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诚杀了邬思道(《雍正王朝》里谁最老谋深算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雍正王朝》里谁最老谋深算

《雍正王朝》是近些年来难得的优秀历史题材剧集,里面蕴含大量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充满着权谋之争,那么要说谁是剧中最聪明的人,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那么今天杨角风就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大家列一个“军师”排行,当然这里所谓的“军师”并不是真的军师,只是一种称谓吧!

参与排名的人选:邬思道、佟国维、张廷玉、马齐、王掞、胤禟……

当然,他们还不是最老谋深算之人,毕竟排除了康熙帝和雍正帝,那俩皇帝帝王之术太可怕了,不参与排名!

一、第六名:胤禟

实际上老九胤禟是老八胤禩的军师,号称小诸葛,剧中把他丑化的相当严重,实际上史书记载的胤禟:

“自幼好学嗜读,性聪敏,喜发明……”

胤禟是一个西方文化爱好者,他推崇西学,自学外语,跟来华的传教士交往密切,为人慷慨大方, 重情重义。

剧中的老九胤禟可谓是老八胤禩集团的智囊团加财团,出的主意无数,也确实取得过一定成效。但是也招致了雍正帝的嫉恨,最终被赐名“塞其黑”,圈禁至死。

之所以把他分到“军师”类别,是因为他本身没有夺嫡的欲望,前期支持老八胤禩夺嫡,后期支持老十四胤禵夺嫡,举几个例子:

一开始老四胤禛去扬州赈灾时,老九胤禟给自己的门人任伯安写信,拒绝配合赈灾,最终由于书信落到老四胤禛手中,计谋失败。

随后老九胤禟接连设下两计,利用老四胤禛凯旋归来,使用了违规的奏乐,又摆下了鸿门宴拖住老四胤禛。在后来的追缴户部欠款一案中,他又怂恿老十胤誐去前门街摆摊卖家当,此两计有效,打击了太子胤礽,削弱了老四胤禛,但是牺牲了老十胤誐。

在追查刑部冤案一事上,成功地利用了老大胤禔的心态,把太子胤礽买官卖官之事抖搂出来,对太子予以重创,当时康熙帝可是感慨了一句:

“这就是大清将来的皇帝?”

再到后来的老十四胤禵转寄太子胤礽信件,后来的“死鹰事件”,还有雍正帝即位当晚的质疑,也是老九胤禟想偷偷出去报信,结果被拦住,大势已去。

后来老九胤禟还有收买大内侍卫事件,收买年羹尧事件,再到最后八王议政逼宫,也是他先看出了睿亲王有问题,虽然极力解释,但最终无力回天,逼宫失败,被赐名“塞其黑”,圈禁至死!

二、第五名:王掞

王掞是以太子胤礽的老师身份出现,能做到太子老师的地步,想必这个老头不简单,实际上确实不简单!

他的第一次惊艳表现尚属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时,在朝堂上的表现,当时康熙帝从热河回京,在城门口还把王掞拉进车里,一同回了宫。

康熙帝此举可谓高超至极,给予王掞足够的尊重,目的就是为了待会朝堂上宣布废太子时,王掞不至于过于激动,实际上王掞还是激动了。

他抨击康熙帝是“不教而诛”,喷的康熙帝帽子都摘掉了,毫无办法反驳,讲道理讲不过王掞,不讲道理直接定他的罪,那就真成了“不教而诛”了,艰难时刻还是张廷玉给解了围,康熙帝最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把王掞送回家去,交给他的儿子看管,倘若有个三长两短,朕就问罪他儿子忤逆,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此话一下子又把王掞给套回去了,如果你想寻死,那你儿子不孝,你教育不到位,那就做不了忠臣,如果不寻死,那么你刚才说的话就是屁话,废话!

王掞第二次精彩表现是在康熙帝举荐大将军王时,很多人以为他再次举荐废太子胤礽是“贼心不改”,实际上恰恰是给老四胤禛铺路,跟后来他帮忙处理掉郑春华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保老四胤禛。

他举荐废太子的前提就是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举荐了老八胤禩出任,理由是大将军王没有必要带兵杀阵,坐橐儿照样打胜仗。既然带兵打仗就是坐橐儿,那我王掞举荐一个更合适的,拿废太子胤礽跟老八胤禩对比,可想而知这有多荒唐。

明眼人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反话了,其智谋之高,也就可想而知了……

等到后来夺嫡最后时刻,王掞在千叟宴门口等到康熙帝,俩人有一段对话,康熙帝曾赐给王掞一副药,问的是药效,回头还补上一句:

“这个药需要火候,火候不到,药不见效……”

这个药的名字叫续断,王掞一开始以为康熙帝又要复立太子胤礽,后来一想不对,为了试探,故意举荐老四胤禛,结果被撤职,由于这次撤职,王掞确定了大位人选就是老四胤禛,道理跟撤张廷玉、马齐等人是一样的。目的就是为了新君再次复他们的职,以示皇恩。

自杀前的王掞说了一句:

“我这一辈子下了两步棋,第一步棋我下输了,第二步棋我下赢了!”

