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木瓜》全文?诗经小雅伐木篇的全文加注
发布时间: 2023-07-06

《诗经·卫风·木瓜》全文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①投:投送。②琼:美玉。琚(ju)佩玉。③瑶:美玉。 ④玖(jiu):浅黑色的玉。
译文
你用木瓜送给我,
我用美玉回报你。
美玉不单是回报,
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用木桃送给我,
我用琼瑶作回报。
琼瑶不单是回报,
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用木李送给我,
我用琼玖作回报。
琼玖不单是匈报,
也是为求永相好。
赏析
“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应当与这诗的立意有关(该成语也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是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本诗在这里说的是男女两情相悦。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西方人是否还有这种传统不清楚,但我们从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读到过类似“投桃报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满着悲剧色彩。    如今我们似乎已不太看重仪式了。其实,仪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们不能缺少阳光和空气一样。仪式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总与特定的意义相联系。男女交往可以减去不必要的形式,却不可不有“投桃报李”的仪式。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小雅伐木篇的全文加注音

周代召伯虎(存疑)《小雅·伐木》,全文为:

伐木丁丁(zhēng),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shěn)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hǔ),酾(shī)酒有藇(xù)。既有肥羜(zhù),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wū)粲(càn)洒扫!陈馈(kuì)八簋(guǐ)。既有肥牡(mǔ),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bǎn),酾(shī)酒有衍。笾(biān)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hóu)以愆(qiān)。有酒湑(xǔ)我,无酒酤(gū)我。坎坎(kǎn)鼓我,蹲蹲(cún)舞我。迨(dài)我暇矣,饮此湑矣!

译文:

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灵请聆听,赐我和乐与宁静。

伐木呼呼斧声急,滤酒清纯无杂质。既有肥美羊羔在,请来叔伯叙情谊。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缺诚意。打扫房屋示隆重,嘉肴八盘桌上齐。既有肥美公羊肉,请来舅亲聚一起。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有过失。

伐木就在山坡边,滤酒清清快斟满。行行笾豆盛珍馐,兄弟叙谈莫疏远。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粮致埋怨。有酒滤清让我饮,没酒快买我兴酣。咚咚鼓声为我响,翩翩舞姿令我欢。等到我有闲暇时,一定再把酒喝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周厉王不听的劝谏,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同时也导致王室内部人心离散、亲友不睦,政治和社会状况极度混乱和动荡。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图复兴大业。而欲举大事,必先顺人心。《伐木》一诗,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作。

主旨赏析:

此诗第一章以鸟与鸟的相求比人和人的相友,以神对人的降福说明人与人友爱相处的必要。第二章叙述了主人备办筵席的热闹场面。第三章写主人、来宾、和受邀而未至者醉饱歌舞之乐,末尾两句写他们再约后会。

全诗理想-现实-理想,三重境界的转换,既生动地表达了作者顺人心、笃友情的愿望,又造成了诗歌虚实相生的意境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雅·伐木

《诗经》里的哪首歌虽然短小却异常欢快

如果要问有没有一首诗是非常简短,但是却异常欢快,可以让人感受到就像开了一场派对一样。那么一定要想起《诗经》,因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所描绘内容的范围面很广,而且时间跨度也跨越了将近五百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经》几乎包含了五百年里的社会风情。而且在《诗经》中有一首歌非常的短小,但是却异常的欢快,它就是《国风·王风·君子阳阳》。

第一,全诗内容异常欢快,毫无伤感之意。

这首诗非常简短,全诗只有短短几句。这几句主要是“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从这简短的几句中,我们只看到了君子的开心以及各种乐器及乐曲的演奏,丝毫没有任何伤感之情,而且乐器的出现更让全诗异常欢快。

第二,这个“君子”无论是指舞者还是指丈夫,都是十分愉悦的。

全诗中的主人公“君子”一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解释为舞者,另一种则解释为丈夫。如果解释为舞者,整首诗描绘的则是宫中的一场宴会。如果解释为丈夫,则是指丈夫和妻子在房中的一场两人宴会。但无论是哪种解释,场景都是非常欢快愉悦的。

第三,全诗描绘了一场欢快的宴会。

如果说不那么严格地去翻译,将这首诗只是简单地用易懂的语言描绘一下场景,那么就可以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一下。这首诗应该是在说“要来一场宴会吗?你唱我跳的那种。你可以选择拿着竹制的乐器,或者五彩的羽毛扇子。然后我陪你跳《由房》或者《由敖》,让我们可以一起留住最快乐的时光吧。”如此以来可见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之欢快,会让人忍不住想要加入这场宴会之中。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