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讲的是什么故事(《赵氏孤儿》讲的是什么事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赵氏孤儿》讲的是什么事

《赵氏孤儿》讲述是《史记·赵世家》里的一段历史故事:春秋时期,晋景公听信大臣屠岸贾的谗言,将前执政(和后世的丞相差不多)赵盾(赵宣子)的儿子赵朔(赵庄子)杀死,并灭族。赵庄的妻子庄姬是晋景公的姐姐,因此得免一死,并正好生下一个儿子赵武(赵文子)。屠岸贾得知,想要斩草除根,并株连了国内同时出生的孩子。赵家的门客程婴此时也恰好生了一个儿子,便和另一门客公孙杵臼想了一个办法,将赵武从宫中带出。然后把程婴的孩子交给公孙杵臼,冒充赵武。再由程婴出面向屠岸贾告发,将公孙和程婴之子杀死,使屠岸贾误以为大功告成,放松了警惕。然后程婴背负骂名,忍辱负重,偷偷将赵武抚养成人,最终向屠岸贾复仇,为赵家平反昭雪。程婴心愿已了,按照与公孙的生前约定,在公孙墓前从容赴死。成就大义。
这个故事完全符合了儒家忠于君主、舍生取义的核心价值观,后世被编成戏曲,广为流传。历史真相在《史记·晋世家》中,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赵氏孤儿讲的是什么故事 赵氏孤儿的简介

1、赵氏孤儿主要讲述春秋晋灵公时期,赵盾一家三百多口尽被武将屠岸贾谋害诛杀,仅留存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即赵氏孤儿。为保存赵家唯一血脉,晋国公主即赵氏孤儿的母亲托付草泽医生程婴将孤儿带走,并自缢身死。程婴将赵氏孤儿藏在药箱中,欲带出宫门,可又偏遇到屠岸贾部下韩厥。韩厥深知此乃忠良之后,便放走程婴和赵氏孤儿,后自刎身亡。屠岸贾搜不到赵氏孤儿,遂下令将全城一月到半岁间的孩子都囚禁起来,并称如果窝藏赵氏孤儿者再不交出孩子,就将这些孩子全部杀死。程婴走投无路之下找到了晋国退隐老臣公孙杵臼,并与公孙杵臼商定,用自己的孩子替代赵氏孤儿。一切安排妥当后,程婴假意告发公孙杵臼,引屠岸贾到公孙杵臼家中搜到了假孤儿;屠岸贾杀死假孤儿后,公孙杵臼撞阶自杀。程婴忍辱负重抚养赵氏孤儿,20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杀死屠岸贾,报了血海深仇。

2、《赵氏孤儿大报仇》(又名《冤报冤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冤报冤》,简称《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全剧五折一楔子。该剧被列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意大利、法国、德国的剧作家都有根据该剧改编的剧作上演。

《赵氏孤儿》讲的是什么故事

《赵氏孤儿》讲的是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的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杀。为斩草除根,屠岸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赵氏孤儿赵武

赵家门客程婴与老臣公孙杵臼定计,救出赵武。为救护赵武,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献出生命。二十年后,赵武由程婴抚养长大,尽知冤情,禀明国君,亲自拿住屠岸贾并处以极刑,终于为全家报仇的故事。

主要角色

1、赵庄姬

国君晋灵公的姐姐。个性温柔,聪明善良,对夫君一心一意。庄姬在大夫程婴诊脉时,目睹夫君赵朔身亡,悲痛中决定生下婴儿。此时,屠岸贾手下韩厥前来灭种。临危之际,庄姬将婴儿托付程婴,让他交给公孙杵臼,后拔剑自刎。

2、程婴妻

程婴的妻子,因为程婴受庄姬所托将庄姬儿子交给公孙杵臼,在面临屠岸贾后者下令封城,挨家挨户搜查婴儿,屠岸贾设苦肉计,逼程婴说出婴儿下落,相继诛杀公孙杵臼及程妻母子。

戏剧《赵氏孤儿》讲的是什么内容

《赵氏孤儿》讲的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赵盾满门三百余口被诛杀事件。晋灵公时,国事依仗一文一武两个大臣。文臣赵盾忠良,其子赵朔招为驸马。武臣屠岸贾奸邪,设计蒙蔽灵公以欺君之罪将赵盾满门良贱杀绝。又假传圣旨命赵朔自尽。赵朔临死嘱咐怀孕的公主,生子唤作“赵氏孤儿”,长大报仇雪恨。公主被囚禁在府,断绝亲疏。这是楔子的内容。

