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之战,在哪个国家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是不是赵国?传说中的四川江口张献忠沉银宝藏到底有多巨大你怎么认为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秦灭六国之战,在哪个国家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是不是赵国

首先,韩国、齐国、和燕国被排除在外是没有问题的,几乎没有有效抵抗。

秦灭魏之战:

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魏世家

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白起王翦列传

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魏公子列传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秦始皇本纪

魏国,是大梁抵抗良久而秦军水灌大梁。这说明魏国基本上只能死守国都了,因此抵抗之激烈仍旧不如赵、楚

下面是赵国。

根据史料记载,秦军灭赵是以五将军统兵,兵分三路,北路由李信自太原出发攻略赵北边郡,中路是王翦、桓齮、羌瘣攻打李牧之主力赵军于井陉口,南线是杨端和大军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秦始皇本纪

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史记刺客列传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王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金,使为反间——战国策赵策三

可以看到,五将军中阵亡了桓齮。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五将军都是什么水平。

王翦: 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鄴,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鄴安阳,桓齮将。——秦始皇本纪

王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金,使为反间,曰:“李牧、司马尚欲与秦反赵,以多取封于秦。”赵王疑之,使赵葱及颜最代将,斩李牧,废司马尚。——战国策赵策四

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轲为贼於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馀,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白起王翦列传

王翦秦灭六国的关键人物,可以调取一支军队的百分之二十以少胜多攻破赵国重镇邺城,也能指挥大兵团作战坚壁一年一口吃掉项燕军。他懂得上兵伐谋的道理,直接让赵王废了李牧,着实高明。

桓齮: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鄴,取九城。

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

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

——秦始皇本纪

桓齮是个被低估的将军。他多次把赵国按在地上磨擦,两次破军杀将。仅其一次斩首十万赵军的战绩,放眼战国,只有白起、王翦、桓齮做到了斩首十万赵军。

杨端和: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鄴,取九城。

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

——秦始皇本纪

杨端和在伐赵之役上是独立于王翦军的存在,他仅以河内军便包围了天下名都邯郸城,掐住了赵国的喉咙,使其如芒在背,杨端和不愧是当世名将。

羌瘣: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秦始皇本纪

羌瘣是王翦的得力干将,跟随王翦俘虏了赵王。

李信:而李信出太原、云中——史记刺客列传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

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

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秦始皇本纪

李信,单独领兵攻破李牧的老地盘赵北边郡以数千精兵阵斩燕军主帅,并一度攻破楚国北部防线,并一度打得在陈地(南郡)造反的昌平君也是项燕所立的楚王仓皇而逃。要不是项燕出马,恐怕他的战绩可以再辉煌些。尽管他失败了,后来仍然参与了灭燕属辽东和齐的战争。

因此可以看出,在秦国五将军的攻势下,对付一个李牧完全是牛刀杀鸡,司马空有言”赵用武安君,期年而灭“,可见李牧的存在只能多为赵国续命一年。李牧逆势而行,击毙了其中一将军桓齮已经是极限了。

灭楚: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彊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

——秦始皇本纪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於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馀,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

——白起王翦列传

四年,秦将王翦破我军于蕲,而杀将军项燕。

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楚)郡云。

——楚世家

参战秦将:

李信、王翦上面已有介绍。

蒙武:威震匈奴的蒙恬之父,虎父无犬子。

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

——蒙恬列传

蒙恬:威震匈奴的帝国名将,打得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马,单于远遁。

战绩: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秦始皇本纪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於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於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蒙恬列传

灭楚之战,先是李信军惨败于项燕损失七都尉。

据《商君书·境内篇》记载“国封尉,短兵千人。将,短兵四千人“,

短兵者,亲卫也。

指持短兵器的士兵。《商君书·境内》:“五百主,短兵五十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转战六日,过 焉支山 千有餘里,合短兵,杀 折兰王 。” 清 赵翼 《题阎典史祠》诗:“铁骑平明满街市,短兵巷战血尺深。”

五百主,短兵五十人;二五百主,将之主,短兵百。千石之令短兵百人,八百之令短兵八十人,七百之令短兵七十人,六百之令短兵六十人。——商君书境内篇

李信蒙恬之军损失了七都尉,也就是损失了7000亲卫,而以商君书为例,拥五百士卒的将军,有亲卫五十人,六百士卒-六十亲卫,700:70,800;80...由此推算士卒和亲卫的比例是10:1。那么一都尉有短兵即亲卫一千人,那么战死七都尉之军则相当于7000短兵也就是七万士卒。李信和蒙恬二十万大军折兵七万可谓惨重。

而后王翦又非六十万不可,惹得秦王都起了疑心。坚壁一年有余,终于成功吃下楚军,但有史料显示项燕一开始没有死,还扶植了昌平君做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