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得长辈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是啥?杜月笙曾说:我没有学问,所以就必须把事干好,否则别人更瞧不起我职场中你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06

你记得长辈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是啥

我同事给我说,她姥爷临死之前拉着她的手给他说了一句话:“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候一定得记住,先君子后小人,越过越薄情,先小人后君子,越过越厚道!”

细想想,真是至理名言啊!

杜月笙曾说:我没有学问,所以就必须把事干好,否则别人更瞧不起我职场中你怎么看

职场三哥的看法:没学历,没资历,没有背景和人脉关系。唯有凭死磕的意志和拼劲把事干成,做得漂亮,才有机会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信任,在职场有更长足的成长发展。


自古有云: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炳烛夜读,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更有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年轻人杜月笙凭聪明的悟性和草根市井的经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切身体验,给自己树立了:没有学问就必须把事干好。的做事态度和做人心态。难怪他日后终成一代风云人物,能和蒋介石称兄道弟,被毛泽东评价:杜月笙这人本事大,没脾气。

职场中的我们,虽然没有杜月笙的悲苦的成长经历。但要有此同理心,无论草根还是富二代,都要给自己一个精彩的人生。

曾有网友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进取心,没有理想和求胜的欲望,只想舒服的过小日子。社会也要尊重别人的价值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三哥看到这种论调时,自然的想到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还有罗大佑的歌《野百合也有春天》:在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一棵野草,一枝野花也在为生命而歌唱,为生命的精彩而欣然绽放。我们年轻鲜活的生命要自我安逸颓废吗?

毛泽东诗词里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我们不要和人斗,就和自己做斗争,干掉那个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自己,干掉那个消极颓废玩物丧志的自己。干掉那个贪图安逸享乐的自己。

身在职场,获取一份,挣到一份收入,在工作中感受生活和人生。在工作中拼搏,奋斗,努力提升,融洽人际关系,通人情,明事理,体现自我价值。就一个原则:把事做好做到位 ,像杜月笙一样。

你怎么看杜月笙的一生

现在很多人喜欢喝鸡汤,杜月笙的一生其实就是一部经典的励志大片,从一个小人物挣扎成为一代大亨。

当然杜月笙的身上也有不少的黑点,这一点也不必刻意否认或者回避,这是时代所使然。

几乎所有的历史人物其实都很难用绝对的对错和黑白进行标注,杜月笙这样一个游弋于江湖之中的人更是如此。

对于不了解杜月笙的人,或许一说到他就会觉得像他这样的角色,再怎么着也会有一个了不起的出身。

实则不然。

他的出身其实很普通,像他这种出身的人,当时还有4亿,但是他的少年时代又要比很多人艰难。

他3岁丧母,5岁丧父,8岁之时和他相依为命的继母又离奇失踪,从此彻彻底底地孤苦无依。

这种命运,不要说放在那个乱哄哄的时代了,哪怕是放到了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得起呢?

可是杜月笙不仅承受住了这份命运所带给他的所有痛苦和煎熬,还“大风起兮云飞扬”一般崛起了。

他的崛起,几乎可以用势不可挡来形容。

为什么势不可挡?

拿杜月笙进入了黄公馆之后第一次显露身手这件事来说,这次智慧和勇气的碰撞简直堪称教科书级别。

当时林桂生才派人去抢了一批烟土,结果途中有一个小弟生出了贪念,就偷偷摸摸带着一袋跑了。

林桂生那个气呀,问一帮小弟谁能去把那个叛徒和烟土带回来,结果没有一个人敢回应。

因为那个叛徒已经走了很久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会去哪里,也不知道他已经到了哪里,他们没有把握把他带回来。

所以,就都保持了沉默,因为不做就不会错。

这时候杜月笙站了出来,他拍着胸脯对林桂生说,我去,我一个人去,桂生姐你只要给我一把枪就行!

林桂生也想趁机考验一下他的能力,就答应了。

然后杜月笙就在脑海中飞快地计算,计算什么?那就是叛徒能够去哪,他去目的地得走多久,得走那条路。

他也就是通过精准的计算,单枪独行地成功拦住了那个叛徒,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人和烟土带了回去。

他这个时候才刚出道,可是智慧和勇气,偌大黄公馆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和他媲美。

不论是在哪个时代,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其实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所需要的就是智慧和勇气。

智慧,能够让一个人拥有精准的筹划和判断力。

勇气,能够让一个人敢于去把理想付诸实践,而不只是嘴上空谈。

杜月笙就是从这一次经历之后开始,获得了林桂生的信任和重用,然后迅速崛起。

他的那份智慧和勇气,都是他势不可挡的崛起的过程中的力量源泉。

既然已经说到了杜月笙的崛起,也就顺便说说他身上的黑点。

杜月笙是依靠什么崛起?抽象原因是因为他的智慧、勇气和能力,具体原因其实就是他走的是黑道。

黄赌毒这三样,其实都是杜月笙崛起的资本,尤其是毒和赌。

他牵头成立的三鑫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做烟土生意的公司,烟土生意是暴利行业,他也因此积累了大量家财。

这一点其实就是我要说的杜月笙身上的黑点,谁也抹不掉,但是这又是时代所使然。

不过,杜月笙在崛起了之后,实际上也一直在试图洗白自己,所以减少了在这几个领域的投资。

他把手伸向了金融业、运输业以及实业,这是他后期在努力做的事。

当然,杜月笙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洗干净了之后能够由江湖而月入庙堂。

尽管他曾经说过无居庙堂之心,但其实他内心是很想进入的,只是一直求而不得。

1937年之后,杜月笙离开了上海,失去了身为一个大亨所赖以生存的土壤,但他却在后方做了更多事。

他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钱,从购买物资到出资修建医院,几乎掏空了钱包。

他曾经还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副会长,他本人对这个头衔就很喜欢,所以把它写在了自己履历的前面。

他虽然是一个几乎没有读过书,又是以黑起家,但是却一直在为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这份情怀其实很了不起。

至少对他那种文化程度以及身处他那种生长环境的人来说,这份情怀真的很了不起。

1937年的时候,日本还曾百般拉拢他,甚至一口气拿出了3000万日元收买他,收买不成又派人威胁他。

可是他呢?怎么都不肯低头,最后还躲过了监视悄然离开了上海。

这份气节,难道不知道称赞吗?至少和他并列的张啸林就没有他这份气节。

一直到了1949年,杜月笙再一次离开了上海,去了香港,两年之后他风云变幻的人生才宣告结束。

杜月笙的崛起方式不能提倡,但是他的那份智慧、勇气、能力、情怀和气节,其实很值得学习。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