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问题(你认为,农村教育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你认为,农村教育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农村现在好多学校都请的代理老师,而且请的代理老师几乎包班,工资还不到一千六,不管吃,不管住,正式的教师课程少的可怜,一天大把悠闲的时间,下午几乎不上课,要不就是自习,下班跑的比学生都快,教学质量也一般,这就是为什么好多把孩子转到城镇上学的原因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缺乏监管,存在无序竞争,收费标准高低不一;二是农村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层次低、规模小。这些幼儿园投入不大,收费又极低,园舍、设施、卫生等方面都存在安全隐患:三是教师素质欠缺,很多老师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很多农村的民办幼儿教师一般以家庭妇女为主且年龄偏大,多数没受过专业培训,也没有受过职前培训。四是设点不合理,很多偏远的地区根本就没有幼儿园。

解决办法:一是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监管,包括对民办幼儿园“准入”的管理、收费的管理、各类安全的监管等。二是政府参与,合理布点。对于一些社会资金不愿设点办幼儿园的偏远地区,政府应该争取资金设立公办幼儿园。三是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对一些层次低、规模小、设施简陋、隐患众多的民办幼儿园,要求其尽快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消除所有隐患。否则,取消其办园资格后由政府接管加大投入以改善办园条件。四是加强农村幼师专业队伍建设。通过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在职教中心开设幼师班、对在岗小学教师进行转岗培训、从老教师中返聘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幼儿教师等方式不断充实农村幼儿教师队伍,逐步配齐农村幼儿园教专业教师。

关于农村的小学中学教育问题大家怎么看

如何解决农村小学中学教育问题。

一、解决好教学配备设施。

我们学校自2012年起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陆续配备了教学设施。如乒乓球台,篮球场,环循跑道,科学实验室,器材室,多媒体教室等。刚开始都能用,上课效果都很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可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乒乓球台底座锈了,螺丝松动了,有一名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因球台倒塌把脚弄成骨折,休学一学期导至留级。环循跑道有好几处脱壳,塑胶到处都是,据说还有毒。多媒体全坏了,学校多次维修,由于费用过高再加上修好后没几天又坏了,所以至今有六年多没有用多媒体上课,它真的成了教室里多的梅(霉体),纯摆设一件。如此这般,如何跟城里教学拉近距离?如何共享优质资源?如何实现均衡发展?箭在弦上。

二、解决好师资力量。

自从2012年秋起,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都配备年轻的教师到学校任教,不仅带来了活力,还缓解了教师严重不足的压力。新来的教师有朝气,有学识,深得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农村学校近几年退休老师多,新招教师也一时难以满足学校教学所需。本来是教美术,音乐,体育,信技的老师,由于人员不够,都改行教语文,数学等学科。因此教学起来也很困难,根本不能适应,教育教学质量逐渐下降。久而久之既打击了年轻的积极性,又耽误了学生的学业。所以应尽快解决农村教师不足问题,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均衡,持续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

三、解决好“共享教师”制度。

“共享教师”制度,即是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制度。实施“区管校聘

”制度就是要让优秀教师尽快流动起来,辐射更多的学生,促进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推进教育公平。同时要定期对全区教师进行排查,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缺什么教师,及时在全区进行流动,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共享教师。”同时加大“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投入,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形成合力,形成“名师效应”。就像我校前几年与区实验小学结对子一样,我校每月派教师去听课,学习,他们也送课到我校。对我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通过这种走出去,请进来,大大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让大家的教学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共襄盛举。

总而言之,要解决好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就必须从“严”解决好配套设施;从“快”解决好师资力量的不足;从“需”解决好“共享教师”等问题。箭在弦上,迫在眉睫,共襄盛举。




现在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现在农村孩子教育,主要不是由教育(部门)决定的,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起主导作用甚至决定作用。

现在农村教育最大问题是农村孩子少,而上学又不便利,尤其是经济收入少,父母在外打工分身乏术的家庭。有的孩子还可托付老人照应,有的老人过老或不愿,住校也有许多不放心,有的为孩子,只有放弃打工,收入少,培养孩子开支也大。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农村人口大量减少,进城和临时进城人数众多,小孩跟走不少。加之客观存在的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虽然说加强农村学校建设,但总不能把教育资源主要用于100人不到、有的班10个学生也没有的小学,以及200人不到的初中。

规模太小浪费教育资源,又有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们印象也差,结果有的办不下去只有撤了。现在,三五个在一起的村没有一所小学很多。一个乡镇也很少有2所初中。

新农村建设是个契机,应将农村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交通、养老等通盘考虑,农村教育放眼二十年以上的长远,着眼十年,立足现在,认真规划,撤并建并举,与新农村建设步调一致,协调发展。政府应对农村学校(含幼儿园)建设倾斜。

立足现在非常重要的一点,即现在城镇就读,但照管、住吃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家庭和孩子的关心,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村、民政等多部门协调,给予关心照顾,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更应为重点。

同时,对整个教育,含社会办学机构继续整顿和改革。让教育从单纯“应试教育“的导向和束缚中解放出来,缩小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生源质量等差距。这当然非一朝一日的事。

农村教育真正的问题,是出在学生的心态上吗

看到这个问题,心情很沉重,我出生于农民家庭,老家经济现在还比较落后,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儿女由爷爷奶奶照看,培育出来的大学生比例小于城市里。

原因是什么?我说几点。

第一、家庭教育问题。

隔代教育弊端多。

爷爷奶奶教育孩子往往过于放纵溺爱,产生许多的“熊孩子”,调皮捣蛋,惹是生非。

从小学开始,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作业辅导不力,拉下差距,输在起跑线上。

缺乏父爱母爱,孩子心理不健康的比例大大增加。

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心理不健康,学习习惯差,成绩差,怎么考大学啊?

第二、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不好。

农村地区交通不好,经济条件不好,造成许多优秀老师不愿意到农村学校工作,即使在农村学校工作,也不太安心,只要一有机会,就调动到城里了。

第三、假期参加补课机会少。

寒暑假是社会机构补课的高峰期,如果孩子因为种种原因造成薄弱科目出现,城里的孩子出门就到了补课机构,但是农村孩子还需要赶路几十里地才能进城,补课不现实。

第四、孩子出门少、见识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