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淮河没有出海口?淮河沿岸的城市大多位于淮河南岸,而北岸却很少,是真的吗,为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什么淮河没有出海口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淮河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渎之一。

江河淮济,是古时候的四条知名的河流。

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淮河就是其一。

一开始,淮河是有独立的入海口的。正如《禹贡》有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可惜淮河离黄河太近了,相对于黄河这条母亲河的充沛流量来说,淮河简直就是小弟弟级别的了。

在公元1128年,黄河决口南下,直接侵占了淮河的地盘。

小小的淮河,如何能容得下黄河这样庞大的流量,于是黄河就在淮河流域经常决口泛滥,将大量的泥沙,淤积在淮河流域。甚至在淮河的流路上,阻塞出一个庞大的洪泽湖。

这一南流,就流了几百年。

淮河的水,在明清的时候,被用来蓄水攻沙,两朝为了维持北京到江南的大运河,以及治理黄河,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黄河也在这段时间,将无数的泥沙沉积在淮河流域,淮河的河道被抬高,之前的淮河水系被打乱,所以淮河就成了无法入海的河流。

在咸丰五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北流之后,淮河没有了黄河的欺负,终于可以自由一点了,但是入海河道已经找不到了,只好借长江河道入海。

在新中国建立后,淮河治理工程启动,苏北灌溉总渠的修建,使得淮河可以有自己的入海通道了。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淮河沿岸的城市大多位于淮河南岸,而北岸却很少,是真的吗,为什么

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从事最原始的农耕生产劳动。淮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至今还保留着古战场的遗迹,寿县西北的古战场八公山,一代帝王朱元璋出生凤阳,从戎于凤阳,盱眙临淮的宝积山“岁币库”即是宋金划淮为界,纳币敬贡的最好例证。

淮河与世世代代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位置优越,漕运繁忙,有“九省通衢”小武汉之称,淮南、蚌埠、淮安与洪泽湖交汇,成了南船北马交汇之所。

人类的密集活动,引发了人口的集聚,渐渐地形成了城市,如果我们今天细数淮河两岸的城市不难发现,盱眙、凤阳、蚌埠、淮南、固始等沿岸的城市大多位于淮河南岸,而北岸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如下图)

首先南岸多城市有历史原因,城市有防御功能,淮河做为抗击外敌入侵一道天然屏障,自然而然要把城市建在南岸。特别是北宋年间,开封城被攻破,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淮河成了最好的防御手段,淮河南岸多驻兵屯扎,服务于军事,人口慢慢地集聚多形成了城市。

其次,淮河南北岸地形特征有着明显差异,(如下图)北岸一马平川,地势低洼,海拨较低,目前成了很多蓄洪区,如蒙洼蓄洪区。而南岸地形特征基本属于大别山山前沉积带,海拨相对较高,笔者用谷歌地图量测海拨高程,淮南市南分布着低矮的山地丘陵,沿河岸东西向延伸,最高海拨145米。淮河主干道海拨10米左右,岸北海拨多在20-28米之间的开阔地带。盱眙、风阳、蚌埠、寿县、固始也是如此,平均海拔高出北岸20米以上,这些城市多分布在河流的二级阶地以上,有利于躲避淮河洪水泛滥的冲击。

第三,淮河在历史上是一条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它属于平原区河道,淮河水系发育也不是很好,呈不对称羽状水系,北岸支流多,地势又低洼,每当夏季来临,突降暴雨,往往山洪暴发,灾情最严重首当其冲的是北岸的开阔地带,所以说北岸少城市。另外淮河没有一个”好邻居“,黄河南下夺淮,历史上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黄河夺汴入淮,泗州城遭灭顶之灾,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全城彻底被泥沙埋没。成为中国惟一一个灾难性古城遗址,被称为中国的“庞贝古城”。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城市的演化不是一年两年就完成的,它是在历史上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之所以今天淮河南多城市,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双重选择才保留下来的。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的作用是什么

(1)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

(2)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在今天发挥着作用,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发挥着水路运输(航运)的作用;是现在“北煤南运”干线和防洪灌溉干流;“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知识扩展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7千米。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作用。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实际上淮河已经与长江相连通,从地理意义上来讲,淮河算不算长江的一条特殊支流

近二天对这个问题讨论的挺热,笔者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淮河已经与长江相连通,从地理意义上讲,淮河算不算长江的一条特殊支流呢?笔者认为淮河不能算是长江的支流。

一条河流的形成,它是由大大小小的支流构成一个汇水系统,在形成一个河流系统时,会伴随着一个区域地形地貌的变化。就淮河而言,它是一条完整的水系,通过其支流洪河、西肥河、白露河,西肥河、解河、史河、沱河等汇聚整个区域的地表流水,并同时搬运碎屑沉积物至入海口。

淮河最早形成的时候,它有二源,一说发源于河南桐柏山,还有人认为发源于颍河的上游大东沟,详情看我以前发的头条《为什么淮河源头不是最西边最长的那一支》,不管是哪个源头,它是有标准源头的。

其次,淮河有自已的集水区域,也就是流域面积,北侧与黄河有分水岭,南面与长江隔开,而且上游多支流汇入形成干流,在长期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河道发育成熟,河曲发育良好。

淮河还有自已的入海口,没有委嫁于他人,历史上淮河从黄海入海,后来由于淮河泥沙在下游逐渐淤积,河床不断增高,排水能力在逐渐降低,后来在黄河改道时,袭夺淮河入长江,解放以后,我们又人工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疏通了河道入黄海。但从径流来说,大部分径流汇入长江。

淮河有自己的河源、河道、入海口,还有自己的集水区域,这就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独立的水系。我们要着重看河流的形成过程,尊重河流的历史选择,它不能算是长江的支流。

秦岭淮河神似长城,你怎么评价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与人文特色

谢谢邀请,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军事工程,长城的建设始于西周时期,在2000年的时间内,几乎个个朝代都加以了修整和新建。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一个复杂的防御体系,长城的作用就是来限制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行动,所以长城是我国“农耕”民族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工事。长城这种防御工事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对于农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