该火箭炮是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的。由于“共产国际”一词的俄文第一个字母是“K”,所以该厂把“K”字打印在炮车上作为本厂的代号。这种火炮在当时是新式武器,属于绝对机密,连操作人员都不知道其正式名称。战士们非常喜爱这种炮,看到炮架上的“K”字,联想到当时苏联正流行一首名为《喀秋莎》的歌曲,同时“喀秋莎”本身是苏联姑娘的常用名,于是给该炮取名“喀秋莎”。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打响时,中国人民志愿军迎来了苏联援助的“喀秋莎”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用凶猛的火力在朝鲜战场大显身手,在上甘岭和金城反击战中摧毁了美军信心。有资料显示,1953年7月13日晚9点左右,金城战役正式打响,志愿军集中了五个“喀秋莎”炮团和其他炮兵部队的上千门火炮,在这场战役中,喀秋莎火箭炮一共发动了69次齐射,帮助步兵取得了金城反击战的胜利,促使美国不得不尽快在谈判桌上妥协,为板门店停战协定的最终签订扫清了障碍。

喀秋莎火箭炮点火原理

:火箭炮都是采用多管组合式的布置方式,根据口径不同有数个和数十个发射管。火箭炮发射的原理就是利用火箭发动机燃烧形成气体压力从尾部喷出产生作用力,火箭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脱离发射管向前射出,这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形成必然会给发射管带来振动作用,因此,火箭炮的连续发射就不能从一侧开始连续发射,而是左边一发右边一发交替发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发射时产生的振动偏差,增大精度。这是目前火箭炮普遍的发射方式,也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潜艇发射导弹的要求:这个有点复杂了,我们以弹道导弹核潜艇为例子。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射弹道导弹时的深度不能太深,太深的话导弹从发射管发射出来时容易受水流的影响,同时出水时海浪的冲击会使导弹的垂直角偏差过太,我们从视频中也能看出来,几乎都有一种快要横过来的感觉,特别是冷发射时更明显。通常的深度为30~50米左右,而且潜艇的速度要慢速,导弹出发射筒的速度很慢,如果速度太快,导弹巨大的截面积受水阻力作用会折断或是损坏弹体。
潜艇由于在水下,靠调节吃水来保持平衡和深浅,而一枚弹道导弹的重量有几十吨,通常搭载12~24枚,分两排布置,如果从一侧连续发射,势必会造成潜艇的配平失衡。因此潜艇发射导弹时和火箭炮是一样的,前左(右)一枚,后右(左)一枚交替发射,这样就对平衡破坏小。另外潜艇的发射时其导弹的密封盖的打开很困难,在水压的作用下是很难打开的,打开后瞬间涌入的海水压力会容易破坏导弹的弹体,因此,在发射前导弹的弹筒要首先加压或是加注海水,使发射筒内和筒外的压力一致,就像发射鱼雷一样,这种发射适合热发射方式。

金刚川喀秋莎是谁发射的

在电影《金刚川》中喀秋莎是我军志愿军发射的。具体是谁发射的,电影中没有给出发射喀秋莎人物的镜头。对于“喀秋莎”这个名字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

喀秋莎特点

“喀秋莎”火箭炮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八条发射滑轨,一次可发射口径为132mm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可达到8.5千米,可以单射,也可以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

“喀秋莎”火箭炮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大约需要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要7-10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总共有四大系列,分别是BM-8系列、BM-13系列、BM-30系列和BM-31系列,最为典型的是BM-13系列。

“喀秋莎”在二战中赢得了苏联士兵们的广泛好评和青睐,它曾在莫斯科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喀秋莎火箭炮的诞生,也开启了火箭炮大面积压制敌方的时代,不愧是士兵心目中的“战争女神”。

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能进战壕躲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躲进战壕躲避,意义不大。而且你也没有这么快的速度。

喀秋莎同传统火炮最大的区别,在于火力覆盖面大。

喀秋莎只要一次齐射,就覆盖远远大于传统火炮打击的区域,会造成极大的杀伤。

当德军恼羞成怒进行还击的时候,喀秋莎早就撤退走了。

这种战术让喀秋莎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也成为前线苏军士兵最喜爱的东西。

喀秋莎火箭炮,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有着非常良好的战绩。以斯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