第一折,屠岸贾要斩草除根,决定等赵氏孤儿一满月就“钢刀铡死”。公主为保留赵家一条根,跪求惟一能进出的草泽医生程婴。程婴是驸马门客,多受优待,此时深知关系重大,思虑再三,咬牙应承下来。公主托孤后自缢而死。程婴将孤儿放在药箱里,鼓起勇气往外闯。守府门的是正直的下将军韩厥。他不满屠岸贾倒行逆施,但作为军人又服从命令严守府门。程婴出门,韩厥盘问时已觉察药箱中肯定有夹带。他屏退手下,揭箱验查,猛见婴儿“额颅上汗津津,口角头乳食喷,骨碌碌睁一双小眼将咱认,悄促促箱儿里似把声吞”,心中暗暗怜悯。程婴一面向他晓明大义,呼吁他拔刀相助;一面也表示自己拼得一死,韩厥可以捉拿他去“请功受赏”。一席话激起韩厥英雄胆,他慨然放行并自刎而死。

第二折,屠岸贾发现公主、韩厥均自尽,得知孤儿被救,又生毒计。他假借灵公命令,要将晋国内半岁之下、一月之上新生婴儿全都“拘刷将来,见一个剁三剑,其中必然有赵氏孤儿”。“违者全家处斩,九族不留”。程婴抱着孤儿逃亡,想起下野的宰辅公孙杵臼,他为人正直,与赵盾相交情厚,如今年老退隐在吕太平庄。程婴即刻投奔公孙杵臼。两人反复商议,决定由壮年的程婴献出自己的亲生婴儿,交付公孙杵臼,然后去告发公孙杵臼救藏赵氏孤儿;由年已七十的公孙杵臼假意保护假赵氏孤儿而牺牲。

第三折,程婴报案,屠岸贾当然不会轻易相信。程婴经受了严厉的审讯,并且被屠岸贾逼着亲手拷打公孙杵臼,最后亲眼看着亲生儿子被搜出,被当作赵氏孤儿“剁做三段”,眼看着公孙杵臼为保守秘密撞阶自尽。屠岸贾满意地收程婴为心腹,抬举程婴的“儿子”做了义子。

第四折,二十年过去,赵氏孤儿在屠岸贾眼皮底下长大成人。随程婴习文,随屠岸贾习武,一直不知自己身世。程婴逐渐年老,将从前为救孤儿而死的忠臣良将事迹画成一个手卷,让赵氏孤儿明白了身世,杀了屠岸贾,报了二十年前的大冤仇。

赵氏孤儿讲的是什么故事,其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赵氏孤儿“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当时是晋景公在位期间,晋国有一个忠烈的家族就是赵家,当时奸臣屠岸贾将赵家视为自己最大的障碍,所以,奸臣屠岸贾设奸计陷害赵家谋反,晋景公便让屠岸贾率兵清剿赵家。当时,屠岸贾率兵将赵家团团围住,将赵家所有的人将近300余人全部斩尽杀绝。

惟一漏网的只有赵朔的妻子,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肚子里正怀着孩子,躲藏在宫中。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还有一个好友叫程婴。赵朔死后,两个人聚到了一起。公孙杵臼便问程婴说你为什么要活下来,程婴回答说,赵朔的妻子怀有身孕,如果生下来是个男孩,他就把这个儿子抚养成人,期待有朝一日,能够为赵氏报了这个血海深仇。

最后程婴用自己的儿子作替换,保全了赵氏孤儿。20年后,赵武长大成人,程婴将赵家冤案始末绘成图卷,对他诉说了往事,赵氏孤儿决定擒杀屠岸贾报仇。晋悼公处死屠岸贾、为赵家血洗冤屈。

赵氏孤儿背后的意义就是这一事件体现出的那种正义的精神,是一种脱离了个人利害的价值准则,是人们为人做事的一种道德导向,加深了当代中国人对正义两个字的理解。还告诉了人们要积德行善,善有善报,恶人终将会有恶报,人性非常重要,不应该因为一些其他的东西受到泯灭。

《赵氏孤儿》故事梗概是什么

  • 01

    讲述春秋晋灵公时期,赵盾一家三百多口尽被武将屠岸贾谋害诛杀,仅留存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即赵氏孤儿。为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