三、第四名:马齐

马齐跟其他五个人不同,他是没有立场的,也没有明确表明支持任何一方势力。即使是张廷玉,其实也是有立场的,只有马齐一心为国,做事情都是按照规则在做,最终也做到了历经三朝而不倒。

马齐一共有两次被降职或停职,一次是在举荐新太子时,一次是在太子胤礽监国之时:

举荐新太子,其实马齐一直看着佟国维的,毕竟他俩都是旗人,马齐也一直是上书房首辅的助理身份存在。最明显的例子就在于老八胤禩带着倒是张德明找到康熙帝,而康熙帝说出:

“江湖术士的话,也不能一概视为妖言,因为他多少也能代表一些民意嘛。”

当时的佟国维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而马齐却把头转向了佟国维,表明他是追随佟国维态度的,他认为张廷玉应该也跟自己一致,却没想到,他们两个都事先知道了结局,就他被蒙在了鼓里,所以当他听说张廷玉有密折时,是不相信的:

“什么?你单独有一个密折,我怎么不知道?”

后来朝堂之上的马齐眼看自己要被坑,只能一条路走到底,开始跟康熙帝争辩,也是剧中他喂一一次跟皇帝争辩,目的也是为了自保:

“确实只有八阿哥宜乎立为太子!”

有了这句话,反而让他从八爷党中脱离出来,与此同时也脱离了佟国维,自成一派。他举荐老八胤禩也成了为国为公,并没有夹杂私情,虽然被降级,但罪名不过是:

“你的罪在于见事昏聩,随声附和。”

后来的马齐基本就没有什么大作为了,但没有作为恰恰是最大的作为,因为他保证了家族一百多年的兴旺。

也是因为他的不结党营私,耿直,实在,踏踏实实一根筋的办事,最终得以87岁高龄寿终正寝。

四、第三名:张廷玉

张廷玉的智谋之高,自不必说了,也是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历经三年而不倒,实属不易!

他的经典语录相当多,举几个例子:

老八胤禩举报太子胤礽买官卖官,并且跟刑部冤案一事有关的奏折到了康熙帝手中,康熙帝又拿给了当晚在上书房值班的张廷玉。张廷玉看完之后,一把火给烧了,面对康熙帝的疑问,他回答了一句:

“臣并不知道有这么个奏折。”

这是何等聪明,此时最好的表态就是不表态,因为不管张廷玉支持哪一个,都会导致另一方受伤,而且这是康熙帝的家务事,他都无法抉择的事情,张廷玉又怎么能断言?

比如在热河八大山庄被围事件中,当众人都陷入恐慌、兴奋、忧伤、忐忑之时,他保持冷静,及时指给康熙帝,太子调兵手谕可能是假的,因此避免了一场血光之灾。

也为后来的举荐新太子,找出幕后凶手提供了一条思路,等于帮了康熙帝一个大忙!

张廷玉唯一一次犯糊涂是在科场舞弊案时,因为他知道幕后凶手不是自己的弟弟张廷璐,张廷璐无外乎是背锅罢了,所以他迟迟没有上交奏折表明自己的态度。

最终他曾经保举的孙嘉诚前来相助,救了他一命,为了报恩,后来孙嘉诚被年羹尧所杀,也正是张廷玉这句话,让雍正帝痛下杀心,也算是报了仇:

“年羹尧现在仍然穿着黄马褂,昭示于城门之下,招摇于闹事之中,是何居心?无非是炫耀他平西北之功,示世人鸟尽弓藏之意,此人一日不去,皇上圣明就一日受到玷污!”

再到后来受制于老八胤禩,张廷玉并不敢明目张胆给雍正帝出主意,雍正帝一句话让张廷玉泪流满面:

“朕不应该让你再受委屈啊!”

张廷玉最后的辉煌就是八王议政逼宫时,他站出来抨击老八胤禩了,不管是他事先推测出来也罢,还是他本就抱着一死的信念也罢,总之他成功了!

五、第二名:佟国维

佟国维在剧中的前期出现,是以上书房首辅身份存在,门生故吏遍布整个朝廷,而且跟老八胤禩关系密切。

可以看出,

微信