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古诗(唐诗三百首和诗经三百首,哪一个更有研究价值
发布时间: 2023-07-06

唐诗三百首和诗经三百首,哪一个更有研究价值

《诗经》更具有研究价值。

首先: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发端,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从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来看,诗经反映的是距2500多年前人类生产、生活、狩猎等诸多社会活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是唐诗所没有的。

其次:

先秦时期,可供研究的文字资料极为稀少,流传下来的一部诗经,显得弥足珍贵。反观唐诗,是1200多年前发生的,中国历史进入唐朝后,可供研究的文字资料相对来说已经较为丰富,从研究价值来说,不及诗经。

最后:

《诗经》内容极为丰富,不仅反映了早期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狩猎等诸多活动,还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也是华夏早期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对探索中华文明的源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诗三百首》究竟有多少首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唐诗数量约有五万多首,后世多有选本。

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撰,《唐诗三百首》每有增补,有三百一十三首、三百一十七首、三百二十一首等不同版本。此次盘点以三百一十八首的版本为准。

收录了多少首诗?多少位诗人?

《唐诗三百首》共收录诗人77位,作品共318首。这77位诗人分别是:

白居易、岑参、常建、陈陶、陈子昂、崔颢、崔曙、崔涂、戴叔伦、杜甫、杜牧、杜审言、杜荀鹤、高适、顾况、韩翃、韩偓、韩愈、贺知章、皇甫冉、贾岛、金昌绪、李白、李端、李频、李颀、李商隐、李益、刘长卿、刘方平、刘昚虚、刘禹锡、柳中庸、柳宗元、卢纶、骆宾王、马戴、孟浩然、孟郊、裴迪、綦毋潜、钱起、秦韬玉、丘为、权德舆、僧皎然、沈佺期、司空曙、宋之问、李隆基、王勃、王昌龄、王翰、王建、王湾、王维、王之涣、韦应物、韦庄、温庭筠、无名氏、西鄙人、许浑、薛逢、元结、佚名、元稹、张祜、张籍、张继、张九龄、张泌、张乔、张旭、郑畋、朱庆馀、祖咏。

体裁分类

五言古诗(35首)

乐府(43首)

七言古诗(28首)

五言律诗(79首)

七言律诗(53首)

五言绝句(29首)

七言绝句(51首)

收录诗作数量前五名的诗人

杜甫:39首

李白:33首

王维:29首

李商隐:24首

孟浩然:15首

最长的诗:《长恨歌》

《长恨歌》(节选)

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共120句,840个字,形象的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语言宛转动人,感染了无数后世的读者。

被引用最多的诗句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天若有情天亦老」因为太过闻名,不仅被无数文人雅士引用在诗词里,现在也被许多作词者引用到歌词里,足见其魅力。

最著名的节气:清明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两首佚名诗作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说是杜秋娘,至今仍有争议。

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这首诗是题在杭州望海楼的柱子上的。作者名姓已不可考,但我们可从中体会到一种复杂的情感。这不是一般的思乡之情,而是作者常年羁旅在外而产生的一种落寞之感。

最全能的诗人:李白、杜甫

杜甫和李白是唯二位,每种体裁的诗作都有作品收录的诗人。

唯一的皇帝诗人:唐玄宗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这首诗是唐玄宗祭孔子时所作,此诗嗟叹了孔子复杂坎坷、栖遑不遇的一生,表达了深深的悼念

题目最长的诗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首诗的题目共59个字,比正文还多出3个字。题目就像序言一般,意为因为战乱,兄弟离散。某天看到月亮,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散在各地的兄弟姐妹。

因为原题名太长,一般人称这首诗为《望月有感》,「一夜乡心五处同」也成为思念的名句。

看完这些记录,对于《唐诗三百首》你是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呢?

公众号【ACG古风控】欢迎你的关注!

图片仅供欣赏,不作商用,侵权即删

与其相忘于江湖,不如手动关注我们

你喜欢《唐诗三百首》吗

我非常喜欢《唐诗三百首》。尤其喜欢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那首《登岳阳楼》的诗句,闲余之时我便在心里默念: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吳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杜甫说明自己对洞庭湖向往已经很久,“今上岳阳楼”心愿终于得以实现。诗人登楼之初的那种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战国时吴地在洞庭湖的东边,楚地大部分在洞庭湖的南面,洞庭湖汪洋万顷,仿佛在东方的吴和南方的楚之间划开了一道大的裂口,八百里洞庭碧浪摇空,日月星辰出没其中,仿佛天地也白夜浮动在她的洪波之上。十个字就把洞庭湖的壮伟开阔异常生动地写出来了。“坼”字,“浮”字,精准有力,把洞庭湖的气势充分表达出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登楼观赏湖景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无一字”指同亲戚朋友音信全无“有孤舟”指自己长年漂泊,惟有小船相依为命。远离家乡,隔绝亲友,成年栖身在小船之上,漂流在江湖之间。现在登上岳阳楼,眼前的湖景是这样空阔浩荡、壮丽多姿,想到自己的身世却是如此落寞。相形之下,更加深了自己的孤独漂零的感觉。最初登楼的喜悦兴奋之感,很快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对自身遭遇的深沉的感叹。客观景物的广阔同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感,形成尖锐的矛盾,诗人开始的兴奋与后来的沉痛也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在诗里。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前一句的意思是:在关山的北面正发生激烈的战争。后一句的意思是:凭靠着岳阳楼的栏杆上不住热泪横流。据记载,杜甫登岳阳楼的这一年,吐蕃从西北进攻唐王朝,唐朝派郭子仪等人率大兵进行抵御。“安史之乱”的内忧刚刚过去,外患接着产生,杜甫因此而引起对于时局的深重忧念。“戎马关山北”从个人的不幸扩展到时代的灾难,诗的境界又为之一跃,出人意表,引人深思。有此一句,诗人的胸襟怀抱才同洞庭湖的壮阔景象相称。杜甫的伟大也由此而充分显示出来,结尾一句用“凭轩”二字照应登楼,“涕泗流”既是为个人的坎坷漂泊而流泪,也是因伤忧国而痛哭,慷慨苍凉,内含深厚,我仿佛看到衰老的诗人在岳阳楼上面对着洞庭湖的浩淼烟波而眼泪纵横的生动形象。

在杜甫这首《登岳阳楼》诗里,诗人的感情,始则以喜,继而以忧,始而忧己,继而忧国,一直到慷慨淋漓,涕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